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新田园闽南风 古朴盎然漳州味(6)三古驿站

 问拍天下 2020-09-19

         

                     1古厝园林相得益彰
       
三古驿站是我此行最后一站,位于海峡花卉集散中心附近,占地2万多平方米,内部总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以黄道周故居、海云家庙及黄梧宗祠为驿站建筑原型,展现耕读文化,同时赋予古厝新用的公共设施功能,提供游览、休憩、餐饮、停车、人文展示、小型商场等旅游配套服务。
    
先介绍这三座闽南著名的古建筑:
   
(1)黄道周故居。黄道周(1585—1646年),漳浦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募众抗清失败被俘,慷慨就义谥忠烈。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福建等处书院,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
    
故居位于漳浦县绥安镇石斋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黄道周25岁迁居于此,后亦辟为讲学处,称东皋书舍,明亡改名明诚堂以明志,1646年黄道周殉国,南明隆武帝赐表文明书院。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面阔五间,正堂进深三间,抬梁式木结构,檐廊作卷棚式,悬山顶燕尾脊,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天井中间摆一座边长3.78米的正方形石盘,护以石栏,称天方盘,盘面刻有纵横交错的1万多个小方格和8个同心圆,是黄道周特别制作演译天象用的教具,蕴含易理,几百年来尚无人能识其中奥妙。
    
黄道周故居,是其主要生活、讲学和著述的地方,入清以后,便受到官府保护,每年春秋祭祀。1961年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海云家庙盛称闽南第一大家庙,堂号世德堂,是乌石林氏的宗祠。乌石林氏望族,历代人才辈出,明嘉靖以后的近百年间,登进士第9人,举人和知县以上官员15名,秀才难更卜数。在漳州市区的香港路跨街矗立的一座尚书探花石牌坊,就是为褒奖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高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林士章而建的。乌石林氏在明代就有族人东渡台湾,传衍至今,在台后裔已有上万之众,两岸宗亲往来频繁,宗祠成为敦亲睦族、维系血缘的重要纽带。
    
海云家庙位于漳浦县旧镇镇后埔边村林氏宗祠,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创建,初具五间三进之规模。万历八年(1580年),在原址上重新构筑,即为现在的宏敞雄伟建制。主体建筑三进五开间,面阔24米,进深50米,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后三面抹灰土墙,前面石雕麒麟墙裙,木刻花堵窗棂,设三个对开大门。步口廊及里面以雕屏和柱子支撑斗拱梁架构成,无论是吊篮瓜筒、斗抱束木,还是大楣通梁、隔扇壁屏,精雕细琢之古典之美,贴金彩绘之诗情画意,多彩的靓丽装饰彰显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样的祠堂建筑规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荣宠,在漳浦绝无仅有,在闽南亦属见。  
    
(3)黄梧宗祠.黄梧(1617—1674年),平和县高坑霄岭人,少时习武,入县衙当差役,不久投靠郑成功义军,屡建战功升前冲镇(今海澄)镇帅。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黄梧率众献海澄归顺清廷,授封海澄公,开府漳州城。翌年,追封黄梧祖上,并赐金在其家乡霄岭营造宗祠。祠堂供奉霄岭开基祖和黄氏历代祖先牌位,子孙多俊彦,散居江浙豫章岭南各地的族人,以及迁居台湾的后裔,纷纷回乡寻根,到宗祠谒祖。
   
 黄梧宗祠始建于顺治十四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被郑经所毁,康熙十六年皇帝拨款重修。宗祠虽规模不大,但气势恢宏,三进式砖木结构由下厅、中厅、顶厅,间隔两个天井,渐次石阶增高建成。厅堂两侧为护厝。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面装饰,悬山顶燕尾脊保留闽南传统建筑风格,而中厅的脊饰龙吻和双龙抢珠剪瓷堆塑,是一般民间祠堂所罕见用的。值得一提的是屋内的石雕立柱,中厅的凤凰双柱,凤凰婷立牡丹花丛中栩栩如生;顶厅的二根龙柱,青龙盘绕酷似从天而降活灵活现。梁架斗拱精雕细刻、贴金彩绘富丽堂皇,特别是取登科甲之意的蟹状斗抱,在闽南地区的宗祠建筑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傲然矗立的黄梧宗祠,由清代皇帝赐建,备极豪奢,霸气四溢,以号称闽南第一宗祠而向人们昭示着黄氏先人显赫的过去。
    
我对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的介绍就到这里,共7篇博客,介绍新建的全部6座驿站的秀美风光,根据漳州市政府的建设方案,文化生态走廊” 北起水仙花大桥,沿324国道向南,至漳浦县长桥镇海峡花卉集散中心,连接古驿站的将是25公里长的绿道,覆盖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0%。总投资约3亿元。规划将沿国道延伸到诏安汾水关,与广东潮州接壤。
    
这是保护生态,宏扬闽南文化的大事,更是为民造福,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我做为一位漳州老市民倍感震撼和自豪!不久前从电视上看到相关报道后,我就耿耿于怀,现在终于亲历现场观赏行摄,回来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整理资料,修复照片,编写博客,与大家分享我的震撼和自豪!并衷心希望我的介绍能引起广大漳州市民对家乡“生态文化走廊”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此次旅行和拍摄得到吴津芸女士的鼎力相助,是她为我提供了观赏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的机会,并且全程为我介绍驿站的内容,为我提供详细的资料,在此向吴津芸女士表示我的感谢!

 

2三古驿站入口处

                   3黄道周故居

                                4黄道周故居“天方盘”

                                     5黄道周故居“天方盘”

                                   6三古驿站的海云家庙

                                  7海云家庙前的水池

                            8海云家庙

                                      9海云家庙

                                      10精美立面

                                11海云家庙天井

                                    12天井大堂

                                       13大堂

                                     14后厅

                                         15精美古朴鱼缸

                                   16雕梁画栋

                                    17左门

                                  18右门

                                 19大门上的“孔子讲学图

                          20门外景观

                                   21黄梧宗祠

                               22黄梧宗祠

                                  23黄梧宗祠左侧

                                     24屋顶双龙戏珠瓷雕

                               25精雕大门立面

                                   26大门背面

                                  27中厅和顶厅景观

                                                                       28顶厅龙柱

                                                29梁上蟹状斗抱

                                                                           30宗祠侧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