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学区管理出重磅新规!深圳可否复制?

 名师说 2020-09-15

名师说

公众号ID:mingshishuo

关注

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怎样才算近?

新校成立后,学区范围如何划分?

一街之隔的小区,为何分属不同校区?

中小学积分入学,户籍、房产孰轻孰重?

一旦涉及分流,又如何平稳调剂学位?

此外,学区内学校如何实质性联通?教师如何交流?

社区又如何介入学校评价和发展中?

如果说,每所学校都是一棵独立的树,那么,学校、社区、政府各方联结而成的学区,就是一片树林,一个小的教育生态系统。

此前,虽有义务教育学校划片并免试就近招生的总体原则,各地也相应制定了积分入学办法,但如何在学区内真正实现资源流通,如何建立健全学区治理结构,如何让社区、家庭参与到学校政策制定、教育评估评价中来,还缺乏具体规定和实操指引。这也是近年来各地名校片区,在学区划分、积分入学等方面纠纷不断的根源所在。

如何进一步推进、优化学区制治理?今年9月27日,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多项创新举措,引起各方关注。

“名师说”(ID:mingshishuo)注意到,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将完善学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学区管委会、理事会等组织形式,组织协调学区、学校、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力量代表共同参与学区建设与管理。

意见指出,将完善学区协调机制。通过协议、协商等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各方教育责任共担、发展利益共享。完善学区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有组织,自然要有人员配备。意见指出,要合理设置学区人员岗位和工作职责,着重发挥学区在服务入学升学、促进资源共享、搭建发展平台、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职能优势,不断提升学区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水平。探索对学区发展的评价考核办法,激励学区在统筹资源、综合治理、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成立学区的一个初衷,就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北京此次出台的意见,在建立学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鼓励学区内各校加强校际协同合作,融通教育资源,贯通人才培养,促进干部、教师、学生交流等方面,也提出相应要求和保障。

意见指出,将研究制定学区制管理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学区人力资源,探索建立干部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对学区兼职干部教师和在学区内跨校任职任教的干部教师,依据中小学教师绩效奖励激励办法,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予以奖励激励。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考核办法,对在学区内跨校任职任教并取得良好业绩的干部教师,给予优先考虑。

经费保障方面,则要加强对学区条件保障、资源建设、人员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经费支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编制学区基本运行和业务发展经费预算,将学区建设经费纳入区级预算管理,保障学区发展所需的经费投入。

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市已有131个学区,覆盖12个区。最近出台的意见能否真正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具有实质效果的治理模式和协调机制,还需拭目以待。但“名师说”(ID:mingshishuo)了解到,北京并非国内首个提出建立学区管委会的地方。

早在2017年,安徽桐城就以市委名义发出红头文件,提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学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学区内的初中、小学、幼儿园。文件称,学区管理委员会享有本学区内集中统一的人权、事权、财权,履行对本学区内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管理职责。

随后,桐城市教育局还对12名学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采取竞聘办法,竞聘者需符合:全市担任3年以上原市教育局直管学校校长、副校长(含副校级)等条件。

从目前情况看,桐城市的学区管委会更偏向于官方属性,更多的是履行一些行政职能,而不是由社会、学校和政府各方组成的有别于政府管理部门的第三方组织。

此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建议,各地应建立学区教育委员会,对学区实行学区制管理。在他看来,我国各地目前的“学区”,仅仅是对口入学的区域划分,而非美国等其他国家实行“学区制”治理的学区。

他认为,实行学区制治理,学区有学区教育委员会,由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成员、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制订学区教育战略,监督学区办学。这有利于教育资源在学区内的均衡配置,也在学生入学时,通过学区委员会的参与、监督,做到公平、公正。

在师说君看来,不管是成立学区教育委员会还是探索学区管理委员会,其关键,都在于建立一个代表各方利益的第三方组织,统筹、协调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的各方,参与、评价、监督同时也促进教育发展。如果学区管委会只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分支,或沦为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民间组织,其作用都会大打折扣。

作者:庄树雄

编辑: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