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血者日征文 | 爱心永恒:拓迹作品凝聚公益的力量 | 作者:张亚兰/拓作:陈旭

 大河文学 2020-09-15

陈旭拓作:爱心永恒(原作4500px*90c m)

这幅题为“爱心永恒”的拓迹,为爱心献血者而作,并赠予山西省血液中心与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用以制作宣传海报。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也以分享对作品认知的方式,为爱心献血公益宣传尽些微绵薄之力。

一幅作品,千人千解,各有不同。这不同是观者与作品某些要素的共鸣,是共同再创作的结果,好比同样的茶叶,不同的人冲泡出来味道迥异一样。初看作品,技艺纯熟自不用说,但会生起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疑惑;再看作品,慢慢读懂了它深层的寓意;又看作品,遂体会到作品传达的爱心力量。兹将自己的一点体会分享,以激发不同观者多角度的观感,映射作品在不同观者心中的“千姿百态”,这或许就是艺术作品无言的魅力吧。

初看生疑情

初看陈旭先生这幅拓迹作品,映入眼帘的是一束干枯的向日葵,被创作者倒悬在黑色的背景上。向日葵干枯的树叶、粗涩的枝条、粒粒葵花籽,都表现得立体而逼真,植物拓能体现到这种程度,在业界应属高水平。与献血主题相关的是有几根枝条自上而下,被红色的血液样的颜色浸染,以至于向日葵果盘背后的筋脉、果实、边缘的干叶片,均呈现出了粉红色。这个形象很像医院输液的场景,是常见的医护场面。创作者以新鲜的血液流淌进干枯的向日葵,来象征爱心献血的生命救助意义。

可恰恰是这点,让人心生疑惑:如果救助病人,那应该是能救且有救助希望的。可是这幅作品中的向日葵明明是被生生切断,了无生机了的,如何能救活?且向日葵的果实垂直向下,如果有希望能救活的,一定是生命力向上,只需要别人扶一把,便能直挺挺地再站回生命本来向阳而生的样子才对啊,可是这幅作品,显然不能给人这样的感觉;再次,救助者和被救助者之间,是一种慈悲和爱的流动,整个氛围应该给人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可是作品中看到的却是黑漆漆暗夜一样的感觉。这个感觉与作品上的题字“爱心永恒”,以及作品底部的题字“每一滴热血都是生命的精彩,我爱你”,似乎关联不紧密。因为,观者直观感受到,再输多少血,再有多少爱,对一些已经失去生命,并将永远处于黑暗中的被救助者而言,这些爱心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再看解深意

初看的感觉悄悄从心上流过,没好意思,也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与创作者沟通,或许是自己理解有误呢?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于是,慢慢忘记了这些疑惑的感受。

新冠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笔者也和大家一样在关注疫情的进展。先是大批的病人进了方舱医院,很多人的人生出现了无法预知的逆转;再是受疫情影响,许多产业的上下游链条断裂,企业的生命维系艰难,倒闭破产者亦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是西方某些国家的表现,不是力克艰难,一心应对疫情,反而认为这些灾难都是别国强加给它的,要索赔,要讨个说法。这些画面在心中挥之不去,而这幅拓作,却在此时、突然间、清晰地在脑海映现。它带着我站到了病人、濒临破产的企业、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的角度。对他们而言,突然而来的灾难,确实像被生生割断的向日葵一样,生命逆转,一下子进入无底的暗夜。一种自我认知惯性的突然颠倒,一种与旺盛生命力顷刻割裂的感觉,一种陷入痛苦深渊看不到希望的感觉,会在他们的内心无比真实的升起,哪怕得到救助,哪怕接受到爱心,或许还是会被这种无助的暗夜所淹没。

何止是疫情中的苦难者?何止是个体的人?从自然人到国家,从小我到大我,生命成长过程中,哪一个不是多次体会逆境中无助的感觉呢?于是,我理解了那些由此引发的行动,理解了拓迹作品中“切断”、“倒逆”、“暗夜”,原是身处其中,正吞噬痛苦者的自我感受,是他们对自己濒临脆弱崩塌边缘的恐惧,是对生命和爱的渴望。也因为这样的理解,便释怀了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甚至有些荒谬的做法。

又看见爱心

初看作品,是在“爱心献血”这几个字的引导下,沿思维惯性,自动从献血者的角度,产生了单方面的联想和对作品想当然的期待,现在看来是片面和停留于表层的想象。

再看作品,体会到了被救助者的身心痛苦。感同身受的同时,为什么内心反而蔓延出一种无力的感觉呢?

又看作品,我注意到了衬托黑色背景的是温暖光明的底色,它似乎包裹着黑色,在我们看不见的另一面;也注意到了向日葵身上保留着的阳光的金色,春天的绿色;同时注意到了被颗粒饱满的籽实填满的果盘;注意到了被简单绑成“一束”的枝干,它指向天空和阳光;包括那些倒垂的向日葵果盘,似乎仍在努力弯曲着,保持“面”向太阳的本色。

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呢?作品似乎在传达一种黑暗与光明的平衡,在表现顺境与逆境的无常;在呈现两种境遇中的生命的互动:顺境者给逆境者输血,让温暖、亲和、有力的生命力在彼此间流动;逆境者未褪尽的阳光本色、辛苦结出的饱满籽实,以及身处逆境仍一心向阳的本能渴望,似乎在诉说着生命曾经的精彩,现在的坚强和对未来的渴望,这是另一种生命力量的呈现。

当我近距离观察作品,想发现拓迹创作中常见的“粘贴”痕迹时,竟没有找到。创作者解释说,这是用一整张纸拓出来的。一层一层的设色、向日葵立体逼真的感觉,全部用手工,经由若干道工序,经过无数次拓制,在一张宣纸上完成。很好奇,创作者如何能做到在立体粗糙的实物上拓出原物,却能保持薄如蝉翼的拓纸平整如初,同时又不失细节如实的立体体现的。创作者对此保留神秘,我这个外行也真没打算“深究”。

“你看,这幅作品的用色,全部是仿蜡笔画的设色。蜡笔画是针对孩子的认知的,希望这样的爱心教育,也能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印象”,陈旭点出了我没注意到的部分和他对教育下一代的期望。“孩子”?这两个字一扫我先前那种无力的感觉,似乎到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新生的世界,我看到了“孩子”堪为“大人师”的一面:孩子是离爱的源泉最近的生命状态。对孩子而言,喜乐无常,真实感受,却又如风吹过一样不会让它在生命中停留。哪一个孩子不是在顺逆境中不断突破,不断找到平衡,不断优化成长的呢?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想到这里,脑海中闪过了一幕幕浩荡的“回家”场面:动物千里、万里迁徙,不畏艰难,要在固定的时刻回到出生地的画面;春节期间,数亿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回家的场面......。为什么要回家呢?因为家是生命的初始,是爱的本源。人类和动物一样,回到爱的本源,回到温暖、无所畏惧、充满希望的本来,如同给生命加满了油,为再次远行,备足了资粮。这,或许就是我们“回家”的本能所蕴含的深意。个人有家庭,企业有国家,那国与国之间的冷漠芥蒂,又该如何化解呢?“天人合一”,这四个字似乎给了我答案。那是怎样的“合一”呢?如同电影镜头倒回初始的过程:天、地、人、万物,所有的景象回逆到初始,是盘古未开天地的一刻。在这个时空点上,我们原是一家,一体,没有你我,相互的隔阂在这个点上融化,甚至对病毒的戒备和恐惧也不复存在。从这个时空点出发的演化、生命的连接、爱的流淌,从未断绝。阳光还是日日遍洒,大地始终默默抚育,人与万物的共生、互养,能量的流动,根本就不会断绝。

此时明白,原来那些“割裂”“倒逆”“暗夜”的感觉,是因为我们的心放错了位置。就像人行走在地面,处处都是障碍;当我们站在高楼,甚至从云端的飞机上往下瞭望的时候,那些过去似乎无法突破的困境,瞬间消失得不值一提。那么,真正的疗愈和救助,只能是让心回家,回到初始的加油站,回到拓作的一张白纸状态。从那里出发,带着母亲般的“大爱”,以慈悲和温暖的胸怀拥抱这个世界,带着无分别的平等、无爱恨的清明、无压力的自在、无颠倒的平衡、无紧迫的从容......带着这些力量,再次从这个点去演绎生命万象,去体验顺境中的轻快自如,去感受逆境中的拼搏向上,去拉起摔倒的伙伴,一路向前。

疫情中医患间亲情的流淌,国家如母亲般无畏的担当与呵护,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源泉的温暖,体会到此幅作品点题之笔:“每一滴血都是生命的精彩,我爱你”,这不仅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这个国家整体精神的体现。这样的的爱,一直环绕、留驻在我们生命成长的每一刻。

倒垂着的“向阳花”籽实中储存着生机盎然的生命力量,“爱心献血”者用阳光般的“大爱”,支持、呵护着这些“籽实”的生命。他们传递了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让“爱心永恒”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简历:张亚兰,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拓迹作者:陈旭,高级经济师、中国古典金融及晋商文化研究学者、山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拓迹艺术非遗传承人、收藏家、摄影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