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秦保革|保定清河道署(下)◆地方史志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清河道署的规划与建设
保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开发工作,注重在保护文物古迹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目前,清河道署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正在进行。我市规划,将修复后的清河道署与市区内的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及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历史古建筑群落,整体提升保定文化品位。同时,将依托清河道署历史积淀,建成集水利历史展现、文化展示、科学普及于一体的全省唯一综合性水利博物馆,使之成为“全省青少年节水实践教育实践基地”、“水利教学实践基地”。
不久的将来将对广大市民开放。
王占元公馆的来历
王占元,北洋军阀的将领,早年投奔淮军,为北洋时期的陆军上将,是”长江三督“之一的湖北督军。在辛亥革命之后,是清政府镇压革命党人的一支有力武装,清政府特晋升王占元为陆军第二镇统制官,并赏陆军副都统衔,正二品。这样一位”朝廷命官“为什么能成为军阀?又为何占据保定呢?
这一切还多亏了袁世凯。王占元是袁世凯的忠实部下,他支持袁的一切行为(但不排除他会叛变的可能)。在清帝退位之后,袁世凯改北洋第二镇为中央陆军第二师,王占元任师长,驻守保定,兼保定留守军司令。王占元积极创办实业,在保定开办了京汉铁路沿线最大的面粉厂乾义面粉公司(解放后改为新中国面粉厂)和电灯公司,成为了保定府名噪一时的首富。解甲归田后,经商业绩不凡。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广置地产,此外还投资实业,涉及金融、矿产、纺织、粮食、电力等行业。
因为清朝的灭亡,全国上下兴起了大范围的变卖官产的风潮。王占元利用这个时机,用了很少的花费便将清河道署变为私有,1912年,王占元特聘天津著名建筑设计师参照淮军公所北部四合院院落形式,在原基础上大兴土木,将所购清河道署改建成传统民居风格的公馆。这座“王占元公馆”占地近1.4公顷,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50余间平房组成七套院落,与一座小花园毗邻。虽然冠有“公馆”之名,但是整体定位上仍旧是一座中国典型的道台署衙建筑。
清河道署建筑精美并保存完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军阀王占元。从1912年8月到1913年5月,这位保定的首富在清河道署居住不过一年时间,但是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座清朝衙门的性质。
清河道署里的外交
清河道署在历史上有名,在中、朝、日三国历史上都有它的有关记载。这是因为在光绪八年,清河道署里曾囚禁过朝鲜国的一个高级贵族大院君李罡应。大院君是朝鲜国的一种封号,凡是以旁支子弟入继国王的,其父都封为大院君。那么朝鲜国王的父亲又是怎么被囚禁到保定清河道署的呢?
清朝同治三年,朝鲜国王李昇逝世,12岁的李熙以旁支子弟继承了王位,他的父亲李罡应遂封大院君摄政。那时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入侵朝鲜,进而企图吞并中国大陆。大院君摄政后,采取了一系列闭关自守的政策,同治七年,日本人到朝鲜,呈交国书,要求通商,国书内有“大日本皇帝”、“敕奏”等字样。李罡应看后认为只有大清帝国可以称皇帝,日本是不能称皇帝的,拒绝接受国书,不同意两国通商。
日本军政当权人物觉得朝鲜这样做有损日本国威和外交体面,气势汹汹地利用这个机会征讨朝鲜,同时派外务省大辅到北京和保定面见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和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那时奕和李鸿章缺乏国际交涉经验,墨守中庸之道,不敢承担起宗主国的责任和义务,反而劝朝鲜息事宁人,忍耐退让。不久,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日朝江华条约》,使清朝丢掉了对朝鲜的宗主权和其它特权,日本得以在朝鲜大肆扩张政治、经济势力。
朝鲜国王李熙亲政后,大院君李罡应不再摄政,政府大权遂转入王妃闵氏及其家族手中。李罡应不愿大权旁落,组织起党派势力与闵妃集团对立。闵妃集团为了保住既得权力,于是借助日本力量来摧毁大院君李罡应的势力。
最终,大院君李罡应败阵,在中国政府军的帮助下,来到中国。李鸿章经过深入追查究问和仔细考虑,认为李罡应和闵妃及其党羽矛盾日深,久成嫌衅,如果李罡应回国还会两党构怨,后患无穷;如果不回国,还能保其众,安其国,全其父子之义,遂入奏朝廷。朝廷准奏,同意将大院君李罡应幽禁在直隶省城保定的清河道署,明令李罡应永远不得回国,居住、饮食一切从优,并准许朝鲜国王每年派员到保定问候请安。
从此,保定清河道署以幽禁大院君李罡应而闻名于世。

重点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