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闯关中 | 独特的“山东”习俗

 富平人原创馆 2020-09-18

独特的“山东”习俗 

文/焦昊东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廊中,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我们关中地区,同时还存在着独特的”山东”习俗。

早在清末、民国期间,为了躲避战乱、饥荒,生活在齐鲁大地的许多人被迫北闯关东或西行关中安家定居。他们不仅被当地的文化影响着,也将丰富的齐鲁文化传播在当地,使二者相互交融,并在交流中得到发展。

我的家乡位于商鞅变法之地——阎良区武屯镇的三合村。据史记载,清光绪末年, 三姓人家相继从山东高密、昌邑一带逃荒到此,落脚定居。因三姓共居,故名三合村。后来其亲朋、族人、左邻右舍陆续来此安家,村子逐渐扩大。听村里老人讲,三合村与阎良的谭家村、刘家村是阎良区三大山东自然村落。在这里生活的村民勤劳持家,宽厚待人,他们身上显现出山东人特有的勤劳、淳朴、豪爽、宽厚的品质。

山东的独特风俗,首先从语言说起。山东高密籍作家莫言曾高度评价山东方言,并将独特的方言用于其文学作品。他说将山东方言写到书中,是非常典雅古朴,是非常能够被人理解的。的确,在话语中还能显现出独特的风趣。我们山东人将饺子称作“鼓扎”,这就很形象的道出了饺子的外形鼓鼓的样子还要捏起来;将早晨叫“清起来”,这样说出早晨还真是让人不得不起来去享受大好清晨了。关于吃饭本地人把饭吃完了叫 “吃毕了木”,而山东话是“吃对了嘛”。一样的意思却有着不同的表达,相比起来山东话更在意你吃得是否开心是否舒适。本地人将挑水的叫“水担”,而山东话叫“担杖”。山东人将昨天叫“夜来”。山东话的平实、朴素更加突出山东人的淳实。话语淳厚有力,语调平实谦和,与陕西方言有着不一样的韵味。

在饮食方面也很有特色,最典型的莫过于山东大饼。在清明之前,家里的妇女三三两两一起擀饼。“鏊子“是烙饼的特制工具。将“鏊子”架在用泥垒的炉子上,一个人烧火,一个人擀面,一个人翻饼。制作过程必须几人合作才能完成,因山东大饼又大又薄,火候,翻饼的速度要拿捏非常好,这样的饼吃起来才会香。然后将煮好的鸡蛋卷到饼里,撒点食盐,再夹上几根小香葱,吃起来又软又香,味道爽极了!山东人还爱好葱蘸酱,用葱蘸着自家用白豆制成的酱吃,十分常见。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大街小巷无不洋溢着节日的氛围。山东人的春节也是非常的热闹。在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这天,家里的妇女就开始筹备新年。蒸馍、扫舍、杀鸡、炖肉等,忙里忙外。祭祀祖先的风俗也很隆重。在除夕,男人们贴对联,挂灯笼,然后在天黑之前,本家同姓的男丁们齐聚一家,准备上坟请祖先们回家过年。在案桌上供奉祖先的遗像,挂上影轴、摆上供品及六双筷子。然后男人们拿着鞭炮、纸线,到祖先的坟地祭拜。烧纸钱,放鞭炮,然后再到祖先的遗像前,由最年长的人带领本家男丁叩首,大喊 一声,过年了!上完坟后,要在案桌前连续点七根香,俗称“七路香”,一直燃烧到零点。零点开始放鞭炮,庆祝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将刚下好的饺子盛两碗,放在先祖像前,祭拜祖先。过了十二点,人们就会到本家同姓长辈那里去拜年。如今,人们大多将拜年改在大年初一早上。而今,生活条件变好,许多的传统礼仪也随之改变,现在的鞠躬取代过去的磕头。习俗也随着文明在前进。

清明节是祭奠祖先的节日。而在山东的节日风俗上,更显独特,在这个节日里山东人喜欢打秋千,也必做山东大饼,卷上鸡蛋、小葱,便是“山东人”清明节的绝佳美食。

我们的族人到此地定居已有百年,但祖先带来的齐鲁文化从未抛弃。站在三秦大地上,我也为我们拥有这样别致而独特的文化感到骄傲,同时也会将它们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焦昊东,生于1996年,祖籍山东昌邑,阎良区武屯镇三合村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