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古代先王如何制定刑法《每天学一点周易》之(174)


历朝历代都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对违反之人进行惩戒,情节严重的还要判刑,甚至杀头,那么“法”和“刑”到底孰轻孰重?古老的周易中早就给出了答案。周易的第21卦叫“噬嗑卦”,说的就是依法治国的刑狱之道,孔子在噬嗑卦的《大象传》中说“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勅法”,明确阐述了立法和刑罚的关系。首先说“雷电,噬嗑”,展现噬嗑卦的卦象。下震卦为雷,上离卦为电,既有雷霆之威,又有电闪之明,故称“雷电,噬嗑”。再说“先王以明罚勅法”,古代先王如何制定刑法。君子由此领悟,要像先王那样治理刑狱之道,刑狱的目的是惩治阻止犯罪而不是杀人,所以要量刑适宜严明刑罚,既不宽容又不过重,然后再次重申法令广而告之,使民众有所畏惧而遵纪守法,故称“先王以明罚勅法”。孔子只说“先王”而不说“君王”,是因为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刑罚不清,孔子表达了对后世君王的失望,所以怀念远古三皇五帝的清明时代。“明罚勅法”是先“明罚”再“勅法”,犯罪情节不同,处罚的力度也不一样,此为“明罚”。然后再次重申法令,使民众有所畏惧遵纪守法,是为“勅法”。圣人设立噬嗑卦不是为了以暴制暴,而是阻止犯罪,最好监狱空空如也。就像第6卦讼卦不是鼓励人们打官司,而是教人们怎样中途止讼,如何做事谋始避免纠纷。古人从不主张严刑酷法。《论语.尧曰》曰“不教而杀谓之虐”,儒家的治国方略是以德为主,辅之以法治,着眼于事前的防范,而不是事后的惩治,与“法家”不同,法家偏重于惩治。法家用暴虐酷刑治国只能是一时之举,秦始皇苛政暴行迅疾亡国,秦国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唐朝酷吏“请君入瓮”。《千字文》中也记载“何遵约法,韩弊烦刑”,大意是“萧何遵循汉高祖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周易中有很多卦都涉及到了刑狱之道。在蒙卦、豫卦、噬嗑卦、贲卦、解卦、丰卦、旅卦、中孚卦中,生动记载了“讼、狱、刑、罚”等大量法律史实,都与震卦和离卦相关,深刻阐述了“明慎用刑、议狱缓死、明刑慎罚”等颇具启发意义的法律思想。举例如下,第4蒙卦“利用刑人,以正法也”,第16豫卦“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第22贲卦“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第40解卦“君子以赦过宥罪”,第55丰卦“君子以折狱致刑”,第56旅卦“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第61中孚卦“君子以议狱缓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