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佛寺

 僰俗 2020-09-18

文/李忠朴

广佛寺坐落在綦江区中峰镇新庄村。

据《(道光)綦江县志》记载:“广佛寺在城西北一百里大垭场,康熙四十五年建。”由此可知,最早的广佛寺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寺院建于老龙山半山腰处,地势平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可远眺,但见群山环绕,景色迷人,远远看去犹如凤凰展翅一般。据说早年的广佛寺香火旺盛,僧客云集,系明清时期綦江的六大寺院之一。

提起广佛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潘成军如数家珍。很久以前,广佛寺这块“困山玩龙”之地是潘家的私产。因其家族兄弟甚多,对此争论不休。最后族人把地献出,修建了这座广佛寺,以便族人朝拜祈福。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寺庙也培修过多次。到了解放初期,广佛寺已有上中下三座正殿,加上偏殿和其他庙产,整个广佛寺占地数亩。

虽说时间已经过去了70余年,潘成军至今仍记得广佛寺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模样。整座寺院有院墙围着,进入寺院必经寺外的土地庙。土地庙供奉着神像两座,门前有对联一副,左书“此方中有点意思”右曰“我二老打走眼皮”横批“好歹不说”。经过土地庙,再踏上七步长3米的石阶,就进入了下殿,即山门殿,供奉的是伽蓝菩萨及护法神王。再往里走,是一块长7米,宽约4米的条石铺成的坝子。穿过坝子,正面再上七步长3米的石阶,就进入了中殿,即四大天王殿。除四大天王外,这里还供有川主、关羽、哪吒、孔圣人等四大天王殿的后面两侧分别有两道门,进去就是寺的小天井。沿着小天井两边的过道,就来到了大雄宝殿。

说到大雄宝殿,潘成军更是来劲。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大殿正门的正上方悬挂着清道光四年许知县赠送的“静坐禅关”牌匾一块,殿内正上方的横梁上挂的是道光三十年知县邓仁坤题赠的“好善乐输”匾。殿内支撑大殿的四根大石柱上,挂着锱金大字的“抱对”牌四块。在前面两根大柱侧面还分别刻有维修“题记”和“铭文”,在大殿的左侧墙上刻有《法轮常转》碑记。在“静坐禅关”牌匾的下方有神台一座,置有三个雕工细腻、色彩艳丽的莲花台,阿弥陀佛、如来佛、螺丝佛三尊大佛端坐其上,神态自若。佛像左右分别有护将一名,手持兵器,神态庄严,在其上方有两块画匾,分别绘有八仙过海和西天取经。上殿右上方神台后有观音巨像一尊,神态和蔼,庄严肃穆。殿的两侧是十八罗汉,千姿百态,或站或坐、或哭或笑、或喜或怒、栩栩如生。

说到这里,潘成军流露出了惋惜的神情。因为解放初穷人没有住处,加上“破四旧”,广佛寺被分给了6农民居住,他就是其中的一家。因为各家都是很多口人,大雄宝殿和四大天王殿均被一分为三。大雄宝殿的中间部分被用作村里的保管室,两边住人;四大天王殿的中间部分留作过道,另两边也安排住人。在后来的日子里,除了住人的房间和保管室外,四大天王殿的过道间被拆做他用,“山门殿”和坝子的围墙全被拆毁,寺内佛像不少被破坏,有的头颈被凿掉,被丢弃在坝子上;有的双手被凿,散落在寺庙周围。寺里1000多斤重的大钟也被村长等人抬到原来的紫荆乡打农具去了,只有在保管室里的阿弥陀佛、如来佛、螺丝佛以及观音神像及十八罗汉像等得以保留。

提到中殿(即四大天王殿)“过道间”被拆,现在的寺院管理人,近70岁的潘成军说了一段“故事”。当年的队长看到修广佛寺的石材很好,他就安排人把中殿的“过道”拆了,用拆下来的石材修建集体的猪圈。被安排拆寺院的人担心遭报应,一边拆墙,一边悄悄的祷告:菩萨,菩萨,不是我们要拆你的房子,是某人要我们拆的,我们也没办法。说来也巧,后来这个队长得了肝炎,再后来就是肝硬化,最后,40来岁就死于肝癌。

说到被保护下来的阿弥陀佛、如来佛、螺丝佛和观音神像及十八罗汉像等,潘成军说:当时的人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但一般都不愿意毁坏佛像,因此大家就在佛像前跺了很多个数米高的“围席(用篾条编的条席,将稻谷等粮食围起来)”,把佛像遮挡了。“破四旧”时,有人想进去,大家就推说保管室的钥匙在某人那里,那人不在家等等,搪塞那些人。因为这是保管室,没有钥匙,如果强行进去,粮食丢了,谁也负不了责。所以,这些佛像才被“保护”了下来。

如今的广佛寺,只是当年做保管室的部分,正好她也是大雄宝殿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是保管室的原因,大殿基本没受大的破坏,除了四块抱对被人搬走外,三尊佛像保存完整,每座佛像约高6米,佛像面部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眼传神;“静坐禅关”“好善乐输”两块牌匾,书法流畅,文体清新,堪称綦江明清书法之上品;其余的佛像及碑刻也基本安好,两个大柱上镌刻的“题记”和“铭文”,以及一旁的《法轮常转》碑记,除少部分有些风化外,大部分清晰可见。从“题记”和《法轮常转》碑记,可以对广佛寺的修建及其管理、维护等有个大致的了解。

广佛寺金柱题记

盖闻忠孝传于后世。昔因雍正初年,我族先辈潘大彦等家焚多金,好善乐施业名释佛榜田业山场一股,施修广佛寺宇,招僧焚献,永作常业,香灯介照,老约伫立,刊碑无紊,存于嘉庆中年,僧持发积培修殿宇,籍势灭毁施碑,族等闻情具控,伊即赴城央回息累据存畔由,同治甲戌年,伊乘久远欺,仕拭忘情,串书捏作,碎渎刊碑,掩众谁知,神显均亡。察故尤滑徒僧觉亭等,惯食洋烟嫖赌,损幸败业,沐批如垦立案,刊碑垂远,否僧越业瞒睬并卖,鲸吞藐抗,惧未刊碑,私掣桌椅铁鼓铜锣石山等,勿切卖花销,佃顶无给,撬朽朝鼓,迭法不守清规,胆将施业卖顶僧隆宗管理,因吾幼居远住七十余年,移回闻音,查理况业,昔施九帝之主,存舍二百年余,毫无妄占,若不理议,遭伊灭主忘根。庙业从来伪此,议接前施之德,遗知后代子孙,以禁矢业犯规无准加顶当卖,永保常业香灯,神民均厚泽,石刊碑,万古垂绵

昔施业主:潘大彦 大毓 潘学祥 潘锡 潘刚 文涑 桂春

协议建立族众:张正三 张正全 潘正川 潘仕椿 潘福荣

依书代笔:李炽安

匠师:田海三

中华民国三年甲寅立吉旦

《法轮常转》碑记

尝思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想我紫银山广佛寺创自先朝,不知起于何代。当明末清初之际,纵未荒烟野蔓,亦属破瓦颓园。粤我广荣祖自楚入蜀,见此地有鹫岭园,茂林修竹。古刹四壁荒凉,香灯无人祀奉。由于挂锡载粮,县署开辟土田,补屋时住。越我续权师傅住持以来,披星戴月,沐雨栉风,改修殿宇,绘绚佛像,不数年而创造东西两廊,满彻天井丹墀石坝。又不数年而置买佛田垣子坪。崇新庙貌复接古刹。寂照连封我师之所为,虽不比说法双林,开教屈,非真佛门之栋梁,曷能为此。迨及本现师兄聿前猷,恢宏先绪,重修广佛上殿数间,复建寂照下殿、川主神堂。前后二百年,轮流三四代。都皆先绪丕承,箕裘不坠。真可谓地之灵者,人亦杰矣。不然则创业之人易得,承业之人不易得。而承业之人易得,承业而数代相传勿替,则尤不易得想易也。历年未久,朔厥先谋。神像满装金彩,庙貌旧址添修。继世不象贤前之人,莫如我何也。虽有作为,不过买田业冷水湾以补银山,修字库石佛以培庙貌,何敢妄希我祖开山立业我师大有所为之志哉。是序。

临济正宗第二十一代住持本意、本正,徒侄觉亭、觉兴、觉恒、觉文、觉莲,侄孙昌隆、昌全建立

匠师陈福顺

大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八月十五日超凡戴仙贵撰书

在广佛寺左前方约100米处,有一座10多米高的广佛寺字库。据说广佛寺修建后,当地的庄稼长势不好。后来在阴阳的指引下,修建了字库,再以后,广佛寺附近就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为此,还引出了新的故事,详见《广佛寺字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