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美: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一道试题说起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七上第五单元试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阅读两篇文言文,比较两文中主人公的高下。题目是这样的:“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两文是蒲松龄《狼》三则中的两篇。文章链接如下: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甲文讲述一个屠夫晚上回家,路遇两狼垂涎,屠夫凭借勇气和智慧先后杀死两狼的故事。乙文讲述了一个屠夫晚上回家,路遇一狼尾随觊觎担中之肉,屠夫用钩子把肉挂在树上,狼贪吃肉最终吊死于树的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回答。



生1:我更喜欢乙文中的屠户,因为乙文中的屠户没有要杀死狼,只是把肉挂起来保护自己,而甲文中的屠户杀死了两匹狼。

生2:喜欢乙中的,因为他比较智慧,知道狼要的是肉,便把肉挂在树上,自己脱身。甲中的屠户一开始却存在侥幸心理,对狼了解不清楚。

生3:我更喜欢第二个屠户,因为他面对狼时,并没有去与狼进行打斗,而是把肉挂在树上,第二天再来取。这样既不会损失自己的肉,也不会让自己受伤。

生4:我更喜欢乙文的。因为乙文中的屠户用的是计谋,他不仅思考了狼追他的原因,还想出了最好的应对办法,而甲文的屠夫只是勇敢一点。

生5:我更喜欢甲文中的屠户,因为他有着勇气和智谋,有谨慎小心的态度,还有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精神,因此他才能打败两只饿狼。而乙文中的屠户是胆小、软弱、具有侥幸心理的。他面对饿狼,没有任何反抗和斗争行为,而是存有侥幸心理,想把肉挂在树上,等狼走了再来取。就连狼的吊死也是一场意外,是屠户没有料到的。

此题初看是道开放题,可以自圆其说,貌似以上五位学生的回答都对,其实不尽然。生1仅仅以“杀死狼”这一行为作为判断人物高下的唯一标准,此种判断方式是片面的。生2认为屠户知道狼的所需并把肉挂在树上是种智慧和他把甲文屠户一开始的侥幸作为全面否定此人的理由,他对两人的判断只从部分语句出发而非全篇,此种判断容易断章取义。生3喜欢屠户的理由是“没有去与狼进行打斗”,把“不打斗”作为判断的标准,此种思维方式和生1一样片面。生4从“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句中得出屠户对狼尾随自己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这句的确能看出屠户是有思想之人,但生4认为把肉挂在树上的方法是“最好的应对”,此说法值得商榷。可以说乙文的屠户幸运地遇上了一只纯粹贪吃肉的狼,假想此狼意不仅在担中之肉,亦在眼前之人,那屠户的命运就不堪设想啊!同时生4还判断甲文的屠户“只是勇敢一点”那就有点偏颇。“王者伐道”的智慧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化里的血液,凡事顺势而为是最高智慧,不应该把甲文中的屠夫在当时环境下对狼采取的做法看做是一种耍聪明的手段和“只是勇敢一点”。

以上几种回答,表层体现了学生对人物形象和解题思维的理解,实则体现的是对价值观和审美的取向。两文中屠夫都遇见狼,结局狼都死了,乍看外形相似,实则事理不同。研读文本可知,甲文中的屠夫路遇恶狼,面对狼的贪婪、狡猾、凶残,在一味忍让无果的情况下果断转变,倚靠勇气和智慧先后手刃两狼,书写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诗篇,展示了正义是人间最强的力量。乙文中的屠夫路遇一狼尾随窥探担中之肉,屠户为不让狼尾随把肉挂在树上,狼竟然也意在肉而不在人,第二天人收获死狼并卖狼皮小富纯属意外之喜。甲文屠户面对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防卫,故事结局展示人的智慧和力量;乙文屠户偶拾死狼,狼死实为狼性贪婪所致,非人力所为,人未起主动作用。一个主动斗争,掌握话语权;一个侥幸拾惠,纯属意外,孰高孰低,已然分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更要在学生心中播种正确的是非观,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对后者的培养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教学的恰当环节,试卷评析环节带领学生研读提问,在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就此题而言,问题的回答不仅涉及到对字词的掌握,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对文本主题的正确解读,更涉及到对处事方式的判断,对人性的正确审视,对审美情趣的追求。就如生5同学,她立足于正确译句,从全文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全面解读两位屠户的行为,得出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立场鲜明地赞扬了主动、积极、抗争的生命力,否定了消极侥幸的生存观,从而判别了两人高下。这种对审美的捕捉、明确、强化、培养,语文教师要敏锐反映,并反复训练。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中有思想,又兼具审美等方面的因素。设若我们教会孩子在《皇帝的新装》中学会选择诚实与虚妄,在《猫》中感同身受郑振铎的悲哀与愧怍,在《狼》中懂得敬佩屠户的智慧与勇敢,在每一篇文本的传授中触动孩子那颗敏感的心,提高他们对美的审视与鉴别,那么我们离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就又近了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