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高才:春风化雨桃李催——读恩师陈道训

 裴高才文心飞翼 2020-09-15

导读

值此教师节即将降临之际,不禁想起了我的恩师陈道训先生。因工作需要,学校一度曾调陈师转任他班数学,消息一经传出,我们班的同学立即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学校请愿,强烈要求陈师留任。校领导多次做工作未果,最后是陈师的人格魅力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陈老师与弟子相聚省博


春风化雨催桃李

——读陈道训先生著“题组导学”断想

裴高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训,一日受业,享用终生矣!

    丁亥暑期,陈师一通电话,委托受业联系其专著绣梓事宜,我感到荣幸之至,欣然从命!当我手捧书稿先睹为快时,再次把我带入到“数”与“形”的自由王国之中,如沐浴春风一般。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选择当一名数学教师。

受业没有资格、更不敢妄评陈师巨著,而师命又不敢违,故敬读巨著再三,仅就当年亲历恩师传道授业解惑之点滴赘述如后。

    那是 1978年10月6日上午的第一节课,一位气宇轩昂的青年学者健步走上了黄陂师范七八级(三)班的讲坛,首先,他和蔼可亲地向大家自我介绍道:“我叫陈道训,从今天起开始担任你们的数学课,我们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日后大家在学习上或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

简单介绍完毕,陈师接着说:“据我初步了解,同学们大都担任过民办教师,所以我打算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加宽讲解,不知大家是否同意?”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好!”紧接着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随后,陈师招了招手,便正式上课了。只见他既不看课本,也不看讲义,尽管其声音并不十分洪亮,但一口地道的黄陂腔,抑扬顿挫,却美妙动听;一个个重点、难点、疑点,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各个击破。而且他那行云流水的板书,流利、规范、严密……

    当时,如坐春风的我,又如“久旱逢甘霖”,觉得非常解渴与过瘾!因为我们这批学生大都是在十年浩劫中接受基础教育的,虽然在农村美其名曰担任中小学教师,但教材内容十分简单,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师资奇缺,我因此担任了半年初中数学和一年多高中化学教师。所以,听了陈师的第一节课,心底不禁发问:陈师到底毕业于哪所名校?

    陈师不仅治学严谨,教法高明,而且师德高尚,真可谓良师益友。据说,我们七八级的三个班,是按中考成绩的高低依次分班的,我们七八(三)班算得上是“三类苗”。然而,陈师却没有轻易放弃。他当时尽管担任七七级(一)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课,但仍挤出时间到我们班耐心辅导,对“差生”“开小灶”。正是陈师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我常常在晚饭后,以倒杯开水为名,向陈师当面请益。陈师虽然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平房办公与住宿,但由于他布置得十分整洁,并不显得拥挤。他对弟子的来访,以礼相待,以诚相见,有问必答,既有知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还有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问题。

  记得我曾因1977年在高考中以几分之差落榜而自怨自艾,陈师以他的第一职业学历也是中师,后经过一番努力一样获得大学文凭,进行现身说法,真如拨云见日。所以,他的斗室之间,常常门庭若市,成为同学们光顾的好去处。

     因工作需要,学校一度曾调陈师转任他班数学,消息一经传出,我们班的同学立即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学校请愿,强烈要求陈师留任。校领导多次做工作未果,最后是陈师的人格魅力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陈师的不懈努力下,在接下来的几次统考中,我班的数学成绩不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均居中上游。而且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的三名得奖者中,我荣列其中,也算是对陈师的一点小小回报。

在毕业分配时,正是陈师指点迷津,我被分配到县教研室工作,虽到任时改派到教育局政秘股从事行政工作,但我并没有放弃数学,在1981年秋季函授大学招生中,我与黄国初、蔡亚生等四名陈师弟子被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孝感分院数学系录取。经过四年函授和寒暑节面授,我们终于取得了大专文凭。

 我虽然在黄陂二中有过短暂的任教立体几何的经历,但接下来“不务正业”走上了文学之路。尽管如此,陈师授予我的“猎枪”成为我写作的有力武器。从拙作《田长霖传奇》和《蔡红生:世界数学王国的黄陂“王子”》中,可以得到佐证。

 不过,国初、显生二兄功德圆满,不仅一直与数学为伍,而且成为市、区中小学数学教研的领军人物。

说起国初兄,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当年他进师范时,本来打算在中文专业有所作为,故选择七七级语文班,并担任班长。他的夫人是团支部书记。可是,由于班主任陈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他毅然改变初衷,将数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其夫人则相得益彰,继承了语文老师的衣钵。据说,他们毕业后并蒂花开,也是陈师牵的红线。

 国初兄专科毕业后又进一步获得了本科文凭,在黄陂二中一直教数学,且表现不俗,继而在担任校长期间,其升学率一直居同类学校前列。于21世纪初调任区教研室主任,又与陈师同事,师生之谊愈加深厚。

 近三十年来,我们一直与陈师保持着“热线”联系。每次拙作面世,我均要送给陈师赐正;每年春节,都要报一声平安;师母重病时,弟子们相约探视;每次同学聚会,我们首先邀请的就是班主任周世益老师和陈师。遗憾的是,如今周师已经作古,只有陈师作全权代表了。

 陈师的这部专著,是他生平系统研究教学教法成果的一部分,已经在全区广为推开,并有一批践行陈师成果的成功范例;又是武汉市“十五”与“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还得到了教育科研部门国家级权威的首肯。而且几十年来,经过陈师呕心沥血,目前已经在黄陂建立起一支享誉武汉三镇乃至荆楚大地的老、中、青小学数学科研团队。我深信,陈师播下的火种,必将在黄陂、武汉、湖北生根、开花、结果,甚至辐射到全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异彩。

相关链接

走近黎黄陂的原生态-萧致治评裴高才“黎元洪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