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佑三年,苏轼生於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时为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卯时,依公历推算,则是1037年1月8日,因此有出生于1037年一说。本文姑且定为1036年苏轼一岁。 景佑三年这一年,范仲淹四十八岁,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三十岁,亦坐贬夷陵。史称景佑党争。是年梅尧臣三十五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 苏轼本人对生于这一年,表示十分不满: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巴拉巴拉巴拉一大通,反正就是说:我真是命苦啊! 这个命苦的孩子,后来成了很多人的偶像,因为偶像的力量太过巨大,许多人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命苦。 编 年 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1036)一岁 苏轼生於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 宋仁宗宝元元年戊寅(1038)三岁 苏轼兄景先卒。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宋仁宗宝元二年己卯(1039)四岁 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宋仁宗庆历七年丁亥(1047)十二岁 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苏轼奉父命作《夏侯太初论》,又拟欧阳修文,作《宣召赴学士院仍谢对衣金带及马表》。是年,苏轼于家中地缝中得到一块异石,试以为砚,甚好发墨,其父认为此乃“文字之祥”。 宋仁宗皇祐四年壬辰(1052)十七岁 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苏、程两家结怨。是年范仲淹卒。 宋仁宗至和元年田午(1054)十九岁 ▲ 苏轼书法 宋仁宗嘉佑二年丁酉(1057)二十二岁 弹琴江浦夜漏水,敛衽窃听独激昂。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自従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千家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无情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 途中所作诗文结为《南行集》,有《初发嘉州》、《过宜宾见夷中乱山》、《夜泊牛口》、《江上看山》、《留题仙都观》、《屈原塔》、《望夫台》、《昭君村》、《八阵碛》等诗。 是年长子苏迈生。 ▲ 宋仁宗嘉佑五年庚子(1060)二十五岁 汉水亦云广,欲涉安敢轻。文王化南国,游女俨如卿。洲中浣纱子,环珮锵锵鸣。古风随世变,寒水空泠泠。过之不敢慢,伫立整冠缨。舍棹忽逾月,沙尘困远行。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蜀江固浩荡,中有蛟与鲸。 至襄阳,有《隆中》诗,游万山,有《万山》诗,过邓州、唐州,有《新渠诗》,经叶县,有《双凫观》,至许州,有《许州西湖》,途中父子三人所作诗词结为《南行后集》。二月,抵京。苏轼授河南福昌县主簿,弟苏辙为渑池县主簿,俱未赴任。 宋仁宗嘉佑六年辛丑(1061) 二十六岁 参加制科考试,中第三列三等(苏辙入第四等,王安石拒绝为其写推荐辞)。任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十一月与苏辙别於郑州,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十二月到任。 是年苏轼以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今陕西风翔宝鸡等九县市)判官,将凤翔有名的文物古迹、园林名胜写了八首诗,总称为《风翔八观》,即《石鼓歌》、《诅楚文》、《王维吴道子画》、《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东湖》、《真兴寺阁》、《李氏园》、《秦穆公墓》。 宋仁宗嘉佑七年壬寅(1062)二十七岁 在凤翔。正月有《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春,赴宝鸡、虢、郿、盩屋四县减决囚犯。是年,有《石鼻城》、《磻溪》、《郿坞》、《书崇寿院壁》、《楼观》、《题延生观后小堂》诗。 《石鼻城》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宋仁宗嘉佑八年癸卯(1063)二十八岁 在凤翔。始识陈慥。陈慥为新任凤翔知府陈希亮第四子,初始苏轼与希亮不甚相得,作《客位假寐》诗: 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是年王安石丧母,苏洵不赴吊,作《辨奸论》刺之。苏轼兄弟有“嘻其甚矣”之谏。是年有《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中隐堂诗》、《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蚕市》、《和子由寒食》、《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借雷琴,记旧曲》、《读道藏》等诗。 ▲ 《苏东坡品古图》 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 二十九岁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游骊山,作《骊山绝句三首》,极言奢侈误国,引古鉴今。至华阴,有《华阴寄子由》。是年还写有《亡伯提刑郎中挽时》等。 宋英宗治平二年乙巳(1065)三十岁 正月还朝。判登闻鼓院,直史馆。五月,妻王弗卒於京师。此年宋廷议英宗本生父濮安懿王称号,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与天章阁待制司马光、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激烈相争,史称“濮议”。是岁,有《入馆》、《夜直秘阁呈王敏甫》等诗。 黄省文书分道山,静传钟鼓建章闲。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宋英宗治平三年丙午(1066)三十一岁 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 宋英宗治平四年丁未(1067)三十二岁 水在油中,见火则起。油水相搏,水去油往。湛然光明,不知有火。在火能宝,内外净故。若不经火,油水同定。非真定故,见火复起。 宋神宗熙宁二年己酉 (1069) 三十四岁 《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戃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 宋神宗熙宁三年庚戌(1070)三十五岁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其一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懒惰便樗散,疎狂托圣明。阿奴须碌碌,门戸要全生。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其二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 (1071) 三十六岁 《戏子由》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眼前勃谿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旂旄。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和子由柳湖并山茶二首》其二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杉松斗岁寒。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 《东坡寒夜赋诗图》 宋神宗熙宁六年癸丑 (1073) 三十八岁 《法惠寺横翠阁》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陌上花三首》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三十九岁 是岁,有《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次韵刁景纯赏瑞香花》、《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少年游 去年相送》、《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听僧昭素琴》、《游灵隐高峰塔》、《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诉衷情 送述古迓元素》、《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菩萨蛮 西湖送述古》、《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南歌子 苒苒中秋过》、《捕蝗二首》、《泛金船 无情流水多情客》、《南乡子 东武望余杭》、《减字花木兰 维熊佳梦》、《南乡子 不到谢工台》、《醉落魄 分携如昨》、《阮郎归 一年三度过苏台》、《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等诗词。 《少年游》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听僧昭素琴》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歌子》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夸。 《南乡子》 东武望余杭,云海无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苏轼《双清图》 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1075)四十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月王安石复相,吕惠卿罢相。颁行《三经新义》。是岁,有《蝶恋花 密州上元》、《江城子 密州出猎》等词 。 《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四十一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二月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移知河中府,离密州。是年王安石再罢相,不复出,神宗亲自主持续行“新法”。 是岁,有《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薄薄酒》、《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和晁同年九日见寄》、《留别雩泉》、《蝶恋花 外东风交雨霰》、《满江红 东武南城》等诗词。 宋神宗熙宁十年丁巳(1077)四十二岁 《次韵景仁留别》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歌词纻清,琴弄黄钟浊。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宋神宗元丰元年戊午(1078)四十三岁 《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浣溪沙》其四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永遇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 宋神宗元丰二年己未(1079)四十四岁 《西江月》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宋神宗元丰三年庚申(1080)四十五岁 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州守徐大受待之甚厚。初居定惠院,後迁城南临皋亭,筑南堂,期间撰作《易传》、《论语解》。五月,苏辙送兄长家眷至黄州,留伴十日后别去,赴筠州任。黄州士人多与苏轼交往。是年宋廷议改官制。王安石封荆国公。 是岁,有《梅花》、《临江仙》、《初到黄州》、《定慧院寓居月夜偶出》、《安国寺寻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雨中看牡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次韵乐著作野步》、《五禽言》、《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等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神宗元丰四年辛酉(1081)四十六岁 是岁,有《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定风波 两两轻红半晕腮》、《闻捷》、《冬至日赠安节》、《江城子 黄昏犹是雨纤纤》等诗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江城子》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拈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宋神宗元丰五年壬戌(1082)四十七岁 是岁,有《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江城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满江红 忧喜相寻》、《念奴娇 中秋》、《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陈季常见过》、《寒食雨》、《徐史君分新火》、《蜜酒歌》、《鱼蛮子》、《临江仙 夜归灵皋》等诗词。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尽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寒食雨》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临江仙 夜归灵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愈后愈郁结的寒食帖 宋神宗元丰六年癸亥(1083)四十八岁 是岁,有《好事近》(黄州送君猷)、《南堂》、《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洗儿》、《初秋寄子由》、《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徐君猷挽词》、《东坡》、《和秦太虚梅花》等诗词。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宋神宗元丰七年甲子(1084)四十九岁 是岁,作《满庭芳 归去来兮》、《别黄州》、《初入庐山》、《庐山二胜》、《次荆公韵四绝》、《次韵叶致远见赠》、《同王胜之游蒋山》、《虞美人 波声拍枕长淮晓》、《满庭芳 三十三年》、《豆粥》、《金山梦中作》、《渔家傲 千古龙蟠并虎踞》、《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行香子 北望平川》等诗词。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次荆公韵四绝》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宋神宗元丰八年乙丑(1085)五十岁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菩萨蛮》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宋哲宗元佑元年丙寅(1086)五十一岁 是岁,有《送表弟程六知楚州》、《次韵钱舍人病起》、《道者院池上作》、《次韵和王巩》、《武昌西山》、《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题文与可墨竹》、《次韵子由送千之侄》等诗。 《次韵和王巩》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倘有济时心。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次韵刘贡父省上》 密云今日破郊西,疏雨潇潇未作泥。要及清闲同笑语,行看衰病费扶携。花前白酒倾云液,户外青骢响月题。不用临风苦挥泪,君家自与竹林齐。 ▲ 苏轼也善琴 宋哲宗元佑三年戊辰(1088)五十三岁 是年,有《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次韵王子立风雨有感》、《次韵黄鲁直嘲小德》、《西江月》(送钱待制穆父)等诗词。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 何逊扬州又几年,官梅诗兴故依然。何人可复间季孟,与子不妨中圣贤。卜筑君方淮上郡,归心我已剑南川。此身正似蚕将老,更尽春光一再眠。 《西江月》(送钱待制穆父) 莫叹平齐落落,且应去鲁迟迟。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我已为君德醉。 是岁,有《次韵王晋卿惠花栽》、《定风波 月满苕溪照夜堂》、《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次韵钱越州》、《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送子由使契丹》、《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等诗词。 《次韵王晋卿惠花栽》 坐来念念失前人,共向空中寓一尘。若问此花谁是主,天教闲客管青春。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是岁,有《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与刘景文赏枇杷》、《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南歌子》(杭州端午)、《减字花木兰 双龙对起》、《鹊桥仙》(七夕和苏坚)、《点绛唇》(庚午重九)、《好事近》(西湖夜归)等诗词。 《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减字花木兰》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颭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自杭州北上汴京,沿途具辞免状,还京时绕道视察湖州、苏州水灾。至京后仍上章乞郡。五月,兼侍读。程颐门人贾易等弹奏不已,朝廷两罢之,八月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闰八月到任。 是岁,另有《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浣溪沙 雪颔霜染不自惊》、《破琴诗》、《归宜兴留题竹西寺》、《感旧诗》、《木兰花令》、《西湖戏作一绝》、《次韵陈履常雪中》、《喜刘景文至》等诗词。 ▲ 有情风万里送潮来 宋哲宗元佑七年壬申(1092)五十七岁 是岁,有《和陈传道雪中观灯》、《减字花木兰 春亭月午》、《满江红 清颍东流》、《双石》、《浣溪沙 芍药樱桃两斗新》、《减字花木兰 回风落景》、《九日次定国韵》、《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回吴中)等诗词。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回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是岁,有《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东府雨中别子由》、《送王敏仲北使》、《石芝》、《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等诗。《东府雨中别子由》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重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是岁,有《多叶杏盛开》、《开园》、《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赠清凉寺和长老诗》、《壶中九华诗》、《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过庐山下》、《江西》、《秧马歌》、《郁孤台》、《廉泉》、《尘外亭》、《天竺寺》、《宿建封寺》、《月华寺》、《南华寺》、《碧落洞》、《浣溪沙 罗袜空飞洛浦尘》、《寄虎儿》、《朝云诗》、《新酿桂酒》、《咏汤泉》等诗词。 《赠清凉寺和长老诗》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更清新。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氎巾。 《廉泉》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廉者为我廉,我以此名为。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 《浣溪沙》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新酿桂酒》 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 ▲ 宋哲宗绍圣二年乙亥(1095)六十岁 是年,作《荔支叹》、《上元夜》、《和陶归园田居六首》、《真一酒》、《殢人娇 白发苍颜》、《江月五首》、《残腊独出二首》、《连雨江涨二首》、《雨后行菜圃》、《临江仙 九十日春都过了》等诗词。 《殢人娇》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临江仙》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是岁, 还有《新年五首》、《和陶移居二首》、《撷菜》、《丙子重九二首》、《和陶咏荆轲》、《食荔支二首》、《和桃花源》、《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次韵子由所居六咏》等诗词。 《撷菜》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宋哲宗绍圣四年丁丑(1097)六十二岁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萧然两别加,各携一樨子。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微屙坐杯酌,止酒则瘳矣。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六月别弟渡海。七月抵贬所,儋守中待之甚恭。 是岁,还有《儋耳山》、《行琼儋间》、《和陶还旧居》、《夜梦》、《和陶连雨独饮二首》、《籴米》、《和陶劝农》、《闻子由瘦》、《和陶赴假江陵夜行》等诗。 《儋耳山》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其二 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岂止磁石针,虽合犹有间。此外一子由,出处同偏仙。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纠纆不吾欺,宁此忧患先。顾引一杯酒,谁谓无往还。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醉里有独觉,梦中无杂言。 ▲ 宋哲宗元符元年戊寅(1098)六十三岁 是岁,有《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词》、《次韵子由浴罢》、《新居》、《菜羹赋》、《玉糁羹》、《酒子赋》等诗。 《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 使君置酒莫相违,守舍何妨独掩扉。静看月窗盘晰蜴,卧闻风幔落蛜蝛。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 《玉糁羹》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奶更全新。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
是岁,有《减字木兰花 乙卯儋耳春词》、《子由生日》、《以黄子木杖为子由作生日之寿》、《和陶与殷晋安别》、《倦夜》、《老饕赋》、《纵笔三首》、《夜烧松明火》、《谪居三适》等诗词。 《减字木兰花 乙卯儋耳春词 》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宋哲宗元符三年庚辰(1100)六十五岁 是岁,有《五色雀》、《追和戊寅岁上元》、《饮酒》、《读书》、《何公桥》等诗。 《饮酒》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六十六岁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因病,止於常州。六月上表请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卒。 是岁,还有《赠岭上老人》、《赠岭上梅》、《过岭二首》、《赠虔州术士谢晋臣》、《次韵赠清凉长老》、《梦中作寄朱行中》、《答径山琳长老》等诗。《赠岭上梅》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过岭二首》其二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従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赠虔州术士谢晋臣》 属国新从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前生恐是卢行者,後学过呼韩退之。死後人传戒定慧,生时宿直斗牛箕。凭君为算行年看,便数生时到死时。 崇宁元年壬午(1102) 闰六月,苏辙葬兄於汝州郏城钓台乡小峨眉山。 ▲ 无论如何,苏氏性情中的明快已深入人心 编后记【任淡如】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四十四岁贬黄州,五十九岁贬惠州,六十二岁贬儋州,一半的人生,都在被贬的路上。 苏轼在诗里,在寒食帖里,在手札里,自嘲他的苦命,钱穆也说,苏轼诗之伟大,因他命苦,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愈是苦诗愈是好,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 林语堂则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所有这些使他成为,中国自有诗人以来最有粉丝缘的一位超级偶像。 而你们,会认同哪一种说法呢? ▼ 内容编辑整理:朱烜之 任淡如 (本篇内容系将年谱和诗作多方整理而成,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