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的传统到底是什么?

 解连环 2020-09-18

文字来源:网络;插图:赵春秋山水小品

通常人们所言的中国画的传统,有狭义和广义的两个层次:狭义的中国画的传统是指中国画的样式、技术、法则、审美等关系中国画艺术本身的传统,亦即历代流传的名家名作和画论中所记录的中国画样式以及其所蕴含的法度原则。广义的中国画传统除上述的有关中国画艺术本身的内容外,还包括培育与滋养中国画艺术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相关的社会制度、习俗与风尚等的文化背景方面的传统。很长时间以来,围绕传统的争论,一方讲的是狭义的传统美术,另一方讲的是广义的美术传统,双方常常是错位的。错位的争论,都反复申辩自己的立场,而无益于学理的探讨,更无助于弘扬传统而走向现代的艺术实践。由于传统美术因时因地而存在,相对地容易把握,美术传统是种种传统美术的稳定而一以贯之的内在灵魂,比较的不好界定。所以过去比较深入的论述,大多在传统美术而非美术传统,我们今天对传统的讨论既要重视经典的传统美术,更要重视研究民族美术传统。

面对中国画艺术,我们常常惊叹并沉醉于千年美术史所流传下来的浩瀚的名家经典作品。如果说这些为历代人所宝爱的名家经典是国画艺术的经典,我们需要指出,经典不是传统的全部,经典作品只是传统的表现形式之一。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经典作品只是传统的一部分,而它的背后,是更为丰富与深刻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国画的传统包含“技法传统”与“精神传统”。可以说,传统的内容既包括有形的即表面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无形的即背后的观念形态的。

从今天中国画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明确:如果说中国画艺术是一株高大的树,那么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只是这棵树最外部开出的耀眼的花朵而已,而它的盛开依靠的是这棵树的庞大根系——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对中国画艺术高境界的追求,虽然不可越过对经典作品的反复临摹、学习,然而离开才学的积累、品格的养成、情性的陶冶,徒求中国画的外壳,必无异于无本之木。这一点前人早已无数次地指出。而今天的中国画学习者却有多少尽管迫切于提高中国画技艺甚至以弘扬民族的中国画艺术为己任,却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导致学无进展,创作品位不高,这使我们不得不一再满怀忧虑地强调,中国画的外部形式是以内在精神为根本依托的。抛弃了内容而徒求形式,必然连形式也捕捉不到。

了解了中国画传统的涵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和创新是统一的而并非相互排斥的。创新即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的特征与自身的个性特征加进新的因素,从而使传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所以,归根结底,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传统的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和创新是统一于对传统的继承过程中的。

正视传统的价值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然而太过夸大前人所创造的优秀传统,甚至认为传统已达到极致、古人是不可超越的,从而产生将一切推倒重来的所谓创新的理想,这实际上又否定了传统而走向传统的对立面去。创新不是抛弃传统而创造全新的东西,不能一味求奇求新。在当代浮躁风气席卷各行各业、尚奇求新之风大盛于文化艺术各领域之时,重新强调传统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画的创新,必须在不改变中国画的特质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完全抛弃中国画艺术旧有的形式,创造出来的东西就不再是中国画而是其它的某种新生事物了。关键是对“度”的把握,是对传统的独特本质的把握。创新通常是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那些抛弃传统而力求突变式或激进式的创新最终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因为那样的创新往往是缺乏生命力的,或者即使在一段时期、一定范围有所影响,最终也还是要被历史所淘汰;而历史最终所要选择的往往是对创新的激进与传统的保守进行反思后调和的结果。

继承传统和创新并不等同于简单地重复与拼凑,也不是对传统生吞活剥就能够达到的,而应是在传统“通会”的基础上自然出新。传统继承好了自然会融入个人的情性与时代的精神而自出新貌。这一点对今天初学中国画的学习者尤其重要。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变革,有种种论调,有的主张全盘西化,全面反传统;有的反某一阶段的传统美术,但未必是全面反美术传统,他们主张“融合中西”,以西方美术“改造”中国画。还有一派是“国粹派”,有人称为传统派或保守派,20世纪借古开今的美术家,都应该属于这一派,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时代新机,但文化精神没有改变,只是在形式语言上有所变异。现在综合来看上述几派,全盘西化者几乎没有什么建树。以西方美术改造中国画者,恢复了中国画写生的传统,借鉴了西方写实造型手法,对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画自身的特点,由于过分强调对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的深入刻画,使中国画讲意境、重形式、自由抒写的写意精神和表现力大受限制,中国画语言核心“笔墨”失去了相对独立的价值,改变了中国画的基因,亦改变了其文化身份,不是完全站在民族本位立场上的变革。而借古开今的美术家,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时代新风,保持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质和文化传统,创造出了新的中国画传统。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既是文化的载体,自身也是文化的一种类型。在今天的中国画创作领域,也初步显现出回归传统、深入传统的倾向。中国画家逐渐意识到中国画的现代化需要建立在自己特有的民族传统之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画要具有自己独特面目,才能置身于世界艺术之林,这就需要更扎实全面地认识传统、学习传统、继承和改造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