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永远的记忆

 问拍天下 2020-09-19

            卢舍那大佛(翻拍) (1990)

                 奉先寺 (翻拍)(1990)

19905,我出差乘火车途经洛阳,中途下车,只为了看幕名已久的龙门石窟.走出洛阳站,时值清晨,我便搭早班公车来到龙门石窟,石窟建在伊水河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山崖壁上,来早了还未开放,我沿大门前的伊河大桥走去,观赏石窟远景,上午8,门开了,一进门就遇上了电影厂在龙门石窟的外景拍摄,只见路上停放一辆红旗轿车,拍的是当年周总理到龙门石窟视察的情景,我们一大群游客都围在轿车二旁,过一会儿,车开始行驶,慢慢停下, “周恩来总理(非常逼真)从车内走出,全场掌声雷动,我仿佛看见真正的周总理,非常激动,拍下这一刻,只有一张成功,翻拍成数码晒在这里: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

  等到拍摄结束,我才进去观看.直奔奉先寺—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开凿于唐贞观23年(公元650年)。是一个南北宽3040米、东西进深近40米的露天大龛,这里共有九尊大型雕像,均依山凿石而成。正壁(西壁)造像五尊,中为卢舍那,左为弟子迦叶与文殊菩萨,右为弟子阿难与普贤菩萨。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卢舍那边侧的迦叶像已经十分残破。在奉先寺的群像中,阿难造像除了双手残破,算是比较好的。卢舍那大佛龛的南北两壁上,各雕着一个天王像和一个力士像,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大部分已经崩塌。

我站在卢舍那大佛前,非常震撼,有生第一次看到如此巨佛,而且是一尊很人性化的大佛,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这尊佛像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目光慈祥,嘴角微笑,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你会一下被这尊佛像所吸引,无疑,这是一尊精美绝伦的东方艺术杰作。我在卢舍那大佛前呆了很长时间,不舍得离开.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011月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而在这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又当数卢舍那大佛。(最可惜的是卢舍那小臂以下肢体几乎崩塌殆尽。)观看途中,到处可见残断的手臂、消失的头颅、和坍塌的下肢 ,残缺石雕令人惋惜!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二十年过去了,龙门石窟的记忆尽管已经尘封,卢舍那大佛的精美绝伦的形象却永远铭记在我脑中,这尊中国独一无二的石雕,宁静祥和,典雅高贵, 带着永恒的微笑面对着世人20年前拍的照片虽然数量不多,但依然精彩,我把它们翻拍后,发现这些照片是很宝贵的。

    理想的化身—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翻拍)(1990)

                    卢舍那大佛(翻拍) (1990) 

                  卢舍那大佛(翻拍) (1990)

                  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翻拍)(1990)

                  弟子阿难与普贤菩萨(翻拍)(1990)

                   文殊菩萨(翻拍)(1990)

             卢舍那大佛(下载)

                   卢舍那大佛(下载)

                     奉先寺(下载)

              奉先寺 (下载)

                  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下载)

                   弟子阿难与普贤菩萨(下载)


北壁的天王像(下载)

           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崩塌)(下载) 

                     残缺的石像(下载)


                  石窟(翻拍)(1990)

                伊水河东岸望石窟(翻拍)(1990)

            “周恩来”总理(翻拍)(1990) 

            卢舍那大佛(翻拍) (1990)

                 奉先寺 (翻拍)(1990)

1990年5月,我出差乘火车途经洛阳,中途下车,只为了看幕名已久的龙门石窟.走出洛阳站,时值清晨,我便搭早班公车来到龙门石窟,石窟建在伊水河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山崖壁上,来早了还未开放,我沿大门前的伊河大桥走去,观赏石窟远景,上午8时,门开了,一进门就遇上了电影厂在龙门石窟的外景拍摄,只见路上停放一辆红旗轿车,拍的是当年周总理到龙门石窟视察的情景,我们一大群游客都围在轿车二旁,过一会儿,车开始行驶,慢慢停下, “周恩来”总理(非常逼真)从车内走出,全场掌声雷动,我仿佛看见真正的周总理,非常激动,拍下这一刻,只有一张成功,翻拍成数码晒在这里: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

  等到拍摄结束,我才进去观看.直奔奉先寺—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开凿于唐贞观23年(公元650年)。是一个南北宽3040米、东西进深近40米的露天大龛,这里共有九尊大型雕像,均依山凿石而成。正壁(西壁)造像五尊,中为卢舍那,左为弟子迦叶与文殊菩萨,右为弟子阿难与普贤菩萨。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卢舍那边侧的迦叶像已经十分残破。在奉先寺的群像中,阿难造像除了双手残破,算是比较好的。卢舍那大佛龛的南北两壁上,各雕着一个天王像和一个力士像,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大部分已经崩塌。

我站在卢舍那大佛前,非常震撼,有生第一次看到如此巨佛,而且是一尊很人性化的大佛,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这尊佛像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目光慈祥,嘴角微笑,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你会一下被这尊佛像所吸引,无疑,这是一尊精美绝伦的东方艺术杰作。我在卢舍那大佛前呆了很长时间,不舍得离开.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0年11月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而在这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又当数卢舍那大佛。(最可惜的是卢舍那小臂以下肢体几乎崩塌殆尽。)观看途中,到处可见残断的手臂、消失的头颅、和坍塌的下肢 ,残缺石雕令人惋惜!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二十年过去了,对龙门石窟的记忆尽管已经尘封,但卢舍那大佛的精美绝伦的形象却永远铭记在我脑中,这尊中国独一无二的石雕像,宁静祥和,典雅高贵, 带着永恒的微笑面对着世人。20年前拍的照片虽然数量不多,但依然精彩,我把它们翻拍后,发现这些照片是很宝贵的。

    理想的化身—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翻拍)(1990)

                    卢舍那大佛(翻拍) (1990) 

                  卢舍那大佛(翻拍) (1990)

                  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翻拍)(1990)

                  弟子阿难与普贤菩萨(翻拍)(1990)

                   文殊菩萨(翻拍)(1990)

             卢舍那大佛(下载)

                   卢舍那大佛(下载)

                     奉先寺(下载)

              奉先寺 (下载)

                  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下载)

                   弟子阿难与普贤菩萨(下载)


北壁的天王像(下载)

           南壁的天王像与力士像(崩塌)(下载) 

                     残缺的石像(下载)


                  石窟(翻拍)(1990)

                伊水河东岸望石窟(翻拍)(1990)

            “周恩来”总理(翻拍)(199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