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不是太狂妄了?

 养正书店 2020-09-18

“惟楚有材”难道是说只有楚地有人材,这岂不是很狂妄吗?

“惟楚有材”,“楚”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当是指湖北啊,所谓荆楚大地。岳麓书院明明是在湖南长沙,难道写错了?

我们知道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 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相传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楚”在今天主要是指湖北,但在历史上,楚地的范围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到一定的范围,甚至涵盖今天河南和安徽的一部分地界。

 “惟”并不是简单的和“唯”对应的。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

不少读者乃至一些新闻媒体对岳麓书院的这副门联有些误读,关键在于对“惟”字的理解。今天,“惟”的解释,一般为“唯一”,“只有”,但在此处,却非此义。据《辞海》关于“惟”字的第四种释义为:语首助词,无义。《论语》:“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所以,上联的正确解释就是“楚有材”,而非“只有楚有材”。否则,湖南人也太目空一切了吧!

 再者这是挂在岳麓书院大门两侧,岳麓书院历史上虽然人才济济,但儒家道统是反对骄傲自满的。在《论语·泰伯》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意思是:就算有周公那样出众的才能和美好的品德,如果他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就不值一提了。可见“惟楚有材”是不能解释为:唯独我们楚地有人材。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