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中外名著】黎洪正:读后感

 高骏森 2020-09-17

读后感

黎洪正
编者按:文化能富裕祖国,文化亦能富裕地球,地球只有一个,所以,文化能富裕世界。当一个人能用足够的生命去读浩瀚的世界书籍,且这些书籍都是名著,这又是何等的壮观!更壮观的是,读者能将这些所读的书籍用诗歌的形式进行个人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总结,告于广大读者,这种大而无私的精神,不由自主的,就让我们深深被感动。感动的是,我们要多读书,我们要读好书,我们要读懂书。读懂了书,才能读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1

小说《边城》,清新袭人
淡淡的悲绪间,夹着粗朴浓情
象征男性粗犷的凤凰乡土
饱蘸原始的生命激情
喜欢翠翠,喜欢傩送
喜欢沈从文
2

马原的小说,我看了前两章
便没有继续往下看。先锋派作家马原
没能完全读懂,嚼其文字有心无力
漂徒、孤寂、嘶喊……过于飘逸的思绪
阻碍了我的理解和阅读。读长篇实感吃力
顿顿脑门,倍觉自己理解能力不够
文学涉猎窄,写作基础浅薄


 
3

想起让·雅克·卢梭传世名作《忏悔录》
书中,卢梭大胆地披露真实的自己
痛苦、丑陋、不堪、情欲
卑劣、内疚、羞耻、不安……
他将内心一览无遗裸裎在世人面前
审判自己,解剖人性!“不齿”的他
晚年将孩子亲手送进育婴堂

 
卡夫卡
4

弗兰茨·卡夫卡,于我情有独钟
他开启西方现代文学之先河,荒诞派鼻祖
笔下文学作品如其人生一样充满荒谬和矛盾
内心孤寂绝望,却又异常鲜活逼真
嚼读卡夫卡日记,揉触其不停地咎于
情欲的涌动与可怕不安之间来回挣扎
深邃、无眠的文字将内心的变异
坚守、孤独、羸弱,构起迷宫一般的地堡
以抗拒眼前世界的惶恐、迷惘及不安

肖邦与乔治·桑
5

乔治·桑,法国著名女作家
桑文学作品丰富,情史更绚烂多姿
有两位被大众所知的情人,一位是
著名小说家缪塞,其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影响整整一代文学青年,另一位来自波兰
被誉为世界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
作为女人,桑女士活得洒脱、立体
她有多个侧面却始终充满风情
这一点,我钦佩不已
 


6

记住他,斯蒂芬·茨威格
生于19世纪末的奥地利著名作家
小说家、传记作家,犹太籍
读过他的代表作《象棋的故事》
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记住1942年,茨威格携妻子双双
自杀于巴西里约日内卢
永远告别了昨日的世界


7

午后1时,读完石川达三
中篇小说《爱的终止时》最后一章
感慨石川对当时日本社会及人性描写
细致、深刻、逼真。书为我一旧书摊所购
书皮装帧有味,封面男主人公令我想起
日本文学幽美的特性。提及日本
想到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
三岛由纪夫和村上春树等知名作家
甚感日本文学精致、物哀、幽玄
人性剖写的深刻之美
8

阴雨天,雨滴敲打残瓦
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我伏于案前
眉目长久舒而不展,精神怠倦乏懒
翻开手中陀斯妥耶夫斯基的
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只见散不去的云和雨。如此
污晦不洁的天空如影随行
令我颠狂不已

9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潮骚》
极意描写男性阳刚之美,那淳朴的歌岛
那碧蓝的晚秋,那逶逦的海上风光
那雕塑一般身形的男人主公横躺在海滩
那与文明隔绝的社会生态和原始之美……
男性的阳刚,美至极人!这充满诱惑的体形美
这由内而外的自然美,这生生不息的古朴美
构筑起三岛文学纯粹、勇武、坦率之美
10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揭露社会阴冷、黑暗和不平
他写满了对人世的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那份爱给人以绮丽的美,感受那份爱
仿佛能将人世间所有的冰冷、丑恶隐去
品读他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心间始终流淌着蔚蓝色的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