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连载(194)《泰伯篇》第6章,“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原文朗读】

【注释】

:请托,委托,托付。
六尺:古代尺短,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七寸,六尺约等于现在的1.38米。身高“六尺”之人,指未成年的孩子。
:幼儿无父曰“”,此处指失去父母年幼登基的小君主。 
:寄托,寄付。
百里:方圆百里的地方,指一个诸侯国。
:国家命运。
寄命:以某一项重要政事相委托。
临大节:面临存亡安危的抉择时。节,气节,志气和操守,平素所执持的志向品德。大节,关于存亡安危的大事。
:夺走,丧失。

【白话翻译】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讲道德、有节操、有才能的人,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而不致篡权,可以把国家的命运寄托给他而不致越位,在生死存亡等重大抉择面前不丧失平素的志向品德。
这样的人是君子吗?“可以托六尺之孤”是其大义,“可以寄百里之命”是其大忠,“临大节而不可夺”是其大节,学问修养到了这一步,那才是真的君子啊!

【解读】

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武王托孤成王于周公,孔子托孤子思于曾子,曾子用周公的事迹来激励自己。

先说武王托孤成王于周公的典故,周公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三年就去世了,当时武王的儿子周成王还很小。武王就把成王托孤于周公,并把天下大政也移交给周公。当时有很多人,包括周公的几个兄弟,都散布谣言说“周公肯定要篡权篡政”,周公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平定叛乱,二次东征,分封建国,制定《周礼》,既没有篡夺成王的权,也稳定了周朝的江山,这是周公的“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曾子也被孔子托孤寄命,孔子晚年丧子,当孔子去世时,他的孙子子思还小。孔子便选择了曾子,把孙子托孤给了曾子。子思从曾子这里继承了儒家的道统,《四书》中的《中庸》就是子思写的,一百多年后的孟子就是子思门人的学生。
中国人最熟悉的当属后世的刘备托孤,三国时的刘备兵败白帝城,临终前将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同时也把国家托付给了他。诸葛亮没有辜负嘱托,用尽平生才智辅佐刘禅,即便阿斗扶不起,诸葛亮也没有放弃努力,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此举,堪称君子的典范,也为他赢得了千秋美名。
历史上,担当并成功完成托孤之责的名臣还有西汉的霍光等人,他们与周公诸葛亮一样永远彪炳史册。但是,能勇于承担托孤之责并矢志不渝的唯有君子。历史上,王莽、司马懿等人,都曾被寄予托孤之任,但遗憾的是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诺言,辜负了国家的厚望,成为篡权夺国的乱臣贼子。
托孤不仅是个人的忠义,更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所以,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成就自己的人格境界,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一肩挑”的勇气,这才是儒家完美的人格境界。

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对托孤寄命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是说,小事上糊涂一点没有关系,但面临大节当头时,一定要坚贞不屈。“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用文天祥来举例,文天祥前半生可谓是风流放诞,但当国家大难来临之际,却能挺身而出,并从容就义。即便是在被捕之后,他依然不为眼前的利益所惑,自身的气节没有丝毫的改变,就连忽必烈都对其敬重有加。正所谓“慷慨捐身易,从容就义难”。身为君子者,应当有所坚持,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只有这样的人,才堪当托孤之臣。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在现代的社会中,不会再有“托六尺之孤”的现象,但应该坚持操守这一点没变。在日常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不随波逐流。特别是面临大是大非的时候,应该有坚守正义的执着。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