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早期筛查,是抗击癌症的关键行为。《2019美国癌症报告》显示,对于预防和早期筛查的重视,是癌症总体发病率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琳琅满目的防癌指南和科普文章,都将预防和早期筛查摆在了醒目的位置。政府以及医疗领域的众多专家也在不断呼吁并持续推进关于癌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行为。 可以说,这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预防和早期筛查如此重要?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精准进行预防和早期筛查,又该如何防止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度诊断以及过度治疗? 半分钟读全文
即使暴露在烟草或HPV病毒等已知的致癌因素下,癌症的发生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恶性病变想要发展成为癌症,需要经历漫长的潜伏期。 这就使得我们有足够的机会可以检测到这些癌前病变并进行干预。换句话说,通过预防和早期筛查可以逆转或延迟癌症进展的过程。 此外,每个人对于不同的癌症类型存在的癌症风险也不相同。癌症风险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暴露。 通过预防和早期筛查,一方面可以降低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癌症高危人群数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到那些受到遗传因素突变影响的高危人群,制定合理并有效的筛查策略,防患于未然。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并且多阶段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策略。 一级癌症预防方法涉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保护性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运动、戒烟和营养补充剂;保护性治疗就是指疫苗接种等。这些已被证明,在预防癌症方面存在着长期的疗效。 二级癌症预防方法涉及早期筛查、治疗或切除癌前病变,这有助于抑制或逆转癌症发生。 而在癌症确诊后可以开始三级预防,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 以下为目前推荐的各种癌症类型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 结肠癌 一级预防策略 建议年龄在50-59岁之间,并且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成年人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至少10年。 二级预防策略 建议年龄在50-75岁之间的成年人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每3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试验或每年进行一次粪便免疫化学试验。 乳腺癌 一级预防策略 对于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女性,建议依照个人意愿服用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来降低风险。 二级预防策略 建议年龄在50-74岁之间的女性每两年进行一次的乳腺X光检查。 前列腺癌 二级预防策略 建议年龄在55-69岁之间的男性依照个人意愿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肺癌 一级预防策略 禁止使用烟草制品,减少接触石棉或氡。 二级预防策略 建议拥有30包/年吸烟史的目前吸烟或过去15年戒烟者,并且年龄在55-80岁之间的成年人进行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皮肤癌 一级预防策略 建议年轻人,青少年,儿童和父母尽量减少接触紫外线辐射。 二级预防策略 建议对于痣,胎记或其他色素沉着的身体区域进行检查。 宫颈癌 二级预防策略 建议年龄在21-29岁之间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年龄在30-65岁之间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或每5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 由于乳房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和子宫颈抹片检查等癌症早期筛查方式的广泛普及,使得部分癌症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这些癌症早期筛查方式,有可能带来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过度诊断以及过度治疗的出现。 子宫颈抹片检查 癌症早期筛查的一项重大成功是子宫颈抹片检查的实施和传播。这种微创的筛查方式允许医生直接观察到宫颈中的细胞变化,并可以适当地提示后续的治疗选择,例如阴道镜检查或冷冻疗法。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进行子宫颈抹片检查的结果可能是有害的。 一项关于宫颈癌预后的研究数据显示,大约74%的宫颈癌是过度诊断的结果[1]。只有当子宫颈抹片检查与HPV检测结合起来,总体预后才会得到改善。 乳腺X线检查 依从性相对较高的乳腺X线检查也是如此。虽然乳腺X光检查被认为是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黄金标准”,但并不代表不会出错。 乳腺X光检查的假阳性发生率非常高,导致了不必要的组织活检。并且,乳腺X光检查还可以出现过度诊断。 常规PSA检测 关于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常规PSA检测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英国并不习惯使用PSA检测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但是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却与美国相当,这足以质疑PSA检测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的能力。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防止在预防和筛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度诊断以及过度治疗? 精准的癌症早期筛查应该是这样的。总得来说,就是根据生活方式或致癌因素暴露历史等个体风险情况和遗传信息进行不同癌症类型的高风险人群评估,制定合理并有效的筛查策略。 同时,对于现有的癌症预防和早期筛查建议,也应该因人而异,依据不同的情况有所选择。 写在最后 癌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目标是减少,逆转或消除癌症的发展和死亡风险。 想要精准地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个人行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流行病学等癌症相关因素与癌症发生的基本机制(遗传学,表观遗传学,信号传导,肿瘤微环境和免疫因子)结合起来。 而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拒绝也不盲目地进行癌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