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绪志  图1 「互助地理」地理答题模板——8字经(水③)(1.0版)思维导图 (续上篇文章) 我在头条悟空问答中写了高中地理解题8字经的初稿(“地理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这篇文章具体谈谈8字经是什么,如何用。 不要盲目过高估计解题模板的作用,但也不要弃之不理。正确的做法是:参考和借鉴他人的答题模板,扬弃活用;模板+题目材料分析;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答题的地理模板(适于自己记忆、适于自己理解、适于自己表达和运用的模板)。 8字经口诀“天时 / 地下水 / 土生人”最好按照顺序记忆。记忆的目的在于提示自己审题、析题时不要漏掉地理要素细节,这利于高考答题时按此顺序进行,彰显逻辑性。  地理模板如何用呢? 辅助参考:“天时、地利、人和”6字经可以帮助大家按照时间和气候(天时)、地利(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人和(人为因素)来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辅助参考:“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经济(发展)”的人地主线也可以理解为8字经,稍后续写这方面的文章,欢迎讨论,便于共享更新。 以下是我对高考地理全国1卷文综地理综合题标准答案的重新分类。 (1)分析真题卷的答案如何体现高考地理要素(8字经),帮助大家仔细琢磨和体会命题人给的答案如何呈现这8大要素。 (2)让大家体会和验证高考地理综合题的标准答案基本按照以上8字经顺序表达。自然启发我们思考:文综地理综合题的语言该如何组织? (3)下面整理内容中有些词、句加上符号,值得借鉴:或动词表达科学准确、或语言简洁、或前后逻辑性好、或表达上有创意。 建议:以下内容请不要死记硬背,建议多多斟酌和模仿。可以找到原卷,自己先做一遍,然后和原答案相比,发现差距,激发自己学习和模仿的好奇、兴趣,不知不觉中你的地理书面表达能力就提高了。一些地理成绩优异的同学,他们模仿真题答案表述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我可以从他们的答卷看出来——科学准确、简洁舒畅。
 活用地理模板 3.1 水(水文特征)- 含盐量: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2018)
- 含盐量: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2018)
- 含盐量: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2018)
- 盐分: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2018)
智智同学:1.水体的含盐量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指标。要理解盐碱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 泥沙:减少泥沙淤泥。(2018)
- 水文特征——泥沙: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014)
- 水文特征分析——水位与泥沙含量: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014)
- 水文特征: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2013)
慧慧同学:1.地理术语:集水面积?猜猜看:集水面积 如何理解?2.水文特征中的”泥沙“是重要地理因子,它喜欢同河流协调呈现。
3.2 水(河流和湖泊)- 河流影响农业: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2016)水源: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体现因果关系)(2016)
- 径流: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2015)
- 流速: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2011)
明明同学:1.河流应用的角度:运输、供水、河流地貌、流速。2.径流来源要从多个角度综合思考和分析。3.主语”全流域“这个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词给你什么启示?地理要点表述突出”位置信息',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 水坝建设: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2011)
- 水坝建设: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2011)
- 湖泊和河流: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013)
智智同学:1.水坝工程的地理意义,首要的是什么?还有呢?2。注意借鉴动词和修饰词的科学性表达。
 图3 读书使人聪慧
3.3 水(海水和洋流)3.3 水(海水和洋流)- 海洋污染: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2016)
- 海水运动: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2015)
- 海洋(海水)污染: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2014)
慧慧同学:1.海水污染、海水运动是重要地理科学的话题,来自多个领域的科学家致力于这一领域研究。2.水文地理习题容易和其它地理因子结合,你发现没?36题或者37题,常常出现水文背景的综合组题。
- 河流与海水关系: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2011)
-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2011)
- 洋流:(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2012)
文文同学:1.海水淡化发生在海岸附近哦,陆地上一般没有海水淡化问题,答题时因地而变,切勿照搬模板。 2.洋流的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学习什么呢?专业地理术语!
3.4 水(水资源)- 淡水资源与地形地势: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2011)
- 水资源: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2012)
- 淡水资源:城市需水量增加。(2012)
明明同学:1.第一个要点,需要结合地形、水循环环节等角度进行深度逻辑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2.争议性问题的解答:我建议:高考时,根据你估摸有更多论据支撑的那个观点作为答题要点。判分依据主要是你的论据和主题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信息量的多少。
#学浪计划#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愿意把您的创意想法、智慧和我分享吗?欢迎在下面评论。您的创意和智慧将帮我更新此文到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