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东昏侯刺客郑植不杀梁高祖:历史上那些因感动而未行屠戮的刺客

 文史有趣味 2020-09-17

作者:史遇春

——齐东昏侯刺客郑植不杀梁高祖

事主为梁高祖,那么,就先介绍一下其人。

高祖是庙号。

梁高祖也就是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公元464年~公元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公元502年~公元549年在位)。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二十五世孙。

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他曾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公元498年在位)宠待。

南朝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萧衍起兵攻讨齐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即齐和帝)。

次年(公元501年),萧衍率众攻陷建康。

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

登基之后,在统治初期,萧衍尚能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

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

但是,对于门阀世族,萧衍一改前例,尽可能地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并尽量授予宗室诸王实权。

萧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

在位晚期,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他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年八十六。

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萧衍博通文史,为“竟陵八友”之一,又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所作的千赋百诗,其中不乏名作。

齐东昏侯刺客郑植不杀梁高祖:历史上那些因感动而未行屠戮的刺客

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三《齐纪九,上章执徐,一年》东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公元五零零年)载:

起初,东昏侯怀疑雍州刺史箫衍有异谋。

之后,荥阳人郑植的弟弟郑绍叔担任萧衍的宁蛮长史。

于是,东昏侯就用郑植为刺客,命他以探望弟弟郑绍叔为借口,前去刺杀萧衍。

郑绍叔知道了这一刺杀计划后,便秘密报告了萧衍。

随后,萧衍在郑绍叔家备办酒席,席间,他以开玩笑的口吻对郑植说:

“朝廷派遣您来谋害我,今天我正得闲,与您宴饮,这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呀!”

说罢,宾主大笑不已。

宴罢,萧衍又让郑植把雍州的城墙壕沟、仓库、兵士、战马、器械、船舰等仔细察看了一番,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

郑植看过之后,对弟弟郑绍叔说:

“雍州实力强大,是无法轻易解决的。”

此后,郑绍叔还对郑植说:

“哥哥回到朝廷之后,请一字不差地对天子说:如果朝廷要攻取雍州,我郑绍叔一定会率众搏死一战!”

郑植回朝,郑绍叔送他到南岘,兄弟二人执手相视,恸哭而别。

齐东昏侯刺客郑植不杀梁高祖:历史上那些因感动而未行屠戮的刺客

最后,再简单说说齐东昏侯。

齐东昏侯,即萧宝卷(公元483年~公元501年),字智藏,齐明帝萧鸾次子,南朝齐第六位皇帝(公元498年~公元501年在位)。

萧宝卷危局登基,废杀六位辅政大臣,肃清朝野,政由己出。

他平定了将领陈显达和崔慧景的叛乱,但因裴叔业降魏,南齐丢掉了南豫州。

永元三年初(公元501年),萧衍在襄阳起兵;同年十月,萧宝卷被宦官黄泰平、张齐所害,年仅十九岁。

萧宝卷每次出游都一定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他又极其吝啬钱财,他还特别喜欢干屠夫商贩之类的事情。

萧衍贬他为东昏侯,谥号炀。

齐东昏侯刺客郑植不杀梁高祖:历史上那些因感动而未行屠戮的刺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