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看两方齐系古玺,继续说古玺为什么难学?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古玺的学习和研究,起始的相对晚很多,大致到晚清到民国初年这一阶段才渐渐开始,因为赵之谦、黄士陵这些大篆刻家,在他们的印谱里,还都将古玺印认为是“秦印”。古玺印被广大印人所充分认识,始于吴式芬的《双虞壶斋印谱》和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印行,这时已不再认为是秦玺,明确指出它们是先秦时代的作品,是古玺。

(王国维像)

我们在前几天的文章里已经讨论过学古玺的困难,说得很充分了,但今天还要再强调一下,学古玺最难的一点还是字法、以及战国时期六国各国的各式各样的印式。

在字法角度,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对传统文字带来极大的冲击,使古玺里的文字“上不合殷周古文,下不合小篆”(王国维《桐乡徐钦氏印谱序》)这些文字,既不是殷周系的大篆系的文字,也不合于后来继承殷周文字的秦小篆,它是“间俗讹别,至不可识”(唐兰《古文字学导论》)的。我们现在应用的楷书,隶书,是从殷周大篆、秦小篆一直发展而来的,如果我们拿我们自小学习的文字去学习秦地玺印或后来的秦汉印则容易入手,但其他六国文字,则难度大得多,更何况,这些文字在入印时又经过简化、繁化、合文、移位等。

(古玺印实物)

在印式角度,如果要学习古玺,六国印里又分别有至少相应的十几种印式,这些印式大部是当地所独有的,这些印式在配合不同地区的六国文字时必须是对应的。比如,我们不能拿齐系文字里的“玺”字放到三晋玺印印式里去用,因为六国文字里的“玺”字各不相同。如图

(除秦系外,其他四系文字中的“玺”字)

仅“玺”字,六国的写法就各不相同。其他的文字当然还很多,再加上由于古玺印没有固定的形制印式,这一点再与字法两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古玺印庞大的印式体系,这比秦汉印的摹印篆和缪篆体系以及元朱文的小篆体系要庞大得多。所以,我们研究和学习古玺印,有这样几个入手点,1、古玺文字的认识与构形特点;2、古玺形制的分类与印式分类;3、古玺文字的地域特色。因此,我们说,要学习古玺,先要把六国文字理一理。

今天我们接着来说齐系的两方官玺,这两方官玺的印面文字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是两方同文印,如图:

(两方齐系玺印“长金之玺”)

这两方印的印文是“长金之玺”,这是齐系官印,长金是职官名,职掌金属等库藏的官员,在《周礼》里有“职金”《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戎令。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媺恶与其数量,楬而玺之。入其金锡于兵器之府,入其玉石丹青于守藏之府。”依照这个来说,“长金”这个官就是需要分辨入征的金属等各种物品的数量与好坏,辨别清楚之后,“楬而玺之”,楬,是作标记的木桩子,官员的职责就是辨别完之后,做个标记,盖个章,就盖这个“长金之玺”。

当然,因为需要加盖这个印章的东西材料可能不同,所以有朱、白两种制式的玺印。就是这两方印。

乍一看,似乎两方印在章法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如果仔细审视,就会发现,这两方印并不是依照同样的章法规划的。先看白文印,放大了看:

(白文长金之玺)

印面上的这四个字,除了“之”字之外,全部向中心靠拢,这种靠拢是寻找中心式的,是攒击式的。甚至之字下边也因此多了一个点向中心聚集(这一点或许是岁月剥蚀生成的,也许是匠人有意安排的)。长字的左下一笔,故意做得粗壮有力,也是为了这种聚集。

另外,这方印的金与玺两字明显粗壮,原因是这方印,在四字的团聚之处,凌乱之中自有秩序,从之处向金处斜着画一条斜线,构成了这方印的参差错落之美(下面的朱文印也一样)。如图:

(参差错落之美)

当然,金字的头部以团聚之力伸入长字下部,左部以斜线取势向玺字的下方,金、玺两字的粗壮也使这方印变得稳定,这都是这方印的可观之处。

再看朱文印,放大了看:

(朱文印的长金之玺)

这方印还是长金之玺,但四字离散,它们向四周奔去,各各分散,为了使这种分散更明显,长字的左下一笔缩短了,之字向上移去,玺字向左靠去,金字省去了向左取势的“左下点”(也有带这一点的印蜕,但很轻,几不可见)。这种章法,使这方朱文印显得空灵有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字的下部一笔,几乎成了现代行书的笔法,飘逸灵动,如果不是这一笔,就会失去了这方印的飘逸轻灵以及如白文印一样的从左上向右下一条无字通道,使这方印更显空灵。虽然这样做,这方古玺印的朴茂与稚拙受损失了,但显然,空灵成了这方印的主要审美取向与特征。

(古玺印的实物)

比较了这两方同文朱白两方印之后,我们发现,后世所谓的“白文印尚浑朴醇厚,朱文印尚轻灵飘逸”,其实在古玺里就基本审美定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