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己有耻

 猪王小屋 2020-09-20

行己有耻,语出《论语·子路》。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今之解“行己有耻”云:“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或云:“自己做事时有知耻之心。”是取意朱熹之言:“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然其《四书章句集注》却非以此为注。其注云:“此其志有所不为,而其材足以有为也。”显然后人之解非朱子之意也。其实己者,私也。克己復禮即此意也。因此,行己有耻,即行私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公行也,公行而有私意,士人有耻也。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云:“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显然此己便是私己也。《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因此士人往往以“行己有耻,天下为公。”为铭而践行不止。今学者讳其原意而强为曲解,或者是近学多崇西学之旨,倡私有而讳天下为公之言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