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河原创】遇见平江路,遇见太湖莼菜/青青

 运河儿女 2020-09-16

    文/青青

提起苏州,就想到逛园林,登虎丘,访寒山寺,吃在山塘街。朋友推荐,去看看平江路,我孤陋寡闻,以为就是去看一条平常的老街。


星期天一早出发,目标平江路。正是七月的天气,一个字,热,可也挡不住我们。坐在公交车上,每到一个站,一遍普通话,一遍吴侬软语播放站名,车子经过观前街,已经是身临其境,提前感受苏州的魅力了。


我们在相门站下了车,穿过马路走到对面的一条小路上,以为走错了,问路人,手一指,说前面就到了。小路的一边围着高高的绿色护栏,猜测又在造什么高楼呢,后来才知是修复古城墙。

沿着石板小路走进去,一边是低矮的房子,虽然陈旧,但是干净,一边是河,河边砌着半人高的水泥墙,墙沿上是居民用各种盒子种的当季蔬菜,青椒,茄子,甚至还搭起了丝瓜架,走到做生意的小店,月季就着墙爬得很高,显得有些情调。或许是天热,又是小巷,路上的人并不多。

我们就这样走走歇歇,穿过三条巷子,来到了一条干道上,一块块长方形的石板嵌在宽宽的路上,游客果然多了起来,正是穿裙子的季节,但穿旗袍的更多,在这青砖小瓦木窗格的映衬下更适时宜,有韵味。时不时有外国友人经过,背包客的形象。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平江路。找个石凳坐下休息,凉快凉快。放眼望去,来游玩的人,步行、坐人力车、乘手摇乌蓬船,各有兴致,体验不同,结果都是想遇到最好的自己。

一直向前走,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写着平江路的前世今生。原来这里是苏州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地方,堪称古城缩影,它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并至今保持着活力。对人们全面认识苏州古城历史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难怪先生说一定要来看看。沿路边的店铺布置得很文艺,咖啡,茶艺,评弹,古董,特产,静静地等待游人的光顾,相约享受一段浪漫的时光。

日上中午,肚子饿了,找个地方吃饭,走过石板桥,寻得一处临河的店家,三四人的一个小雅间,关上玻璃门,开上空调,服务员拿来菜单,跃入眼帘的有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银鱼炒鸡蛋,清蒸白鱼,盐灼白虾。据说当地的渔民捞白虾的方法很奇特,不用网,不用钩。用一把干树枝扎成捆然后用根长竹竿插入干树枝中再扎稳,将树枝投入水中,小虾就会自己往树枝里钻。到时候了,一把操起竹竿下的树枝回到船上,一阵拍打,小虾们就纷纷从树枝里落到船上了。"太湖三白"都尝过,看看还有什么新鲜的,这时一道太湖莼菜羹让我眼睛一亮,《舌尖上的中国》里见过,没吃过,试一试吧。

太湖莼菜羹,吃在嘴里滑滑的,嫩嫩的,有一种清香,叶子小小的,圆圆地卷着,叶片和根茎上有透明的胶状物质。吃起来不过是一道平常的素菜羹,没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它在大多数苏州人的眼里却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传,在西晋时期,一名叫做张翰的士族子弟,异乡做官,在一次族人为其接风洗尘的家宴中,因为路途遥远,难以运送,而不能吃到家乡的菜肴,尤其是太湖当地的莼菜和鲈鱼。触景生情,他不禁感叹说:“人生贵适志,何能驾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于是弃官还乡,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太湖莼菜也因此而扬名天下。西晋时的名臣陆机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千里莼羹,未下盐豉”。意思是千里湖中的莼菜羹,虽然没有盐豉做调味品,却依旧十分鲜美。因为莼菜背后所代表的是家乡,是他终生不能忘怀的地方。这道简单的莼菜羹被视为家乡之情的寄托。

过去,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想要真正品尝到这样一道以莼菜为主料的太湖名菜,最大的困难是食材的搜集和保存工作。野生自然生长的莼菜少之又少。据说:“莼菜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在这种情况下,以当时的交通发展水平,又有多少人跋山涉水专程去当地品味这道菜羹呢。

后来,太湖周边的渔民逐步学习人工培植莼菜,这样一来,这道菜的供应再也不用受到采摘不易的影响了。但由于运输不便的原因,想要吃到最正宗的太湖莼菜羹,还是要到太湖附近才能真正做到。

现在,食材的保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有了快速的空中运输,但这道菜依然十分难得和珍贵,而我们来苏州能品尝到这道菜更是一种缘分。

机缘巧合,我们遇见了平江路,遇见了太湖莼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