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王阁序》学习任务设计及实践(三)—任务三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关于任务三

任务三,我让学生用简洁的图示的方式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这种方式并不新颖,很久以前有人这样做,在不同的文本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做法。我之所以要让学生在这样一篇辞藻华美的骈体文里这样做,其原因有二:

1.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只要反复读即可。其实,我认为王勃这篇美文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逻辑清晰无比,如果真的是他一挥而就之作,其逻辑思维该是多么强大!仅仅感慨一下其语词之华美,丢弃其思维逻辑之内核,简直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2.学生阅读此类美文往往会被其华丽的辞藻所迷惑而不顾及其内在的逻辑思路和意脉变化了,这样是读不明白文章的,因此,想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冷冷脑子,认真地审视一下这辞藻背后的“骨架”。

3.目前中学生写作的一个臭毛病就是追求词语华美,内在逻辑、思维混乱,没有思考深度,这是目前中学生的通病。我是想用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辞藻华美是表,逻辑思维是里,有表无里,绝不是好文章。

4.这是我整个专题式阅读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相当于一个深入研讨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自动迁移到相类似的文本阅读之中去,进而在阅读思维里建模,形成稳定的阅读思维品质。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学生的图示:

陆之航作品

张可作品

张李骜作品

苏一舟作品

张弛作品

从这些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同样的文字所理解相差甚大,有的大起大落,有的变化细微,这个小小的图巧妙地揭示了同学对文本的理解路径及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这些结论可以是并存的,因为,文本本身是多元的,这样给学生打开了创造思维的空间。

学习结果出来后,我依然让学生丢开课本,面对图示,利用原文,作TED演讲,目的还是让文本真正变成学生语言建构的真实成分。还不止于此,我进一步让同学们评价这些学习结果,哪幅图示最接近文本的真实,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辨的意识,从而把解读引入到深处。

请看,同学们的评价结果。

陆之航同学评价

在所有的图中,情绪的最高点往往都是开始或结束时。而《滕王阁序》中,经过我仔细思考,认为“老当益壮”到“桑榆非晚”才是王勃最为亢奋的点。

原因一:开头处,王勃在滕王阁上,“逸兴遄飞”,周围景色秀美,“四美具,二难并”但他得到的,只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而精神则是空虚、萎靡的,怀才不遇被迫流落到交趾的苦闷,仍缠绕在他的心头,所以他的快乐只是一时的,表层的;而心中的苦闷是长久的,深层的。真正的内心感受是此刻外部表现心情的基石,苦闷的心情营造不出真正的快乐。所以开头处王勃的心情不会特别高昂。

原因二:王勃已树立“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的志向,看似毅然决然的样子,可实际上李白之“散发弄扁舟”有何区别?王勃仍有雄心壮志,想做官,想报国。所以,他在说这话时,心中充满了矛盾。渴望受到提拔,渴望得到知音,可现实中,无可奈何,不被赏识。此时他的心情是怨愤的,低落的。

原因三:从“老当益壮”到“桑榆非晚”是王勃从沉浸于自己仕途不顺中猛然抬头的时刻,是悲愤到理智豁达的转折点。他没有定下所谓的人生目标:“舍簪笏于百龄”——这是不切实际的,他直面自己的欲望,并从悲伤中悟出了人生的道理——“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穷且益坚宁移白首之心”。此时的他悟透人生。他相信前方充满光明,哪怕仍处黑暗之中,他如沙漠中的旅人,走入绿洲中的清潭一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他找到了自我,没有什么是不能达到的。这是王勃的情绪是最为高昂的。但很快,他又直面现实,又被无情的现实击垮了。

徐森阳同学评价

《滕王阁序》作为作者王勃中外闻名之著作,其过人之处不仅仅是文中绝佳的骈散,华丽的词藻,丰富的典故,还有其蕴含于字里行间的丰富的情感线。

今诸位同学用图表的形式来反映作者于第三、四段中情感之变化,不可谓不精巧至极,今愚亦借张弛君所绘之图来谈谈愚见。

张弛君之图是愚认为表达方式最为妥贴的,较之其他同学的图表不同,张君用的图是“曲线图”,也就是用“∩”——弧线来表示作者情感的变化与转折,不同于其他同学用“∧”——具有分明棱角的“折线图”。个人感觉曲线图更符合作者情感的变化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表达的情感是由乐转悲再由悲至宽的一个过程。首先先写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开篇直抒胸臆,胸襟舒畅,兴致飞扬。写出了登高兴致之高,此是“乐”。然后“睢园绿竹”“彭泽之樽”“邺水朱华”“临川之笔”,作者连用四典,尽赞宴会之盛,宾主之雅,交错用典,含蓄凝炼,但是笔者感觉其如此用典颇于过分赞赏此宴,而其目的肯定不止是赞赏宴会这么简单,所以已隐隐流露出一种失落之感,已在为下文写落魄之意开始做铺垫。再往后“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作者之“乐”由此已达到巅峰。并且将视野扩展到宴会之外。境界更加阔大,感情也随之升华。由物质之乐上升到精神层面。由此可见作者的“乐”是具有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其情感充满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开始就达到“穷睇眄”如此之高境界的乐。所以苏一舟同学和张李骜同学用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来表示作者第三段“乐”的部分,似乎有些许不妥。

  作者到此已“乐极”。如成语所说,当“生悲”了。作者通过“穷睇眄于中天”宕开一笔,将自己的视野送至一个足够高的角度,然后顺其自然合乎情理的阐发玄想。“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作者先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然后“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慨叹人之渺小微弱。“兴尽悲来”正式点出作者此时已开始由乐转悲了。但是“兴尽悲来”之前提必须是体悟“宇宙之无穷”,有所比较后再得出人生渺小这一慨叹。所以作者由乐转悲之情是有先宇宙之大,再个人之小的转变过程的,情感之变化,乐与悲的转变之间没有绝对的截点,不是一下子,“唰!”一下就突然悲了,哪怕是象征转折的“兴尽悲来”这短短的四个字,其中也蕴含了由乐转悲这一变化过程——先兴尽,再悲来。

作者情感的转变是一个有着丰富心理活动的斗争,而非一个瞬间即可。

所以愚比较喜欢张弛君图表的“曲线转变”,而不是“棱角转变”,因为棱角则必然意味着有一个转折点,也就是所谓的“乐”与“悲”情感转折的截点之所在,然而此不符合作者心理的变化。而曲线没有棱角,可以体现作者情感慢慢转变的一个过程,故愚认为此更为妥当。

但是张弛君的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张君的图中,有关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一句的情感变化画成了下降的线,而且最终达到了与“尽是他乡之客”同一水平的低谷,也就是说作者此时在不断的感到悲伤,不断失落。

但是笔者愚见,此时的王勃情感与张君所绘恰恰相反——是一个由悲情到宽慰,情感不断上升的一个过程。

首先从时运不齐”的上上句开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一问一答,而且答非所问,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然后“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一问,是绝望之问,作者至此再也忍不住自己悲伤之情,直抒胸臆,坦言胸怀,直接道出了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悲之至也。

否极泰来,该“触底反弹”了。

作者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来为自己的悲伤做一个概括与总结,然后来了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连冯唐,李光这样的英雄都有失意之时,更何况我“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的王勃呢?然而作者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自勉,在撷取历史中贾谊,梁鸿两个实例,用“非无圣主”“岂乏明时”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作者的心境由此已经转为明朗且开始逐步上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不懈追求的态度。再用“贪泉”“涸辙”两个典故来表明高尚的人生理想和开朗的情怀。

所以从“冯唐易老”到“处涸辙而相欢”都应该是处于一个心情上升的过程,而认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也是处于下降,似乎有所不妥。

综上,王勃与第三段中盛赞良辰美景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苦闷忿恨,最后豁达开朗,借古勉今,穷且益坚。情感发展基本呈波浪式逐渐变化,拥有一个明显而且漫长的过程,

个人愚见,至微至陋。

阳忆杉同学评价

1.张李骜图

“四美具,二难并”的高处应高于开始时的“遥襟俯畅,逸兴遄飞”,因为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盛美环境,一般人都会“以物喜”而产生浅层次的欢快欣说之感,王勃也不例外。但是做为一个高修养、广学识的文人,王勃能联想到梁孝王、曹氏父子的昔时雅宴并与之通情,产生一种新的来自于文人身份的满足感,因此欢乐感应在此递进。接着,王勃又想到如今“四美具,二难并”的人生最高境界快乐,产生一种更加强烈的来自于文人原望达成的满足感。因此,在这里快乐应该达到巅峰,三重境界的喜步步推进直至最高点。

2.张可图

·省略了上文所述的喜之变化,直接由“逸兴遄飞”到“兴尽悲来”, 考虑不够细质。

·心情的最谷底应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原因一:“嗟乎”一叹, 不仅是节奏上的停顿、情感的宣泄,更是对其后文情绪抒发的最终蓄势以及“预警”,可见后文紧跟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才是份量最重的。

  原因二: 从内容上看,此句前后文都引用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名人的例子、比喻来形容自己,唯独此句是最最直接地感叹王勃自己的悲惨状况。连典故都悲伤的没工夫去思考了,难道不能说明此时王勃的情绪相比前后文是低落至极吗?后文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实际上是对此句自己悲境的具体阐述以及暗含了对自己照此发展而将有的悲惨未来的假想,同时从“极悲”向之后“自勉壮志”的一个过渡,所以不能是心情的最低点。

3. 张弛图

·错字:将“他乡之客”写作“他客之乡”

·理由同张李骜图之问题,最尽兴之处应在还未生烦恼的“四美具,二难并”,后文中“桑榆非晚”“岂效穷途之哭”等壮志激励之语的高度不能超过它。因为王勃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时极度低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使他自我安慰能力再强)恢复到满眼只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极单纯的快乐感,而且在“非晚”“穷途”等字眼中仍能感到一些自怜自哀,自我宽慰的情感。最后末端的曲线更不可能超过前文顶峰的高度。 

薛洁同学评价

我较为欣赏张可同学的情感曲线图。

在我看来,作者的感情不应去划分为喜、悲两方面。在王勃抒发苍寥天地无人识我的悲哀时,在他写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苦闷时,亦或是感慨万千却始终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定时,他的情感上下起伏,高昂或低落。用悲喜划分不太恰当。

王勃的情绪,在经过“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后直线下降,至“时运不齐…岂乏明时”落到谷底。可在之后的段落中,我读到的是一个坚定的、积极的王勃。在经过低落之后,他的情绪持续高亢。即使是在自述苦闷身世时,他也是不甘沉沦基调高昂的(因为不甘,情绪才更加激动)。在往后的“客套话”上,再到段尾抒发渴望与仰慕知音,王勃选手也是稳定的高昂情绪(聊嗨了…难以平静)。

我认为张可同学与我看法相似。当然,虽然我们在对最后一点“望得知音”上看法不大相同,总体也还是差强人意。我认为张可在王勃情绪向下低落时的三段曲线图。王勃的情感不是直线向下的,在“天高地迥”“内心孤寂”“仕途不顺”层层累积下,才到达了情感最低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