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庄自纺自织的“水线布”

 富平人原创馆 2020-09-18

山东庄自纺自织的“水线布”
文/张广文

农村自织自穿的布,在其它省份多数是干线布,但在山东就有“水线布”这一特产,山东移民把这一技术带到了陕西。所谓水线、干线的区别,就在于织布时用的纬线,有干、湿之分,其它加工过程,差别不大。

因为我会织布,全部流程也会操作,也会计算,所使用的工具也会做,也算是“祖传木匠”吧。这种工艺现今已濒临失传的危险,今略述于此,以备记之。

水线布与干线布,有何区别呢?原来水线布比干线布结实得多,且不缩水,不起毛,有干线布的两倍耐用度。山东也有干线布,多是以商品卖掉,或换回必需生活品。而水线布,大多数是自己穿用,很少去卖。织布的人以男人为主,也有少数妇女会织。因为织水线布,劳动强度大,而且一旦织起来必须织完一疋,不能中途停下,否则因布是湿的,卷在织布机上,日久会发霉腐烂,影响布的结实。女人多半有家务和孩子的干抗,难以连续长时间的织下去,所以男人织水线布。也有的家庭是男女交替来织,人停机不停。织水线布全部过程如下:
一、先将自纺的线缠在篗子上“叫络篗子”。每个篗子,得络上1斤左右的线,一机布需要络20~25个篗子(一机布约10疋布)。
二、“牵机”。将篗子一字形摆在靠墙的一边,在墙上挂起“牵溜子”这是一种高梁穗的长颈,长成180度弯度,截成20公分的长度用两根绳穿起来,挂在可摆篗子的上方,相距约1米半左右,将若干篗子的线汇总起挂在“牵床”上。然后由“牵机"人用“拥杆子”递到“挂橛子”的人手中,来回往返数遍,达到织布经线的数目后(420`460之间)剪断。
三、“浆线”。将牵成的经线,用小麦面打成的糊糊浸透反复拌匀,不能留下干线未浸透。(麦面糊是以每斤经线二两面的比例打成,一般在“笸箩”里进行,浸匀后,用包袱盖好,以防干燥。)
四、“刷机”。找一个平正宽展的场地,将“苑床”用绳子固定好,上边放上卷经线的“盛子”,将浆透的经线,通过“刷杼”,把经线均匀的依照“盛子”的宽度,搭到”盛子”的中心轴上,后边用一种专用“刷子”将经线刷开呈平板形,以便容易晾干。等晾干后,即缠到“盛子"上,再进行下一步刷平、晾干,直到卷完为止。(这个“刷子”是专用的,也是特制的,它的原料必须是野生的马莲根,别的东西不能代替。这种原料捆在一起,用铁烙平即可。它的特点是头上不分叉,对线没有伤损,硬软适度,耐磨损。捆成的刷子直径约20厘米,连把长度约45厘米。)
五、用作纬线的“穗子”,与干线用的筒子截然不同,干线不用水浸,在梭内从外层依次用完再另換一个。而水线用的“穗子”,则是专用工具做成(也有用手工做的),它用水浸透后装在梭子里,从内里抽出,用完另換。那么,如何将“穗子"内的线头抽到外面
来呢?原来在做“穗子”的开始,先把线头在一个叫“穗脐”中心孔内,等“穗子”做到所需长度(23公分),即将线剪断取下,将“穗子"内的“穗脐”用手挤出来,这样线头也就带出来了,这个线头通过梭子中心孔,就织到布上了。
六、拉梭机子比手递梭织布要快三四倍,而且是手脚并用,用脚踏板开交,用手拉梭子穿过经线,这样往复运动,织成了布,一疋布四丈长,需用八个小时就可织成,手脚熟练的人,可能用不到八小时。
织水线布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冬天必须在“地屋子”里进行。“地屋子”是在平地上挖一个深1米7、宽与长各2米半的地下室,上边和盖住房一样的,担上橡,铺上“屋芭”(高梁杆),推上泥再铺麦秸,留有门,顺台阶进到屋内,两边在地平线上安有小窗,以便采光。为什么织水线布,在冬天必须在“地屋子”呢?这是因为“地屋子”设在地平线以下冬天曖和,用水浸纬线“穗子”,不至于结冰,而且空气湿润,不至于“断头”,因为暖和人织起来也舒服,免得冻得缩手缩脚,影响干活。
最后,我再说一下卷布轴。这轴的一头(右边)有五个孔,用以固定轴不能倒转,而且要保持一定的松紧度,过松则经线下垂,织出布来不平,过紧则开不开交,梭子穿不过去。因为每织成五六寸布,就得卷一次,卷过之后必须固定死卷布轴,而且要松紧合适,这就要求卷布轴锁定装置合理方便准确。为达此目的,我们的祖先实在聪明,他们发明的卷布轴孔为五个。不织布的人,发现不了这个深奥的道理,我学会织布之后,对这个简单的“五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摸到了其中的学问。
五个孔,用固定杆从上边插进,可以选择下边的两个孔来调节轴的旋转角度(即紧度),假设是六个孔,只能穿到下边对面的孔中,不选择角度,往往难以达到要求,就这一点,足以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平台予以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