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事刚刚开始,诸葛亮出现决策失误,司马懿如释重负

 沈忱灿烂海滩 2020-09-17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发生在诸葛亮“六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夏侯霸、孙礼和司马懿。故事梗概如下:

诸葛亮集结三十四万大军,以姜维和魏延为先锋,兵出祁山,向曹魏发动了第六次北伐。魏明帝曹睿闻讯后,遭到司马懿进行商议。司马懿保举曹魏名将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恵、夏侯和为行军司马,随自己一起出阵御敌,此举也得到了曹睿的首肯。

此后,司马懿率部来到渭水前线,在渭水搭建了九座浮桥,命夏侯霸、夏侯威渡河扎营,又命人在东原筑起一城,以防不测。不久后,郭淮与孙礼来见。司马懿命二人在北原一带安营扎寨。

与此同时,诸葛亮率领北伐大军也来到了剑阁一带。得知郭淮、孙礼在北原下寨,诸葛亮提出佯攻北原、突袭渭水的战术部署,。诸葛亮认为,一旦北原之战打响,司马懿必定率部前来支援,届时北伐大军悄悄渡过渭水,放火烧毁浮桥,定可取得首战的胜利。

令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战术被司马懿一眼看破。司马懿下令夏侯霸与夏侯威率部埋伏在渭水南山之中,等北伐大军前来时发动突袭。同时,司马懿又命张虎、乐綝二人率二千弓箭手埋伏在渭水浮桥的北岸,如果发现北伐大军乘木筏而来,立即发动攻击。此外,司马懿又嘱咐郭淮和孙礼在北原附近设下埋伏,诸葛亮发动进攻后,自己将率领司马师和司马昭前去支援。

战事的发展也正如司马懿所预料的那样。北伐大军在北原发动进攻,遭到郭淮、孙礼的顽强阻击。魏延、马岱等人伤亡惨重,不少将士落入水中淹死。于此同时,吴懿、吴班所部也在渭水一带惨遭重创,伤亡竟达一万多人。诸葛亮也为此烦恼不已。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诸葛亮发动的北伐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正月,这也是诸葛亮发动的最后一次北伐之战。不过,小说中提到的曹魏出战的将领当中,有五人并未参加此次战事。这五人分别是夏侯霸四兄弟和孙礼。

根据《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夏侯霸出现在西北战场,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七月爆发的曹真伐蜀之战期间。当时,夏侯霸初临战场,被委任为曹真大军的先锋。不过,此后夏侯霸被调回曹魏朝廷任职,直到诸葛亮病逝十年后,他才被魏帝曹芳任命为讨蜀护军,第二次出现在西北战场,而他此时的对手已经变成了姜维。

小说中提到的夏侯威、夏侯恵和夏侯和三兄弟,也从未出现在西北战场。夏侯威一直任职东南一带,历任荆、兖两州刺史;夏侯恵曾经担任过黄门侍郎,燕相、乐安太守等职,远离西北;夏侯和则长期在中原任职,历任河南尹、太常等职。小说中提到的孙礼,情况与以上三人基本类似,长期在东南地区任职。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北原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但与小说之间的差异在于,历史上的北原之战并非诸葛亮的佯攻,而是一次集中全力发起的攻击行动,目的是抢在司马懿主力到达渭水之前攻占这一战略要地。不过,诸葛亮的这一进攻方向的选择却出现了重大失误。当司马懿得知北伐大军主力驻扎在五丈原一带并向北原发动进攻时,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又是为什么呢?

按照《三国志》及《晋书》相关传记记载,司马懿认为,如果诸葛亮从武功地区东进,可威胁眉县、美阳等曹军防御薄弱地区,进而直接威胁关中,自己将很难抵御诸葛亮的攻势。而诸葛亮选择驻扎五丈原并进攻北原,自己则可轻而易举地调动兵力予以阻击,将诸葛亮围困在五丈原一带,令其难以扩大攻势。

因此,当诸葛亮出兵北原时,司马懿立即派遣雍州刺史郭淮率部赶往北原。郭淮到达北原后,加紧抢修防御工事,完善防御体系。不久之后,北伐大军对北原展开进攻,以逸待劳的郭淮沉着应战,连续击退北伐大军的多次进攻。随着曹军主力的赶到,诸葛亮眼看胜利无望,只好放弃进攻,全线退守五丈原。如此一来,司马懿首战便给了诸葛亮沉重一击,诸葛亮的此次北伐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