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马誉炜|四十周年忆唐山(22)珍藏的记忆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第二十二回

“温八号”三考 “学生官” 
印刷厂第一个恢复生产


341团政治处部分官兵合影,前排穿大衣者右三为宣传股长姜自申,右四为政治处主任李之云(后任武警总部政治部主任),右五为政治处副主任王家壮,右六为宣传股干事肖振富(后任114师政委)。
38军的部队,自战争年代流传下来一个传统:从军到师到团都有文化代称,譬如:38军称为“前进”,114师称为“挺进”,341团称为“进击”。那时候,各部队都有自己的旗帜,上边就印有这样不同的文化代称,行军打仗常常打起这样的旗帜。其实,这就是值得称道的军事文化,是鼓舞部队士气、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极好形式。1988年3月至1990年9月,我任步兵第341团政治处主任时,就倡导办起团队小报,报名就叫《进击报》,很受基层官兵欢迎。38军部队从战争年代还流传下来一个传统,从军到师到团以上首长机关的领导干部都有代号,军事主官为一号,政治主官为2号,军事副职为3号,政治副职为4号,参谋长为5号,政治部(处)主任为6号,副参谋长为7号,政治部副主任为8号。平时基本不称呼职务,而是称呼姓加代号,如团长姓马,就称“马一号”,政委姓张,就称“张二号”。叫人感到有点可笑的是,当年我们团政治处副主任有一位叫王家壮的,人们就称呼他为“王八号”,那时人们都很自然,倒也没感到有什么别扭。只是不了解部队情况的,还以为是骂人呢!
1976年8月5日《人民日报》一版影印件
341团接到部队赴唐山抗震救灾的命令时,团领导班子从一号到八号首长和机关干部大部分人都在内蒙古草原参加军事演习。时任团长马志远,已被任命为114师副参谋长,但工作还没有交接,仍和参谋长潘景武、政治处主任李之云等领导同志一起组织指挥演习。新任团长陈富德原是副团长,仍在清风店营区负责留守。接到救灾命令,在家的部队由新任团长陈富德和政治处副主任温之寿带领,立即开赴唐山灾区。一面写有“进击”字样的团旗插在首车的车头上。老团长马志远等几位参加演习的团领导,带队直接从内蒙古往唐山灾区赶。
据后来任《人民武警报》社社长的我的老首长姜自申回忆,当时团队领导对震情估计严重不足,团政治处的人员也是从营房附近的驻训点返回,匆匆忙忙就出发了,甚至连炊事用具和碗筷都没有带,以为到了哪个城市再置办这些东西也来得及。那时候,姜自申刚任团政治处宣传股长,他是文革前考入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1970年毕业后到部队农场锻炼一年就分配到114师政治部工作,是部队较早时期的“学生官”,没想到刚到团宣传股上任就赶上救灾。他在电话里笑着给我讲起赴唐山一路上,“温八号三出考题”的故事。
车队过了宁河县之后,部队小休整。温之寿副主任对他说:“姜股长,你马上去找点水过来!越快越好!”姜股长一听,即刻答道:“是!请温八号放心!”他刚从机关下来,也想给新单位的领导留个好印象啊。转身便找来两个水桶,带着两个年轻点儿的干事就往路边的田野跑去。谁知等他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提着两桶清水返回公路的时候,那机关的车队已经开拔半天了。这可咋办?急得姜股长直挠头。这时,一辆解放车突然停在他的面前,姜自申定睛一看,是本团三营营长陈大体。姜股长急忙上前求援。说清原委后,陈营长说:“别着急,我速派摩托车送你们追赶队伍!”就这样,姜股长等三人坐着营部通信排的拖斗摩托车很快追上了机关车队。“温八号”见到大汗淋漓的姜自申,什么也没说,只是咧着嘴笑了笑。
341团部队正在发放救灾物资
刚赶上机关车队,前边又停下了,车队半天纹丝不动。温副主任又下达任务了:“姜股长,你带个人到前边看看,是什么原因堵车?”“是!”姜自申边答应边小声嘀咕,这会儿我回来你不会又走了吧?姜股长带着一位年轻干事,紧赶慢赶,那车队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许多部队的首长和机关人员都下车来打探情况,姜股长他们拨开人群,一个劲儿地往前冲,大约走了足足四五公里远,终于看到前边车队是被一座受地震影响垮塌的大桥堵住了,舟桥部队正在举全力架设浮桥,看那阵势至少也还得个把小时才能铺好。弄清了情况,姜股长他们就立即回返。走着走着,眼看着车队都在调转方向:不好!可能车队要绕行,我们又要掉队啦!说着,姜股长拉着年轻干事加快了脚步。现在看,那时候如果有个手机就好了!到了与温副主任分手的地方,早已不见团机关的车队了。原来刚接到上级命令,车队一律绕行玉田方向,火速奔赴唐山。没办法,姜股长他俩又赶紧搭乘兄弟部队的一台吉普车去追赶队伍。
追赶上温八号的车队倒也没费多大劲,因为车队实在“火速”不起来,仍是走走停停。快进唐山市区时候,温副主任突然想起政治处机关没有带碗筷的事儿,他把姜自申找过来交代说:“自申哪!你赶快带人去市里置办些碗筷,保证部队到后很快就能吃上饭。”姜股长又答了一声“是”,就带着政治处的书记(排职干部)一起,乘坐一台通信摩托车先走了。越往市区方向走,看到房倒屋塌的情况越严重,进到市区,见到的是一片片废墟,没有一个成型的房子,哪还有什么商场和商店哪!大街上,电线杆子有的倒了,有的斜立着,挂掉的电线纵横交错,砖石瓦块遍地,废墟旁都是尸体,几个赤身裸体的人被五花大绑在电线杆上,听说是趁灾抢劫的人。再往远处看去,看到的都是腾起的烟尘,慌乱中穿梭着的人们,匆匆行驶着的各种车辆……姜自申命令摩托车驾驶员立即回返,见到正在焦急等待车队开行的温八号,姜自申报告说:“温八号,整个唐山都平了!连人的头发都被砸断了,去哪里找碗筷呀!”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姜自申逐步体会到,部队开赴唐山路上的这三道“考题”,也许是温八号这位老政工对姜自申这位 “学生官”的入门考试。

战士们在清理贵重器材
此时,人们真正知道灾情的严重性了。一场世界上罕见的大地震现场就要展现在眼前了。
灾难之痛,痛至人心。灾区就是战场!救人就是战斗!部队进入唐山市区,官兵们顾不上长途奔袭的疲劳和饥饿,立即展开生命大救援。341团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开设起来,新任团长陈富德带机关的同志根据上级部署,向各营连分配完任务后,马不停蹄地深入到连队救灾现场,与基层官兵一起,肩扛手抬水泥预制板,搬出一根根房柱梁檩,手刨瓦砾砖堆,清走缠绕裸露的钢筋,用一双双手传递着挚爱的力量。到震区第一天,全团就抢救出15名群众的生命,挖掘出370多具遇难者遗体。
随着救灾进程的推进,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认为,震区的宣传鼓动工作必须加强,被震塌的《唐山劳动日报》社需要尽快恢复出报,救灾宣传的各类文件材料、公告、标语也需要有工厂印刷。于是,指挥部把抢救印刷厂,恢复印刷生产的任务交给了341团部队。从内蒙古演习现场赶来的老团长马志远和参谋长潘景武,立即带一部分部队奔向印刷厂,展开帮助印刷厂恢复生产的战斗。
印刷厂的厂房全部倒塌,机械设备都被砸在水泥预制板和砖石之下。倒塌的厂房水泥预制板纵横交错,碎砖烂瓦堆积如山,有些楼顶的水泥预制板倾斜悬挂,随时有掉下来砸着人的危险。官兵们毫不畏惧,昼夜苦干,他们硬是用手、用锹和镐,还有简易的小推车,把大山一样的废墟移走清完。砖头瓦块划破了手,钢筋玻璃和铁钉扎伤了脚板,鲜血与汗水同泥土混合在一起,但他们全然不顾。在清理工厂废墟的过程中,还把挖出4位上夜班个人的遗体。抢救出工厂的财务账目等贵重物资资料。

341团四连抢救震后13天生还的女工卢桂兰
救人第一!
废墟清理完毕,341团官兵又协助工厂技术人员,修理被地震砸坏的机器设备,一台台沉重的机器设备,都被团队官兵和工人师傅一道,整齐地安装在临时搭建的工厂简易厂房里,经过工厂技术人员的昼夜抢修和调试,很快具备了印刷能力。团里还为印刷厂提供部分柴油和汽油,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和夜间照明需要。
印刷厂终于可以恢复生产了!《唐山劳动日报》恢复出报了!这在震后的唐山,一时成为号外消息。印刷厂是震后第一批恢复生产的单位之一。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首长对341团的救灾工作非常满意,指挥部首长专门前来鼓励嘉奖部队,勉励部队官兵再接再厉,为唐山抗震救灾多立新功。
步兵第341团,战争年代素以敢打硬仗恶仗著称,团队有抗日战争“攻守兼备连”,解放战争 “博山英雄连”和“天津战役三好连”,抗美援朝“英雄通信连”等十几个荣誉连队。和平时期,始终保持了勇猛突击、不服输和永争第一的精神。如今,在唐山抗震救灾这个特殊战场上,他们也是一支生力军。


(未完待续)


重点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