分享

终于近距离见到传说中的魔鬼鱼了

 昵称69584090 2020-09-15

终于在三亚近距离见到传说中的魔鬼鱼了。

我们眼前的魔鬼鱼一身黑,体宽约4.5米,

像一张巨大的菱形大毯,在水里游荡着。

蝠鲼的英文名是“manta”,源于西班牙语,意“毯子”,

顾名思义,可以想见其体形如何了。

鲼是一种庞大的热带鱼类,学名叫前口鲼。

背面多为黑色或灰蓝色,

腹面灰白且散布着零星的深色斑点,型就像一张巨大的毯子,

再加上其身体后部有一条又圆又细的尾巴,就像是一只“海上风筝”。

蝠鲼身体扁平,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头宽大平扁,宽大于长,吻端宽而横平,胸鳍肥厚如翼状,

头前有胸鳍分化出的两个突出的头鳍,位于头的两侧,


尾细长如鞭,有一个小型的背鳍。

有些种类的尾部有一个或多个毒刺,

口宽大,牙细而多,像铺石一样排列,上、下颌具牙带,

但上颌可能没有牙齿,鼻孔位于口前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喷水孔为三角形,较小,位于眼后,距眼有一相当距离,

鳃孔宽大,腰带深弧形,正中延长尖突。

蝠鲼这种海上飞毯”形体一般50~100厘米左右,最大可达8米以上,重达3吨。

蝠鲼长相古怪,头部长有两个魔鬼般的“犄角”,其在海中优雅飘逸的游姿与夜空中飞行的蝙蝠很相似,

而蝙蝠一般都出现了暗无天日的山洞里面,还伴随着一股尖利的叫声,所以很多人就将貌似蝙蝠的蝠鲼称之为魔鬼鱼了。

鲼有时候会跃出海边,张开翅膀,随即又堕入大海中,发出巨大的声响。那种黑漆漆的模样,真像是传说中的海怪。

蝠鲼因其长得邪性,因而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它总会不知所措,那种怪模怪样实在很难让人将其与正常的鱼类联想到一起。

其实,蝠鲼可是地球上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其祖先早在中生代侏罗纪时便在海洋中畅游了,那个时候人类根本连个影儿都没有的。

约在l亿多年前开始,蝠鲼的体形就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就此在海洋中定形了,成为今天人们可以观赏的海洋生物活化石。

蝠鲼鳃耙多角质化,呈一系列羽状筛板,起滤水留食作用。

蝠鲼是一种滤食性的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

它缓慢地扇动着大翼在海中悠闲游动,

用前鳍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拨进它宽大的嘴里。

很凑巧的是,我竟然意外抓拍到了蝠鲼大鱼吃小鱼的珍贵画面。

蝠鲼不像别的鱼,一次产卵就有几千几万粒;

雌蝠鲼不产卵,它是卵胎生的,这在鱼类中又是少有之事。

蝠鲼一次只生一个宝宝,偶尔也有双胞胎。

蝠鲼寿命大约四五十年左右,一生最多也就生个十几个儿女条小魔鬼,

可见其繁衍速度还是挺慢的。

雌蝠鲼母体子宫壁上有乳头状突起,分泌营养液以滋养发育后期的胎儿。胎儿体盘宽约0.41米,幼体体盘宽约1.44米。


小蝠鲼一生下来就有20千克重,长约1米,不了解这种鱼的人,初见之下还以为是大鱼,其实,它还是个刚刚出生的婴儿

于是独生子女,所以蝠鲼非常爱护自己的儿女。

蝠鲼必须不停的游动,好让水流中微弱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所以只能四处流浪,以海为家。

蝠鲼游泳时,头鳍从下向外卷成角状,向着前方;

有时成群游泳,

雌雄常偕行。

蝠鲼最具特色的习性就是它那“凌空出世”般的飞跃绝技。

蝠鲼在跃出海面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海中以旋转式的游姿上升,接近海面的同时,转速和游速不断加快,直至跃出水面,时而还会伴以漂亮的空中翻筋斗。

最高时,它能跳1.5~2米高,落水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场面很是壮观。

蝠鲼的滑翔有时是因为独子被欺,有时是受到敌害追击,有时可能是身上有寄生虫在作怪,它被折磨得受不了;也或者是雌蝠鲼生小宝宝的独特动作,甚至有可能是雌性的一种调情行为。


蝠鲼有洄游的习惯,所以人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常年见到它。

每年的6~7月,蝠鲼会洄游到福建、浙江沿海。

8~9月,它们又会游到黄海,10~11月,就会游回浙江沿海,

12月到次年2~3月沿原来路线洄游南下,在我国福建、浙江和黄海一带可见到它们的踪影。

蝠鲼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只要它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

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十足的“魔鬼鱼”派头。

但是蝠鲼是个表里不一的家伙,外表像魔鬼,

其实性情温顺,安静沉稳,

是一种四海为家的鱼类,没有领土意识,

一般情况下,蝠鲼没有攻击性;

偶尔在海底碰到潜水员还会求抚摸。

正在浮想联翩,忽见一魔鬼鱼大摇大摆地游了过来,

咧开嘴傻傻地萌萌地笑着,

那深情仿佛在说:我们也在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热带休闲渔业做贡献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