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族婚礼

 黑龙江波涛 2020-09-19


双方媒人在说古老话、互送礼金礼品,赞颂对方新人的良好品质,自谦己方不足。


迎亲队伍走进新娘村子,田里的牛儿忘记了吃草,一起欣赏这人间喜事。 

五彩丝线绣成的民俗服装,配上纯银打造的首饰,把苗家女人打扮得分外美丽,造型颇似中国清代古典宫廷风格。一般每个成年的苗族女人都有一套纯银饰品,重量约十斤左右,价值三万多元人民币。因其分量沉重,戴着银饰的女子无法随意奔跑跳跃,走路只得稳重小心。随着女子身形的移动,银饰吊链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在以土砖、青瓦、薄雾、绿树为背景的田间路上,苗家女子的这身装扮让人刹那间有时空错位的感觉。


新娘母亲和姐妹在给新娘梳妆打扮,穿上传统服饰。


出嫁前,新娘妈妈和娘家亲戚流下不舍的眼泪。

苗家婚礼上始终贯穿着悠扬动听的歌声,整场婚礼共有5次对歌和1次讲歌场景,累计20余小时。男女两方的亲戚、媒人、歌师用苗语对歌,用歌声对话,诉说衷肠。歌词每首3段,每段3句,每句7字。对歌双方每方一首轮着唱。歌词没有书本可参照,全靠歌者的平时积累和临场发挥。歌词内容一般多为歌颂对方美德,自谦己方不足,说些客套话。遇上歌师厉害的,常常会有故意刁难、逗趣的情节,把旁观者听得哈哈大笑。整个对歌仪式里,歌词清新,内涵丰富,多用借喻手法,浪漫、含蓄而幽默,令人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苗家人的智慧与文化。


为让整个婚礼更生动、趣味,新人家请来了歌师。歌师们唱歌要运用智慧和经验,借景寓情,要么幽默风趣,要么话语机智,常惹得看客哈哈大笑。

 


拦门对歌


拦门对歌

婚礼上对歌的人们

对歌的人们在小声讨论歌词,看怎样唱得更出彩。

对歌的人唱错歌词,羞涩而笑。


唱苗歌通宵达旦,有些人抵不住困倦睡着了,有些人津津有味地听着。

生完孩子再结婚,也是苗家婚俗的一大特色。孩子的满月酒与结婚酒一起办,喜结良缘,喜添贵子,俗称“双喜”。“双喜”并不是苗家传统,而是近些年随着农民打工潮出现的新风俗——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相恋后居住在一起,春节趁假期回老家举行婚礼,所以当地春节期间婚事也特别多。

 


生了孩子再结婚,新郎新娘的喜酒与孩子的满月酒一起办,俗称双喜。

此外,一场婚礼有两台花轿,也算是新鲜事。原来,这是祖辈为防止强盗抢亲而布下的“迷局”。新郎接亲时准备两台花轿,新娘和伴娘各坐一台,伴娘为已婚妇女。当山贼来抢亲时,抬新娘的花轿飞奔而走,抬伴娘的花轿则挡住山贼去路,待山贼发现此新娘非彼新娘时,真正的新娘已到了安全地带。


拦门酒,双轿接亲

如今抢亲已不复存在,但“双轿”这项独特的传统却一直流传下来。 隆重热烈的苗家婚礼,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而苗歌对唱仪式及歌词内涵,则展示了苗家婚礼注重道德礼仪的传统和富于文化气息的特点。

给猪画眼镜叼上香烟,像古代的师爷,希望新人的孩子将来知书达理,出人头地。


送礼迎亲

新郎家准备的迎亲礼品

新娘出嫁时,燃烧两把扫帚,表示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新娘的爷爷、父亲、哥哥护送新娘上轿。

娘亲舅为大,新娘的哥哥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花桥前头。

接亲的队伍向新郎家进发,村里的孩童跑在队伍的最前头。

新郎背新娘进门,新娘手上拿着3万元人民币作为陪嫁。

前来喝喜酒的人们把人民币粘贴在礼品上,彰显对新人家的情深意重与深深祝福。

老人带着孩子和狗儿,前来喝喜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