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伯兴:匾额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建议

 家有学子 2020-09-18
匾额文化兴起于先秦时期,历经两千余年的沉淀与发展,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自成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符号。它传承着传统文化内涵,又体现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见证了历史的更替与变迁。其内容涵盖美学、文学、艺术和书法等,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金伯兴题写“郎中堂”
匾额文化发展延续至今,无不表达广大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可以说,匾额文化在古今人民心目中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因此,传承匾额文化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金伯兴题写“艺林”

当代的匾额文化虽有延续,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部门对匾额文化重视不够。从全国范围来看,当前匾额文化虽有延续,但也只是一些零星店铺和少数老字号还在勉强发挥匾额文化的社会效应,昔日的盛况难现。对遗存的匾额保护力度不够,导致许多有保存和研究价值的匾额毁坏、消失严重。例如,一些地方缺乏匾额收藏、保护意识,许多古老珍贵的匾额已不可再现。尤其是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历史建筑遗存上的匾额保护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导致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匾额永久消失。

金伯兴题写“枕云堂”

二、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匾额文化生存的土壤急剧萎缩、流失严重。一些历史建筑因为过度的经济开发而有损毁,已直接影响到传统优秀匾额的生存、发展空间。
三、电脑字体的泛滥,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商铺、门楣用电脑字库中的美术字代替传统书法匾额,用现代新型材料制作代替古老传统工艺制作的匾额,已成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实际上是对昔日百花齐放传统文化的背叛,完全失去牌匾文化应有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加之新的匾额题写和制作质量低下,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不规范、不严谨的现象随处可见。

金伯兴题写“雁桥秋影榭”

匾额文化作为我国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至今依然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匾额文化工作,充分发挥匾额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故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定传统文化自信,推动匾额文化繁荣。匾额文化具有独立性、传统性和艺术性等特征,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艺术、史料价值。有关部门要提高对振兴匾额文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保护传统文化的各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弘扬优秀匾额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要提高对传统文化、审美的感知能力,当好保护和发展匾额文化的“伯乐”,推荐选用擅长题写匾额的书法家来题写匾额。

金伯兴题写“新民书院”
二、广大书法工作者要不断加强文化素养,按照严谨、规范的要求,提高题写匾额的功底和能力,确保题写匾额的艺术水准和质量。所题写的匾额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社会认可,书法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传承、弘扬匾额文化的重大责任,真正成为匾额文化的传承者。
三、要结合当前实际,扭转我国传统文化遭遇困境的局面。希望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令年代久远的优秀匾额重新焕发生机,以此为契机全力找回中华老字号品牌的自信,打响中华老字号品牌、修复老字号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力求还原匾额文化的本来面貌。与此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对古建筑物上的匾额和市面商铺匾额进行普查,对不符合要求和群众争议较大的牌匾要限期改换,要呼吁社会逐步取消用电脑美术文字制作的商铺匾额,使优秀的传统匾额文化在全社会真正得到发扬光大。

金伯兴题写“赤壁图书馆”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匾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花朵,弥足珍贵。做好当今匾额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不仅是相关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和国民的分内之事。我们应该有信心、有决心做好匾额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也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共同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最后,谈点我自己的匾额书法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开始进行匾额书法创作。在题写的过程中,我根据需求者的用途和内容,确定书体和字迹的大小,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题字作品,尽可能亲近主题,写出特点,写出水平,展现匾额的文化内涵。如庙堂古刹之类的题字,以颜字作支撑,榜书大字,彰显宽博、厚重的正大气象,与高大宏伟的建筑物相融合;而用在厅堂廊柱上的多字长联,则以行楷或隶书构建端庄、和谐的整体美。

金伯兴题写“宁波会馆”


这些年,机关、事业单位及个人邀我题写的作品多了起来,题字作品散布于全国各地。囿于当时拍摄条件的限制,图片影像资料留存积累甚少。有的原作照片未存,有的不知刻制情况,有的至今无法征集,还有的连自己也遗忘了。所幸,近年一些朋友、学生在外游历时,偶遇我的题字作品,有心拍下图片,也使我作了一些弥补工作。以此次《书法报》约写“匾额书法大家谈”为契机,选择其中部分作品,请方家与广大读者朋友指正。

金伯兴匾额书作选刊

海岳书院

文德堂

怀恩寺

开化寺

南天门

幸福甘霖

金伯兴
湖北省书协荣誉主席、
聚艺书院院长、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书法报社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