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学生与老子对话——高三也可以这样嗨!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阅读能力只能靠阅读来提升,写作能力也只能在写作中增强,当然,思维能力也只能在思维中得以进化。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培养离不开阅读与写作,关键是什么样的阅读与写作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我想让学生去思考一些富含哲理思辨因素的话题应该是最基本的途径。于是,我让学生也来读读《老子》,让他们在“玄之又玄”的神思中,叩一叩“众妙之门”!

结果,我还真听到了叩门的响声。

《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这话确实有点“玄”:为何处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却更接近“道”了呢?道为何物?

我们且听学生如何解释。

 

“上善若水”之付佳琳篇

要明白这句话,首先要明白“道”是什么。

老子思想的精髓是“无为而治”。水是“无为”的,它不可能攀援上高山,它的路只能向低处走,且回不了头。这看似是一种消极的,不思进取的茫然态度。实则恰恰相反。若是它不思,又何以滋养众生,何以汇集溪流,广纳百川?莫非它的润泽只是巧合?当然不是。水是万物之源,却偏做到了“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它不言,不代表不思。它用“小我”的消极实现了“大我”的生长,不正是一种大智慧,老子倡导之“道”吗?

小我的消极实现了大我的生长,好像有点味道,依据水的特点阐释出自己的理解,其中不乏延伸思维的生长。只不过,没有关涉到“众人之所恶”这一层面,有点遗憾,不过,这也让我非常高兴了。


“上善若水”之李少良篇

善,可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慈善,因心慈而生怜悯,捐出钱财或物资。现在许多人都做慈善,明星、企业家、富商、老板,每个人都可以做,慈善是没有门槛的,因为做慈善既帮助了别人,又使自己愉悦,何乐而不为呢?既然如此,那么慈善就只能是小善,有的人做慈善动辄上百万、上千万,但这是挥手即就的,空乏其财不乏其身。善的第二境界是行善,行善则要躬行,苦百姓之疾苦,悲百姓之悲哀,再给予物质的同时也给予精神的关怀。善的第三境界是若水至善,水流经之地万物滋润,它给予于无形,流逝于无形,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及其功”。流至深涧,便叮咚作响,野趣无穷;行至江海,浩浩汤汤,雄瀚伟岸;汇于泥沼,亦直行无碍,泰然怡然。上善,就是你在行善,自己却意识不到。这种善行融入到了你的生活当中。在光明磊落处行善,人们喜闻乐见,而能知誉而不劝;行之污秽处,人们不解、厌恶,而能临非不沮。

把善分为三个境界,演绎归纳还满是那个样子,其中当然有思维的活力闪现,并能把学过的《逍遥游》引来以助文气,小子可嘉!可是遗憾的是,在“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逻辑辩证关系上,仍然无力伸展得开去,这也许正是目前亟待拓展的地方吧!


再看“上善若水”之武之峥篇

众人所恶之处无非为此三种:低处,秽处,微处。而水无疑去往过其中的任何一处。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是低处的写照,既证明了水确实常积于低洼之地,也写出了人往往不愿屈居于此。弯腰俯身,以虔诚的姿态伏于地面,是接近自然,沉淀本心,戒去躁气的最佳方式。再者,“水往低处流”本就是自然的真理规律,不正迎合了老庄依循自然的思想吗?

“洗清污垢,荡涤尘埃”,洗去杂质与污秽之物也是水的功效。然“问水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溶解污垢于自我,返还洁净于他人,在一来一往的交换更替间,水反而更清更澈了。负阴抱阳,阴阳相生,凡事皆有两面,正亦如此。

人的百分之六十是水,纵使是一片叶瓣,也是水,水总是藏于微处,成为物的一部分。不用猛烈的冲击制造棱角,亦不用强大的压力迫其如此,而是从内向外,由微至广,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形态。某种程度上,这又符合了“天人合一,与道冥合”,修养,体悟而相融的道家观念。

既然有处于低、秽、微处的品格,大千宇宙,天涯海角,何处不可至?或固结成冰,或化为云气,不必借外物而达“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逍遥之境。为此,水几于道。

这个小女孩善读书,好写文,有较强的融通运用能力,你看她的文字,把许多课本、试卷中的材料化用于掌下,且眉目清晰,用低、秽、微三个字把“众人之所恶”的“恶”解释出来,这是属于她的,不好评判正误,但其思维力彰显出来了。这真是令人高兴的事。


再看“上善若水”之徐悦篇

近一年来,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接收到许多大道理,但我真正遵循的寥寥无几——即我的脑海中会有“淡泊”、“俭朴”等等诸如此类的词,但我没有意识去应用它。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陷入了一种虚伪的境界:大道理说来得心应手,但我们还是大手大脚花钱,遇事仍不冷静,对贫困、弱小的人仍抱有歧视……

而今天刘博豪提到的一个事情启发了我:我们的生活被“鸡汤”充斥。我们的这些高尚的观念,来自于革命故事,来自于课文,来自于英语短文,却很少有来自于我们真正的生活的。口口相传,文字的散布,并不代表我们思维真正地接纳了它,相反的,“鸡汤”中思想那种浮在空中,飘飘乎却抓不住的特性使我们的思维也变成如此,变成了两层,一层是表面,拥有几乎所有美好的品质,而一层是内里,粗糙不堪,闪光点甚少却又无比真实的真我。

由此,关于这句话,我想到了一条解释。

“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这句话有三个难以理解的点:一是“众人”是何种人?二是“恶”是何处?三是“道”是为何?

“众人”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除去了圣贤的人类,更可以是平民。在这句话中,我暂且将其理解为“一般人”,即一种过着循规蹈矩生活,并在人群中就此了结一生的人。他们不会活在人群之上,也不会作恶多端,总体来说,就是拥有“小善”和“小恶”之人,因为他们既不会像特蕾沙修女一样善良,也不会如罪犯一般触及道德底线。

定义了“众人”,“恶”就方便许多。但我将“道”和“恶”结合起来看。

“道”,接近“恶”,而“恶”对于“众人”而言,可以是死亡,也可以是花一分钱,但不论是何种事,都有一个特点:“众人”不喜之,不近之。那么“道”不是超过“小恶”,就是超过了“小善”了,那很明显,“道”是后者。

“道”在我心中其实还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毕竟要是我也弄懂了,那天下估计也太平了。但如果结合“道”,“恶”来看,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人们向往美好、高尚,向往道,却恶其所在。那么就有这样一个解释:悟“道”的过程。方法,是人所厌恶的。更准确一点,是众人不愿、不喜、不敢的方式。

不愿、不喜、不敢,那就代表这过程中,有痛苦、有梦的破碎,会将人从安逸中拉出来,毕竟众人几乎都是安于安逸中的。而读“鸡汤”,是绝对和痛苦沾不上关系的。由此,暂且得出一条结论:经历痛苦磨难,才有可能悟到“道”,悟到人生真理,学到高尚的品质,并加以运用。

徐悦的作文一直写不好,这次的随笔作业却写了两页。尤其让我高兴的是,文字之内燃着一团正道之火。她平静地解剖自己,同时也是对鸡汤文的批评。看到她的文字,让我深感现在鸡汤文泛滥的悲哀。尤其是微信圈里的那些“警世好文”“深度好文”“劝世良方”等等等等。我想问问那些被传滥了的“好文”“妙方”的作者:您自己是否运用了、执行了?徐悦很坦诚地说,光读这些文字,自己依然没改变什么。我在课上告诉他们,徐悦的没改变就是改变,顺带讲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徐悦在分析“恶”“道”关系的时候,虽然还很稚嫩,但已体现出了明显的推理论证的轨迹,我想也就达到了我这个作业的目的。

教学,如果说意义与价值,我想也就在这样一节又一节的平常而又平常的课中,因为,我确实体会到孩子们的心灵的萌动与思维的泛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