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味7. 定亲 老妈打来电话,乐滋滋地对我说,你家侄儿要定亲了,早点回家来忙哦! 啊呀,我家小鲜肉竟然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就是说,我要荣升为大姑奶奶啦?唉哟,岁月无情,光阴似箭,射得人面目全非!猛觉就像行人偷眼细窥前面那背影,惊叹窈窕淑女也,思慕之极,忍不住紧走慢赶几步,侧目一瞧,天啊,明明是半老徐娘! 失望也好,叹息也罢,这毕竟是我们家一件大喜事,心情应该立时多云转晴,感觉太阳就像那大红灯笼高高挂上了天。 可是,这么多年一碗又一碗白白大米饭下肚,算是白吃了,定亲是做啥? 曾听我妈忆苦思甜:我两个哥哥就是同一天定的亲。那时,我还在外上学。正是天寒地冻,几天前我爸就冒着大雪,撑着水泥船到集市上去买做事用的鱼肉蔬菜。家里亲戚邻居也都来帮忙,搓了几大匾的小汤圆和芝麻大汤圆。正日那天,我家嫂子两房亲戚就像比赛似的,谁先到谁发财,吃了几道茶后又催着开席,又赛着谁先走。唉哟,真是闹腾得人仰马翻呀!至今,我妈说起来还心有余悸。 到了我,改革开放了,两家谁也没提,爸妈就这么把又白又胖的大闺女给嫁了。 唉,往事不要再提,生活还得继续。 带着兴奋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我们提前一天赶回了家。 未进家门,喜庆气氛便扑面而来。镶金佩红的充气拱门早就神气活现地环绕着院墙,那金色双喜和“缔结良缘、情定终身”看得人心里热乎乎的,似乎和那一对新人沾了喜气,院内那大红拱棚也应和着,映衬得往日陈旧寂寥的院落增添了无限生机,就像备受冷落的老奶奶头上插上了朵大红花,顿觉光彩照人,晃着人的眼呢! 院内几张大圆桌早已摆放齐整,一张桌上,包装精美的烟、酒、果子、糕、桂圆、红枣、鱼、肉,都是双份,把四只红通通的大托盘堆放得满满当当快要漫出来。据说亲家那头有老弟兄四个,明儿早上侄儿带人上门求亲时要孝敬他们。据说除了烟酒,其余糕点都要回男方一半。少见多怪的无知和狭隘,让我不禁嘟囔道:为啥烟酒不回呢,这可是最值钱的,在一旁忙碌的哥嫂都笑笑不言语。 第二天天还没亮,家里各处便亮起了灯,所有人都忙开了。老妈在灶下烧火,十几只茶瓶灌满了水沿着墙旮旯放着,待会客人们来了吃茶时用得着。主事的二妈一边指挥着众人,一边在灶上忙碌着,只见一大锅浓稠暗紫的红枣汤刚刚煨好。一大群人在院子的彩棚下围着二爷,他甩了衣服正在一个大盆里起劲地揉着糯米粉,这可是技术活,要不硬不烂刚刚好,又好搓又好吃,有粘性有嚼劲。以前我家做事,都是外公担此重任,那么一个尝尽了人生苦难而整天乐呵呵的老人,不知此刻在天堂那儿干嘛呢,我还一直想着他呢。很快,大匾、簸箕、筛子在大家的精诚团结下很快落满了圆滚滚的雪白的汤圆,办喜事吃汤圆,团圆美满嘛! 八点十八分,鞭炮声中,几辆车子驶出了村子,去迎接女方的亲戚上门。 嘿,咱这是第一次瞧见定亲呢! 大家各就各位。红通通的充气拱门在门外哼唱着助阵。厨子们带着锅碗瓢盏来了,在院墙东南角架起了两口大铁锅,蓝色的火焰喷出来舔着锅底,他们挥动着臂膀,将鸡鸭鱼肉推入锅中,一大锅刚煎好的肉圆在红汤里小火给卤着。二妈又将几十只小碗分别排开,不住地往碗里抓果子,据说定亲是很讲究的,女方亲戚来了要吃上两道茶。一道湿茶,一道干茶。这湿茶也有讲究,果子茶、枣子茶,汤圆茶,干茶便是桌合茶。 农村人做喜事,是很讲究吃的,刚刚那待客的几道茶,只是序曲,接着还要吃上两顿饭,酸汤饭和坐酒席,才算礼仪周到,待客热忱。不过,这也只是宝应南边才有的乡风,据说高邮那边也是这样的。到了稍北一点便没了这个规矩。一做大事,那可真真要把人给忙坏了。这亲家要到上午十点多才到,刚吃了两道茶,就得赶紧的换上酸汤饭。所谓酸汤,其实也就是豆腐、猪血加上荤汤熬成羹 ,一大铁锅,用那大海碗热气腾腾地端上来,又解渴又有味,每人喝了又添,全都喝得红头赤脸的,就这么来来回回要添上好几次。当然,酸汤饭嘛,还是要吃饭的,不过并不像坐酒席,五六个菜,不外乎卜页褶子烧肉,青菜烧牛肉,大蒜炒肉丝,炒水芹,炒菠菜,当然,无论如何是要上一盘鱼的。虽然,到最后,那条鱼是怎样的端上来,还是怎样的端下去,没人动上一筷子,大家早就被那酸汤给灌饱了。这便算是随意一些的午饭。 酒席一般要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开席。一般北边人去了很不习惯,认为此乃陋习。短时间内肠胃给硬塞进去那么多食物,实在有点吃饱了撑着的感觉。待坐上酒席,看着眼前油亮亮的肉圆、红通通的冰糖肘子、黄油油的焖鸡、鲜嫩嫩的蒸鱼……七大碗八大碟却只能吃上几块,就怕肚皮一不小心给撑破了,一边咽唾沫,一边暗自懊悔,之前不该放量吃得太多,下次可得吸取教训。真是“一桌酒席饱三天”啊!可是,到了下次,保准又给忘到浏沟西去啦! 二妈可是这方面的行家,她主抓这几道茶。我们乖乖听她的指派:大姨负责吃茶的几样小菜:刚上市的大青豆、萝卜干、嫩黄瓜条、煮豆腐,还有蘸汤圆的糖碟;我则负责准备茶点:葵花、花生分别用盘子装好,将饼干、蛋卷、芝麻条、水果糖等七八样糕点一样一样拆开,笨手笨脚地堆满了几个大盒子,像小山一般,满心满意嘛,嫂子说。 十点十八分,屋外又是鞭炮齐鸣,亲戚们来了,屋内屋外全都是人。请坐喝茶呀!我陪着一桌女席,其中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小帅哥。一道道茶这就上来了,俺也跟着沾个小光,尝尝鲜。想必亲戚们大老远的一路赶着也渴了饿了,果子茶端上来个个闷下头来就吃,大人们忙着招呼小孩,不作兴全吃光的,要留个底子……不急,下面还有,我连忙说道。大红捧盘又端上半碗枣子茶,早就煨得红通通、圆鼓鼓的红枣入口即化,甜甜的茶水大人小孩都爱吃,这正吃着呢,汤圆茶又上来了,昨儿刚磨的新鲜糯米圆又引起大伙吃喝的一阵高潮,我不住地为他们添水加汤圆,个个食口好得很,难道早晨出门时真没吃早饭?我有点疑惑。不一会,几大盒的桌合茶又摆上来了,孩子们特别雀跃,纷纷举箸,那个小帅哥边吃边叹,哦,真麻烦啊,要吃这么多!大人们纷纷逗他,以后你讨老婆也要这样的。啊,我才不要讨老婆,他脱口而出,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吃饱了的亲戚们坚决不吃酸汤饭,都说很忙有事要早点开席吃完好赶回去。对,坚决赞同,解放思想,轻装上阵。厨子们开始大显身手,冷盘、热炒、炖煮蒸一起忙活起来。很快,铺着粉色台布的桌上便立时精彩纷呈、夺人眼球。 除了几个厨子,所有人便很快在彩棚里坐得满满当当。这可是双方主要亲戚的第一次高级会晤。在酒杯和碗筷的碰撞声中,在你来我往的说笑声中,在弥漫着酒香菜香的空气中,在客气寒喧友好热烈的气氛中,我们的男女主角终于闪亮登场了,这可是压轴大戏。一对新人含羞带笑,在酒席间穿梭流连,举起酒杯递过香烟,轻声笑语问候着长辈,充盈着酒气和喜气的人们听到那一声娇滴滴的呼唤,仿佛是天籁之音,满脸堆笑,喝口喜酒夹过喜烟,忙不迭地将手伸进口袋,摸出一对红通通的红包,不用说,那是早已备好的见面礼。 看着一对新人青春亮丽喜笑晏晏,看着哥嫂红色泛光的脸上满是喜气和欣慰,我竟不合时宜地想起他们昨晚的话语: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呵,责任,掷地有声。责任是什么?是新人那一叠还未来得及拆封的红包,是刚买好的黄金钻戒,是一沓厚厚的礼钱?还是哥嫂起早贪黑,东奔西跑,省吃俭用,拼命挣钱,为儿女买的房、买的车? 定亲已过去了很久,但是,它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让我时时回味,不断思索,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点击链接阅读: 拿出你的真心,描述那段往事、那个故人、那份心情、那片风景。 请赐稿:yunheernv@126.com! 分享你的经历、你的体验、你的观察、你的思考…… 我们会无比幸福地做您的搬运工。让我们共同缔造一段属于运河儿女的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