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 Int J Trad Chin Med,January 2017,Vo1.3 , .! 太冲穴临证应用经验举隅 罗振 江 吕敏捷 太 冲穴为足厥 阴肝经之输穴 、原穴 ,具有疏肝理气 、 益肝明目、舒筋通络的功效,为临床常用腧穴。笔者谨守 异病 同治原则,以太冲穴为主 ,灵活配用他穴 ,用于治疗 皮肤 、乳腺 、内分泌等疾病获得较好疗效 ,现举例如 下。 l 病例举隅 1.1 青春期痤疮案 :患者,女性,25岁,于 2012年 9月 5日初诊,主诉面部炎性脓疱 2年余。患者 2年前无明显 诱因出现面部丘疹、脓疱,曾多次内服、外用药物治疗均 不见效。就诊时见:面部潮红 、面颊两侧及前额 多发红色 丘疹、部分丘疹有脓头,月经 前加 重、经后减轻 ,平 素心 烦易怒、乳房胀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痤疮。证属肝郁化火、冲任 失调 。治宜疏 肝清 热、 调理冲任。取穴太冲、合谷、期门、内关、三阴交,合谷、 太冲施提插泻法各直剌 25 mm;内关直刺 25 mm,施捻转 泻法 。期 门直刺 2.5 mm后 向肋 间隙进针 25 mm,施捻转 泻法 。三阴交直刺 25~40 mm,施捻转泻法 。针刺 1次/d。 月经前 10 d开始治疗 ,经期停止。经治疗 10 d,新发丘疹、 脓疱减少,丘疹颜色变淡。继续治疗 20 d,无新发脓疱, 新发丘疹大量减少,原陈旧性丘 疹色素沉着 改善,经 前乳 房胀痛、心烦易怒等减轻。共治疗 50 d,所有症状消失。 按语 :痤疮 多见 于青春期 男女 ,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 , 以炎性脓疱、丘疹为主。中医治疗多用疏风清肺法。本例 患者平素心烦易怒,伴经前乳房胀痛,面部皮损加重与月 经周期密切相关,为肝郁化火 、冲任 失调所致 。治宜疏肝 清热 、调理冲任,取合谷、太 冲合 为开 四关 ,可 行气舒肝 泻火 、调理冲任。本例患者在 开四关基础上,配 期门、三 阴交加强理气舒肝、调理冲任 之功。手 厥阴经内关理气、 宽中。诸穴共用,舒肝理气泻火,使患者情绪舒畅,冲任 DOI: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7.01.021 作者单位:545001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罗振江); 545006柳州,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吕敏捷) 通信作者: 吕敏捷,Email:1045144062@qq.com ·77· · 经 验 与 心 得 · 得调而痤疮得消 。 1.2 乳腺小叶增生 :患者,女性,35岁,2014年 1月 3日 初诊,主诉双侧乳房肿块伴压痛 1年余。于 1年前洗澡时 发现双侧乳房结块 、触碰痛 ,伴经前胀痛、经后减轻 ,情 绪变化时疼痛加剧 。2个月前体检 B超示 :双侧乳腺小叶 增生 并左侧囊性结节形成 。查体 :左乳外象限、右乳外下 限触及 一黄 豆大 小结块 、条索状 、质韧 、推之可移、有压 痛 ,与周围组织分解清 楚,伴急躁 易怒 ,舌红苔 白,脉 弦 滑。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痰凝结络,治宜疏肝解郁、祛 痰散结 。取穴太冲 (双)、膻 中、丰 隆(双)、脾俞、中脘。 太 冲直剌 I3~I5 mm,丰 隆直刺 40~50 mm,以上 2穴施 提插捻 转泻 法,针感 向局 部放射 ;膻 中直刺 7 mm后 向下 斜刺 25 mm,使针感 向乳房根部放射;中脘进针 25~40 mm, 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胃脘部放射;脾俞向脊柱方向斜 剌 25~40 mm,针感向局部放射。起针后在结块局位用三 菱针点刺 出血 ,闪火法 加三号火罐 ,出血量约 5~8 ml。 |
|
来自: zipzap > 《便秘 月经 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