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在广东潮汕地区是很重视的,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有很多用处。祠堂建筑一般会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如果越有财势的家族,他们对祠堂就会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石雕雕刻,便成为了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个象征。 ![]() ![]()
装饰祠堂的屋脊、屋角、檐角、檐下、垂带、照壁等部位应用的民间工艺是潮汕嵌瓷。潮汕嵌瓷又叫“贴饶”、“聚饶”,为明末清初潮汕工匠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利用彩色瓷片在建筑物上镶嵌成各种或平面、或浮雕型、或立体的花鸟虫鱼造型图案和人物故事屏画,表现手法可分为平嵌、浮嵌、圆(立体)嵌数种,题材以表现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和花鸟虫鱼,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潮汕嵌瓷在装饰形式上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不同;装饰祠堂屋脊的嵌瓷,多以双龙戏珠,双风朝牡丹等为题材,线条粗犷有力,构图气势雄伟,色彩晶莹绚丽,以大动态,大效果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取胜;装饰祠堂屋角、檐下的嵌瓷,多以文武加冠(三星图)为主体人物;装饰祠堂檐下、墙壁的嵌瓷则多为花卉、鸟兽、鱼虾、昆虫;装饰祠堂照壁的嵌瓷则以飞禽走兽等图案为题材,常见的有麒麟、狮、仙鹤、象、梅花鹿、龙、虎等。 ![]() 潮汕民居照壁是在潮汕传统民居中,祠堂、府第、寺庙等大型建筑物都会在大门正对面设立一堵高屏画墙——照壁。各种石雕照壁浮雕图案,在祠堂装饰中运用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整座祠堂,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浮雕工艺美术融合在一起的艺术殿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