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一点周易》之(106)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每天学一点周易


快速了解第10卦履卦

1、“履”字顾名思义是行走、践行,履卦就是说要出去见世面,何以立足于社会?就要遵礼而行。

在上一卦小畜卦中,给过刚之人畜养了文德,做足内功刚柔兼济,变成了文质彬彬的君子。比附而成的部落联盟也凝聚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力量得到畜积和加强。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生活富裕了才会知书达理,饿着肚子哪有礼节可讲,这也符合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
这样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可以出去见世面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平时学习再用功,只有到了考试才能见分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以就自然过渡到了遵礼而行的履卦。
圣人阐述了履和礼的关系,给出了履礼而行的基本原则。何为“”,就是天地宇宙万物的秩序,履卦展现的天象是上“”下“”,我们都知道天尊地卑,但现在的大海湖泽比大地还低,这是自然界最高和最低的两类事物,万物都从上天到下泽按序排列,这就是天地自然“”的秩序。人也要效仿天地,制定社会的礼仪规范让人们遵守。
圣人首先概括了履礼而行的大原则,告诉我们如何立身处世,柔弱者如何与刚强者打交道,人生路上处处充满危险,所以要循礼而慎行,老百姓常说的和气生财,礼多人不怪,不打笑脸客,就是此理。
圣人用摸老虎尾巴做比喻,告诫我们人世间也处处有老虎。在履卦中有两只虎,一只是自然界的猛虎,另一只是人世间的老虎,两虎一前一后,身后有第一只虎的虎口,前面有第二只虎的虎尾,所以圣人用“”作比喻。
生活中最危险的状况,莫过于遇到老虎的前后夹击,如何避免被老虎咬就要履礼而行。如果跟在老虎屁股后面,老虎也没有回头咬你,这说明你谨慎小心的功夫做到家了。
以此引申到君子修养和国家治理上,人世间也处处有老虎,一个人如能以礼待人处事,不违社会风俗,遵守国家法规,不仅不会被老虎咬伤,而且做什么事都会亨通无阻。如果人人都讲礼貌守规矩,一个国家就会成为礼仪之邦,将无往而不胜。

2、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履礼而行。

圣人就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风民俗为背景,再用其它自然天象作为辅助,尽量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的情景。
在履卦中有两只老虎,圣人以离虎口和虎尾的远近,来描述处境的危险程度。
将人分成六类,既描述人的素质,也代表人的地位高低。在人世间人的地位不同,所履之道也有所不同,人的素质有刚有柔有强有弱,行为方式也不同。
将履礼而行的过程分成六个阶段,从开始到结束,从个人之道逐步上升到社会和国家的层面。
从以上六个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之人的履礼之道,可以看到一个人履礼的完整轨迹,也可以看到一个社会和国家成为礼仪之邦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将履卦的哲理延伸到普遍的履礼之道上。在履礼之初,要以纯真的本色示人,出污泥而不染,必然不会受伤害。其次,人生不顺时,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第三,面对危险时不要逞能,必摔跟头。第四,事业升了一个台阶,更要谨小慎微,讲究策略,以柔克刚。第五,即使位高权重,也不能过于强势,咄咄逼人,永远保持中正谦虚。最后,履礼而行不是一时之冲动,要自始至终坚持到底,不断反思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得吉。一个人把履礼之道贯彻始终,才能获得最终的元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最后形成了全民知书达理的风尚,成为礼仪之邦,这才是大有福庆之事,万民喜悦普天同庆。
履卦中列举了很多自然天象和人文典故。以老虎咬人比喻世道险恶。用“(die)”字展现了陕西一带的饮食文化。用太阳和龙的“”之道,引喻人也要跟随天道而履礼。用最高最刚健的“”和最低最温柔的“”作对比,展示礼仪的上下秩序。用羊羔的洁白毛色比拟人的淳朴本性,用太阳比拟人的光明之德,用“愬愬”描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为,用“履虎尾”象征伴君如伴虎,用“”字记载了大禹继承父志治水的典故,以此说明礼仪是要世代传承的。用“”描述天道循环往复,引喻礼仪之邦不是一朝一代就能形成的。后人根据“武人为于大君”的勇敢精神,造了“pu虎冯(ping)”这个成语。

3、从履卦到下一卦泰卦的过渡。

在履卦中,宇宙间阴阳二气相互激荡磨合,人世间万物万民都履礼行事,暂时达到了一种最和谐的状态,下一卦泰卦就是描述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盛况。
从天地来看,天地通泰风调雨顺。从个人来看,立身处世游刃有余。从国家来看,君臣君民相得益彰,政令上下通顺。
主 编 推 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