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年今日此杯中

 香甜夹心 2020-09-15
气刚开始转暖,很多人就开始念念叨叨这一口味道。虽然贵,虽然市场上总是良莠不齐,虽然一定会有鱼目混珠,但就好像整个江南的春天都浓缩到了一口中似的,能喝上一口新茶,才算这一年像样的开了头。


虞山上原产的碧螺春是好茶自然不需多说,后来从安吉引进的白茶种在了山巅,后来居上卖的更贵,那也是物有所值。反倒是安吉产的白茶(说是白茶其实也是绿茶类,跟白牡丹,寿眉那些个白茶大不相同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价格一直起不来,并不是茶叶不好,大概还是跟常熟人对本乡本土本山本水的青睐,总是要看低外地茶一眼。绿茶三分靠叶,七分靠炒,浙江的炒法跟我们这儿大不相同,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每年多少茶商跑去安吉买鲜叶回来让本地炒茶师傅用碧螺春的炒法炒出来,就能多赚点利润。

我懒,直接进当地炒好的茶叶。因为我一直觉得,茶叶这东西聚天地灵气,离了树,就是断了脉,灵气就走了,这时候越快的制作定型,就能保持越多的元气在里边。从安吉收了鲜叶跑回来再排队等炒,新鲜味必然大打折扣。

大概是迷信,但我却一昧的相信着。

茶叶价格这几年还算稳定,我进的900元一斤,算拔尖的品质了,市场价我每斤卖2000元,这点利润其实在茶叶界不算高,毕竟每年就靠春分到清明这十几天赚点利润,平时的营收也就是打发点水电费和人工。而且跟我熟悉的人都知道通过某些渠道,是能跟我拿到很大优惠的!

今年的新茶会很贵,原因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每年进茶叶,没可能掐那么准刚好进多少就卖光,我手头就多了那么些去年的明前安吉白茶,就那么囤着,忘了整一年。直到前几天店也能开张了,贷了些款子准备进新茶,整理库存时候才发现,还有些余货。

也不知道品质咋样了,自己拿了一包带去单位喝,毕竟我茶叶店里是专门的存储条件,还真没啥影响,就算把它打散了混到今年新茶里边,大概也没人能察觉。

不过做生意,最要紧就是信誉,哪怕客人不知道,我自己也得把住这关。所以我打算亏本卖了,出清库存,迎接今年的新茶。


唉,贵也罢贱也罢,赚也罢赔也罢,做茶人每年逃不开的这一拨总是得做。

说是亏本,没可能亏到滴血对不对?就按我的进价,90块钱一包,每包一两。至于说跑安吉进货的成本,我快递给你的邮费,就都算我的好了。

量不多,我自己上班慢慢的喝,也能喝完。但总是想能回点本,不能都自己消耗掉那还做什么生意啊!

茶是很不错的,您要拿去冒充当年的新茶送人都没问题,保证别人吃不出来,我可以给你装个礼盒,不过礼盒的钱就得另外算了——三十元!

如果对去年的茶没兴趣,那等新茶上市了,一定记得来关照一下我的生意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