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32章: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用川谷和江海,比喻道的作用。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32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22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2.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用川谷和江海的关系做比喻,展现道在治理天下中的作用。

既然有为而治会一步步偏离大道,直至失道而衰败灭亡,那么怎么才能长治久安保万年基业?唯有道,接下来老子用川谷和江海的关系做比喻。

道存在于天下,就好比川谷之于江海。要想使大江永不断流大海永不枯竭,就要有千川万谷的源头活水来补充。天下和天下万民就像这江海,要想使天下长治久安万世传承,就需要大道持续不断的滋养浇灌,故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用川谷江海作比喻,只不过“川谷”和“江海”的角色灵活多变。在本章中,将道比作是“川谷”的活水,将天下比作是“江海”,与第28章的“为天下溪”相似。而在其它章则不太一样,我们列举如下,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第28章“为天下谷”,第39章“谷得一以盈,谷无以盈将恐竭”,第61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第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上面讲的都是不同章节的不同比喻,在同一章节中的有些比喻也在互换角色。比如在后面的第59章中,把君王和民众如何相处比作是种庄稼,开始是“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将民众比作是草木,将君王比作土地。最后说“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又把民众比作大地,把君王比作是草木。

由此可见,老子观察天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是多么的细致,灵活运用的方式又是多么的娴熟,这一点延续了《周易》中的多变手法。

张武忠2017.8.22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