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店

 香甜夹心 2020-09-15

有朋友出去旅游吃饭,总是喜欢找那些老店,觉着这种店才有当地的特色风味,而且能坚持那么久,必定是不错的。

其实国内的老店,好多都是名不符实。虽然号称百年,虽然这字号是从乾隆年间开始就有的,但中间早已有断代。战争浩劫的事,自不必说,可就算是熬过了战争岁月,还有公私合营,把这些私人店家都收了去,做成大食堂。等到改革开放时候,哪还有曾经的传承人?也就变成一家普普通通的饭店开了下来。不过总算有个招牌挂着,做一些似是而非的菜,吸引一些慕名的人,实际上不过是个借壳上市的傀儡罢了。

看那些百年老店,大多如此。

上次去苏州,发现一下子冒了很多百年老店出来,都号称同治,光绪年间始创,可这些字号前几十年都没听说过。大概又是故纸堆里翻到了,然后去登记注册一下,就拿来冒充了。这种店,好坏可想而知。

要说到真正的老店,就想起日本来了。走在日本街头,特别是大阪京都这些地方,动辄都是几百年的店家,三四十年的店更是遍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老店”。这些店家是从老祖宗开店起,一辈一辈传下来,手艺,理念,虽然有发展,但都从未中断过,所以还能秉持一贯的水准和风格,那才是老店的真正意义。

中国厨艺,其实是有断代的。改朝换代时候,很多达官贵人逃往香港台湾,带着他们的私厨,当然那些赫赫有名的名店大厨也出去不少。但这并不很重要,因为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人留下了。但问题在于,接下去的三四十年间,所有的好东西全部被糟蹋了,不仅仅是文化,还有食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催,厨子手艺再好,没东西做还是白搭。那么些个曾经文人墨客聚首,豪客富商夸赞的老店,沦为人民公社大食堂,东西只要能吃就行。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去精心钻研厨艺?谁还能够传承烹饪技法?以至于最好的中国菜未必是在中国,我一朋友说,他也算吃遍了大半个地球,只有温哥华唐人街上的一家烤鸭店里的烤鸭子,才是最好吃的。

当然这是他的个人观点,未必就能代表普遍口味。

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那些老店的不靠谱。

但如果非要找那些未曾失过传承,能保持一贯口味与理念的店,国内也不是没有,而且并不难找,随便一个三线城市可能都有。

KFC啊,八十五年的老店,开遍全球,从来秉持水准。

相比较而言,国内那些所谓老店才该汗颜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