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传•十翼》之《说卦传》解读(六)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第六章

【原文】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han)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译文】

天地水火雷风山泽都动了起来,那么宇宙天地就充满了勃勃生机,用这种模型就可展现天地万物的变化之道。周易正是采用这种模型,把这些神妙的变化用言语讲出来,故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为什么将万物归纳为天地水火雷风山泽这八类物像,而不是其它?因为它们都具备神奇的功能。能警醒振奋万物的,没有比雷霆更迅疾的了,故曰“动万物者莫疾乎雷”。弯曲扭转万物的,没有比风更迅疾的了,故曰“桡万物者莫疾乎风”。使万物干燥,没有比火更有作用的了,故曰“燥万物者莫熯(han)乎火”。使万物喜悦的,没有能超过泽水的,泽又比喻恩泽,故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滋润万物的,没有哪样能超过水,故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艮者止也,既是万物之终又是万物之始,万物在止息中休养生息,冬去春来又周而复始,故曰“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天地不交万物否塞,如果天地阴阳开始沟通,宇宙自然才会发生变化。不再“水火不相射”,而是能够相济相克水火交融,水能灭火,火能沸水,日月也会仰头相撞发生日食月食,故曰“水火相逮”。雷和风不再“雷风相薄”,而是能够紧密配合,雷震生风,风摩擦为雷,相互激荡,故曰“雷风不相悖”。高山和海洋不仅“山泽通气”气息相通,还能互相牵连,山体通海,海底有山,故曰“山泽通气”。

八卦所代表的物像互相激荡阴阳切磨,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和谐稳定,发展到“天地相交,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的矛盾冲突,有矛盾才能有变化,有变化才能发展,才能有万事万物的出现,故称“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先天和后天八卦图在周易中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都可以用来引申哲理。先天八卦图侧重于自然社会的静态,而后天八卦图侧重于自然社会的动态,静态模型主要用来模拟所处的处境,而动态模型主要模拟如何作为而求得变化,得以趋吉避凶。

【解读】

本章继续阐释八经卦的功用,以及后天八卦图的妙用。“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就是说周易正是采用这种模型,为的是要把天地自然的神妙变化用言语讲出来。

圣人接着将先天和后天八卦图进行对照,从“天地定位”到“天地相交”,从“水火不相射”到“水火相逮”,从“雷风相薄”到“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虽然字面没有变化,但是高山和大海已经分离开了。 

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是说由此诞生了万事万物。下面我们马上就会讲到,周易六十四卦的命名都是基于“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的相互作用,我们用八个卦来对应以上的状态和过程。

第12卦否卦的卦形组合是上乾下坤,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不交万事不通,是为“天地定位”。第11卦泰卦的卦象组合是上地下乾,地气向下天气向上,天地相交万事通泰。

第64未济卦的卦象组合是上离下坎,火在上水在下,水火不容一事无成,是为“水火不相射”。第63既济卦的卦形组合是上坎下离,水在上火在下,水火交融万事大吉,是为“水火相逮”。

第32恒卦的卦形组合是上震下巽,雷在上还往上震,风处下还向下吹,两不搭界,是为“雷风相薄”。第42益卦的卦形是上巽下震,风处上向下吹,雷在下往上震,这样雷和风就能相互激荡互相增益,是为“雷风不相悖”。

第31咸卦的卦形是上泽下艮,山被大海淹没,这是描述远古时期地球上的海陆未分汪洋一片。第41损卦的卦形是上艮下泽,海水退去,显出陆地,高山耸立,这样山泽既通气又互损,就产生了矛盾冲突。

孔圣人非常推崇“损益”之道,他在《杂卦传》中说“损益,盛衰之始也”,在《序卦传》中说“损而不已必益”,在损卦《彖传》说“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在益卦《彖传》中大力称赞天地之“益”,他说“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天施地生,其益无方”。从天地的损益之道引申到人事和国家的损益之道。

本章主要阐述如何从先天八卦图转化成后天八卦图,在周易中先天和后天八卦图有着同样重要的位置,都可以用来引申哲理。先天八卦图侧重于宇宙自然的静态,而后天八卦图侧重于宇宙自然的动态,静态模型用来模拟所处的处境,而动态模型模拟如何作为而求得变化。《系辞传》中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也就是最大的天象没有比天地更大的了,变通之道没有比四季轮换更大的了,最明显的天象没有比日月光明更大的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