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面的情结

 齐彦国 2020-09-19


人没风水是天生的,不论走到哪儿,也不分多大年龄,儿时吃过的味道老忘不了,看《守望故乡》朋友圈,发的老家人手擀面图片,又把我的馋虫勾起,心又回到故乡,想吃母亲做的手擀面,一碗母亲手擀长命面外加一荷苞蛋,是我儿时最大的奢望,常盼过年或远方亲戚来家,能沾帮上过过馋瘾。

面古代叫汤饼,按图索骥,汤是汤,饼是小圆面片,汤和面一起煮,叫搁锅面,清水煮面另加汤料的称清汤面。小时候下街,科镇东街有个国营大食堂,门口有根大柱子,照完小学毕业照,拿母亲给的两角钱,七分钱二两粮票一碗素面,我人不大喝了两碗。最后不知国营大食堂多会儿停业,如今那儿再也喝不上那样又偏宜又香的面。后来偶尔下科镇小食堂要盘回勺面,感觉挺惬意啦。到城市面食就更不一样了,吃过名字叫的响的有“”加州牛肉面”,我在呼市车站快餐店吃过,牛肉块大,吃到嘴回不过弯。兰卅拉面,汤清面细,端上桌就得喝。前年去延安路上,在陕西榆林市吃过一顿Biangbiang面,碗大如一小盆,面厚道又宽,形似裤带,表层扑油大,辣椒鲜红辛辣,面嚼上有筋道,吃一碗让你满身发汗,早晨吃上到晚不觉饿,经济又实惠。北京酱牛肉面,配料惹眼,食料五花八门,碟碟用一大楞,吃完不知吃了点甚,吃了又好像没吃一样。大同刀削面,我是爱看削面情景,师傅在案上三搓五揉后,左手托一棒面,右手刀起面落,白花花的面片,纷纷跃入翻滚的锅汤中,汤料味道柔和麻辣适中,面鲜嫩滑溜耐咬。

不管什么面,怎么的折腾,煎炒烹炸,拉伸擀扎,切面、挂面,扯面,拉面,削面等等,总也改变不它的DNA,无论什么面,面上总要飘着几叶葱丝,芫荽。食前食客总要淋上醋,舀上一勺辣椒酱。

吃面有多个古老传统意义,小儿出生或弥月之喜,往往要请亲朋吃长寿面,也叫长命面,面的形状瘦瘦长长,是为长而寿,取其谐音“长寿”。新婚的事宴上,把新娘娶回门,亲朋们耍笑毕,接下来开席,席前夫妻二人共同喝一碗长命面,寓意是爱情家庭长长久久。这面条一般是做事宴人家,请村里的巧媳妇上手,擀下后厨工配汤料,怕自家拿捏不好。

我最喜欢吃手擀面,有面味又不是过分筋道, 村里人吃面花样繁多,手擀面包括好多样式,撅面片,长面条和三角形面叶子等。做法有讲究,先蒯了两瓢面,用温温水,在面盆子搓扑成小面穗子,然后用力揉成一块面团,这样和成的面软硬适中。一般面片软点,擀面和硬点,和好放在案板上饧着,盖上一干净布片,防止干皮,这空挡中忙乎面汤料,切山药介介剥葱皮。当面结合到均匀严实细密,有筋骨且柔软时,可以开始擀了。

擀面既是个力量活,也是技术活,双臂用力躬腰点头,上半身前后晃动,光花架子不行,必须细致耐心用力。做到稳、准、恨、轻,拿捏适度才行,用力轻半天擀不下,用力过猛,面和面沾成一块,擀几次就需撒一次面扑,一把柳木擀面杖,在一双小手手的作用下,风风火火前推转后拖拉,几分钟过后,将面团擀成一片巨大的荷叶形状,荷叶在案桌上一寸寸延展,愈来愈丰盈成熟时,在上面均匀洒上一层干面扑,三折两叠铺平弄长,稳准的刀工技术可以施展了,只见细长的面条在飞快的刀刃下,瞬间一排排有序形成。一列列如千军万马在同一起跑线上预备出征。这般操作看的人眼花缭乱,切毕依次从头抓起一甩就是一把把细长的面条。

一把子长面条,柔韧的筋骨一旦入水,很容易化开,因此务必在水沸开花时入锅,这样面不坨也不沾合,汤料和面一起放的叫搁锅面,煮熟后淘冷,再拌汤叫凉面,实际上也叫清汤面。春分食面,叫春分面,以节气命名,有迎春祭春之意。

面随地域不同,吃法也各异,南方人不喜欢喝汤,干拌面吃。北方人尤其是乌兰察布人,无汤不叫面,为甚叫喝面,就是要有汤,即为搁锅面,汤讲究多了,羊肉臊子,素油炝葱花,放菜、鸡蛋和山药的。北方女人们坐月子,肯吃面食,主要是葱花面加上个鸡蛋。乌兰察布是山药之都,家乡面山药介介是必有的,把山药切成细方条条放入汤里,和各调料葱花一炝,有熟山药在面汤里,面就不是清汤寡肚了,人喝了胃里热乎舒服,并且解酒功能也不错。再把头刀韭菜细细切段,飘在汤锅里,增添几分绿意,从而色味俱全。

家乡面人人爱喝,可人们要住在城里,喝上自个儿擀面不容易,一没有那么厚实宽大的案板,二没有结实粗大的擀面杖,过去一大家时,我母亲用的案板真重真大真厚,力气小的媳妇拿不动,擀面杖粗又长,中间鼓起两头扁,且纵向裂了一道纹,我在村时还用,现在不知扔在哪儿。城里住没办法,工作忙肯弄点面片将就将就。市场里虽有机械加工出的各式各样面条卖,我一般是只看看不买。因为吃不出手擀的纯麦面味。大家看看面字繁体,是麦旁边一个面,即麺。麦字旁当然是会意,说明面必有麦味的醇香。

人这一生不知要喝多少种多少碗面,三五天就得喝一顿。从北喝到南,从小喝到大。一种面一方文化,一碗面一份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