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的谎言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我觉得自己现在拍片子有点神乎,拿着个手机拍,也越来越喜欢琢磨它的门道。

不是技术类的,那些东西已经成为我们看待事物的阻碍。

偏要在傻瓜式的拍法中拍出想法。

越来越觉得光影才是图片的灵魂。

我说的是真光真影,而非造出来P出来的东西。

也有体会:摄影并非仅仅在寻找物象或事实的世界,那是与现实的完全重叠。

那样的图像世界,就像语言空间里再无嚼字咬文的诗歌,没有工笔着色勾画的散文,只剩下“吃了么”、“我TM的想哭”。

缺乏细腻光影打磨或描述的图片,常会让我们对它仅仅做事实探究与判断:只关注它试图在想说些什么。

物象本身的内容勾住了我们的眼神。

那样的片子美感就很轻很淡。

审美愉悦也被屏蔽。

时下的全民摄影,造成了描述事实或再现物象的图片泛滥成灾。

为了强化内容的视觉效果,有人不惜要“制造事实”。

摆拍或美颜只是其拙劣的两种形式。

这种编造出来的内容,大多仍是在叙说事情。

也更像是喋喋不休的在编造一段故事。

摄影里的光影效果,是图片的事实性与审美度的切割点。

光影的凸显,让我们忘记了它是什么,只被它怎么样的情态、光调迷住。

摄影的趣味如同绘画,它绝不是像不像、是不是评判标准的附庸。

它有它的主观,有摄者独特的想法和表现方式。

看起来似乎也在再现,但光调的美感成为了图片的主题。

片子里点点光影的效果和摄者想法展现出来,事实本身的内容性就会被淡化。

照片的艺术美慢慢的渗透出来。

当然,好的片子并不排斥现实世界里美的物象,它也一定是内容和光影的微妙平衡。

那些无光影描述,赤裸裸展现内容的图片,只是在澄清、证明物象是什么;而加注了或者捕捉到的光影更像是在展示美感状态。

与它是什么无关。

我们无法割舍对物象的关注,但要意识到事实描述和图片审美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

就好像文学里的“感动”设置与渲染,它其实就是一剂反审美的毒药。

在艺术的世界里,依靠勾引人流出眼泪来支撑住作品就是低俗,或是创设美境能力的庸俗与低能化。

有时我们不得不用很笨的方法,清空内容,只剩下光影,来逼迫你调转关注重心。

遗憾的是这些内容空洞的影调,连梦呓的级别都难以达到。

光影和事实相互依存。

摄影的审美并不是要你剥离事实,或沉溺于事实描述本身。

对图片的表述意味浮想联翩,感受到一种视觉与思想的愉悦。

光影真是美的光芒。

照到哪里,哪里皆熠熠生辉。

它又像是画家的画框,框架出一个只属于影像的世界。

与现实界限分明。


或许它十分简单,简单到随处可见。

但只要有光影表现,它始终意蕴无穷。

以只注重物象或事实的角度来看,它就像是个美丽的谎言。

作者相关文章

图片叙事:乡村婚礼

莫让化家湖哭干泪——看黎明手机拍故事

小城叙事:老杜镜头里的老街光影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