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虎湾】马誉炜|学书法就到乌海去●《赋闲随笔》之十三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联系电话📶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今日乌海  网络截图
前些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在乌海学书法时结识的黄恩博老师和师母一起,在南方诸城市旅游的信息,便邀请他返回时路过北京一定要和我见一面、聚一聚。
今年4月12日,与黄恩博老师夫妇重逢于北京马连道。小薛摄影



黄恩博老师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加入中国书协的资深会员,他的书法明显带有颜体筋骨,厚重老辣,其中的枯笔与拙笔运用得最佳。当年他在教我学书法时,最爱说的话就是,要追求“屋漏痕”、“锥划沙”那样一种效果。意思是写出来的字如同房屋漏雨时留下的痕迹,锥子在沙子上滑动时的样子,其实就是自然舒贴的效果。这话我始终记得很牢,只是实践上还差距很大。黄老师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的“中国书法城”乌海市书法界“五老”之一,其他四位是李贺年、朱毓义、周天甫、王文斌。听黄老师讲,前几年,市里还专门为这“五老”举办过一次书展呢!
自从离开乌海后,我和黄老师2011年曾见过一面,那时我在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工作,当时分别时听说年届七十的老书法家和老伴还没有坐过飞机,我专门给他们买好返程的飞机票,并派人把他和师母送上飞机。一晃又过去六七年了,黄老师和师母并未见老,足以见书法对人的养生健身作用是多么有效。我们在一起回顾在乌海学书法的日子,说起那座小城浓浓的书法氛围,那里的一个个书法大家,以及那里这十多年来的变迁,尤其是市委政府在文化事业、书法建设上的投入……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到乌海军分区工作时,我已满46岁,是在任旅政委6年多,连续两次被军区树为“优秀旅团领导干部”、荣立二等功的情况下提升任职的。乌海,地处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交汇地带,为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当时是个仅有50多万人的地市级小城市,全市总面积2350平方公里,全分区只有三个市区人武部,连同分区机关在内干部不足50人。兵就更少了,除了开车的几位司机,就剩下一两个公务员和炊事员。官兵数量不及野战旅团的一个连队人多,工作量更是与野战部队无法相比。旅里送我赴这座西北小城任职时,整个旅队的氛围颇有些悲壮苍凉的味道,大家看我的眼神儿都有些异样。公布任命时,集团军政治部一位关心我成长进步的老领导,私下里用他那浓重的山东沂蒙话说道:“我x,老马你的命可真够苦的呀!”当地一位与部队交往较深的书法家,给我送来一幅书法作品作为激励和安慰,上面写的是王安石的那句名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空云卷云舒。”一位我在旅里曾点名严厉批评过的连长对兵们说,瞧,咱们政委被发配大沙漠了。



黄恩博老师书法作品 马达供图



其实,此前比这更惨的厄运我已经历过了,应该说已有了相当好的承受能力。这一次毕竟还“升”了一级。“上善若水”,无论何时何地,不管顺境逆境,我就是我,我还是我,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发挥到极致,一直努力到不可能。事多时多干事,事少时多习字。至于职务待遇的发展进步问题,那是我们自己所主宰不了、无法选择的。就随风去好了。
船小好调头。我到任后,很快就把军分区机关和三个市区人武部的情况摸了一遍,与时任司令员吴东海同志一起,很好梳理工作思路,进一步修订发展规划,鲜明提出“小分区要有大作为”的奋斗目标。我们针对乌海是一座比较单一的矿产资源型、正在发展循环经济型城市的特点,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好城市工矿企业民兵思想和组织建设上,使基干民兵队伍切实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国防力量的后备军,维护稳定的主力军。尤其是我和时任政治部主任卢小平同志一起,组织编写了简明实用的《城市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并先行在矿产企业不同类型单位进行教育试点,而后在全市铺开。还与市广播电台和《乌海日报》社开展“国防连着你我他”征文活动,与市书协美协联合举办“双拥书画展”,在分区新办公楼建起“乌海市国防教育中心”,请军委原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馆名。一时间,军分区的工作既活跃,又扎实,受到市委政府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交口称赞。第二年乌海军分区搞好城市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在内蒙古军区民兵政治工作现场会上作了重点介绍和推广。原总政治部也予以总结转发。
在乌海的日子里,尽管上任后还加上一个市委常委的头衔,不管怎样,工作量毕竟还是小。大量的业余时间怎么打发?——看书、写作、练字。我到市书画院拜李贺年、黄恩博等“书坛五老”为师,看美协主席王章一作画写字,参加书画界老师们的写生和笔会活动,一起接待北京、呼和浩特以及韩国等地方来访的书法美术大家。从楷书、隶书、行草的基础学起,不耻下问,不怕丢丑,重在参与。两三年下来,书法小有长进,由最初的不会在纸上悬腕书写毛笔字,到市里举办各种展览也能凑凑热闹,写上一两幅作品参加,既提高了自己的书艺,也体现了领导重视,还密切了军政军民之间的感情。特别是与当地一大批书画界老师结下了历久弥新的深厚情谊。


在乌海工作时的2004年书法习作 马达供图


初学书法时写下的这个字在乌海卧室里挂了两年多,激励我不断磨合、磨砺人生。马达供图



有研究表明,书法在心理学和养生学上有着一席之地。书法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运动。对身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大脑运行等有着生物性的积极影响,对心理状态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特别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你看,书写的过程,要求书写者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笔要求指实、掌虚、背竖、腕平、肘起等,这一系列的动作相当复杂,包括了人的感觉、记忆、思维、运动、神经等生物系统调节,包括了人体的眼睛、手部、腕部、臂部和腰部运动,有效地锻炼平衡力、忍耐力和协调力。据说有激活脑细胞、减慢心率、控制血压、调匀呼吸的作用,可使人产生轻松、愉悦、专心的情绪状态。但根据我的体验,可能对血糖还是没有多少抑制作用,不然这么多年我的血糖怎么总是偏高呢!
乌海书画界那些老师可好了!首先是他们的艺术水准高,当时就已有14位国家级书法协会会员,50多位自治区级书协会员。那字写得相当有特点:李贺年老师的狂草,朱毓义老师的小楷,黄恩博、周天铺、王文斌老师的草书和行书,都特别赏心悦目,令人拍手叫绝。乌海许多的官员书法水平也好生了得:政协主席李光席、副主席赵秀、人大副主任武文俊、政法委书记王苏布道、宣传部副部长傅庭琳等,都写得一手好字。美协主席王章一,不仅画功扎实,富有浓烈内蒙古西部特色,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其次是他们品质好。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经常义务教授书法,对上门求教的学生都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据我所知,每次书展后出版作品集时,几位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们这些初入门者修正作品。他们不像大城市的一些大家那样有架子,所写的作品从不吝啬,很容易讨得到的。当然,如果他们在大城市居住或工作,其作品肯定也会洛阳纸贵的了。再就是乌海这些书法老师普遍艰苦朴素,保持着老知识分子那股淳朴善良精神。他们为人实在,对人诚恳,举止文明,不讲究工作条件,生活都是平民化,只追求作品层次。你说,身边都是这样的贤人,做人做事能不踏实、学习成绩能不提高吗?
在乌海,男人练书法,女人也练书法;大人学书法,孩子也学书法。市里专门成立有女子书法家协会,那时各中小学都开有书法课。大街上各类书法绘画培训机构很多,市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新华书店等场所常年举办各种主题书画展。走在这座小城市里,如同徜徉在书法绘画的海洋里,任理想的翅膀在知识的空间里翱翔。


美协王章一主席的处世观给人许多有益启示


周天甫老师书法作品 马达供图



书法的内容大都写的经典古文名句,这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熏陶和影响。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从孔夫子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到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无不起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使人心善、心宽、心正、心安的作用。那功效绝不低于某些药物,更不亚于现在军内外的思想政治工作。再看看古代那些书法和文学大家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孙过庭、米芾、赵孟頫、苏东坡、陶渊明等等,哪一个不是身怀绝艺,踌躇满志?但在时间的巨浪面前,他们的生命也都一一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这灿烂的艺术还永久地存活在人间。我们每一个人,孜孜追求的应该是有趣味有艺术的人生。“历史留下的不是官位,而是艺术”。这句话,久久回荡在我的耳畔,伴我度过孤独寂寞的岁月时光。
学书法,就到内蒙古西部小城乌海吧!那里有美丽的黄河,雄伟的甘德尔山,古老的卓子山岩画,金色的大漠沙滩,红得像篝火一样的四合木植物,更有富有远见的领导,值得尊敬的老师,灿烂渊博的文化,浓厚的艺术氛围,有使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自题小诗 书法近作


2005年11月,在乌海工作两年零八个月后,我离开了那座西北书法小城,奉命去了呼伦贝尔边防。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个放飞梦想的崭新世界。

 

2017年4月25日于北京市永定路知行斋



自愿支持公众号,奉献爱心品德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