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区化让教师交流更有序

 阡陌躬耕 2012-04-06

学区化让教师交流更有序

——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东学区教师交流学区化运作

 

    为进一步缩小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82月,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在原教研协作区的基础上实施了学区管理制度。本着分区合作、优势互补、分步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 根据地域和学校特点把全区学校分为5个学区: 即金东学区、金南学区、金北学区、金西南学区、金西北学区。金东学区地处金水区东部, 学区共有5所学校, 即纬五路二小、金燕小学、经三路小学、黄河路三小、纬四路小学。

    学区管理的运作方式

    金东学区在管理上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运作:

    一是实行校长联席会议制度。校长联席会议由学区内各学校校长及联络员组成, 联席会议主席由学区校长轮流担任(任期为一学年), 教体局指派联络员参加学区校长联席会议。校长联席会议对教体局负责, 对学区工作负全责; 联席会议主席对教体局负责, 对联席会议负责。

    二是定期召开校长联席会议。校长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学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制订学区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制订本学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组织学区内学校间的互助活动,讨论组织学区内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促进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开展教师交流,实施学区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学区内的教育资源。

    三是赋予学区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即学区长) 职责。学区长有安排协调学区内教育教学工作的权利和义务,负责组织联席会议的召开, 制订学区发展的宏观目标, 协调、统筹学区内各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实施学区内优质资源(物质、人力资源等) 的共享,为学区每所学校服务。同时, 学区长还要积极探索总结具有区域化特点的学区管理机制, 不断组织学区内教师的培训学习, 促进学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并定期对学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和质量进行检查评价, 及时调整学区各方面工作。

    四是搭建学区教育教学的管理平台,建立学区管理联动机制。在大力推进金水职业教育人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稳步树立大学校一盘棋的思想。各学校按照校长联席会议制订的工作计划和各项制度, 统一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探索学区教育教学管理联动机制, 以促进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实施学区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要做到七个统一 即教师配置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集体备课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校本培训统一、教师待遇统一。成立学区学科中心备课组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区调研评估制度, 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

    教师交流的学区化运作

    学区内,每一所学校均有为其他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的义务。各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将教师结对子、教师指导员、教师跨校兼课等活动制度化。更为重要的是,学区化管理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搭建了平台。

    在实施中,以学区为依托的教师交流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相对稳定、合理流动、师资均衡、资源共享、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学校教师交流进出总量的平衡, 协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数量平衡,统筹职称结构比例趋于合理。二是教师交流以学区内交流为主,鼓励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三百工程教师及已任或拟评中、高级职称教师,到非中心城区或规模较小学校交流为主的原则。三是四优先原则,即在符合交流条件、教师申请的前提下,交流中坚持年长者优先、家近者优先、各类骨干教师名师优先、子女年龄小者优先的顺序进行选择。

    教师交流的主要模式

    教师交流的主要模式有学区内交流、跨学区交流、支教3种。学区内交流, 指教师在本学区内选择学校交流。跨学区交流, 指教师选择本学区以外的学校参加交流。支教,指城区学校教师到金东区4个中心校所属学校连续任教2年或以上,到期经考核合格,可返回原学校任教。每年每校支教教师符合交流教师总数的3%-5%

    参与交流的教师,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教师交流申请表,在金水教育网上公布。学区内交流由本学区校长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实施,跨学区交流和支教由各学区的学区长联席会议区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共同组织实施。

    教师交流的工作措施主要有以下5步:

    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研究制订本校、本学区教师交流实施方案,使每一位教师明确教师交流的原则、方式和程序。

    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各校要认真落实教师交流精神, 严肃工作纪律, 严禁以权谋私, 严格按照工作程序, 增加工作透明度,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确保教师交流工作顺利进行。凡经校长联席会议、区教师交流领导小组, 按照教师志愿协商确定的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

    三是积极搭建平台。当学区内教师交流的申请表汇总到校长联席会议时,往往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即有些学校供大于求 而有些学校供不应求。这时校长联席会议就要充分发挥作用, 商量、推荐、分析, 再商量、再协调、再推荐, 有时需3-4个回合, 才能达到接收学校和交流教师均满意。

    四是做好交流教师的关心培养工作。交流的教师离开自己熟悉多年的岗位,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些留恋、不舍, 对新去的单位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忐忑不安的情绪。同时, 学校对交流走的一些优秀教师也会痛心不舍。但是, 面对交流进来的新鲜血液 各学校仍要加强关心、加强培养。开学前, 学校可以主动征求工作分工的意向, 开学初还可以组织系列学习、培训, 帮助他们尽早了解学校的文化追求、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学校特色等基本情况。在工作、生活中,对他们多留心、多帮助, 开展多种集体活动, 在学习培训、文体活动、郊外游玩中, 使他们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五是讲究策略,保持学校工作的连续性。在教师交流过程中,各校都制订了《教师业务交接表》,以做好教师成长档案和相关业务档案的交接工作,使各学科、各班级的各项工作有序传接。特别是近两年,金东学区还注意统筹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骨干教师与连续任教不足两年的教师的交流比例, 以保证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也避免了因学生频繁更换教师带来的影响和弊端。(作者:赵小雅,中国教育报记者)

 

(详见《中国教育报》201012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