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后康复计划(北医余教授版)

 西安国康马YH 2020-09-20

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康复:

(1) 术后即刻用活动夹板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30°的位置。胫骨近端正下方垫小枕头6周,防止胫骨塌陷。

(2)术后不做直抬腿练习,以防止在抬高患肢的过程中胫骨的异常后移倾向会牵拉重建的PCL。

(3)踝泵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从最大背伸状态开始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在患者卧床看电视、看书或读报纸及与家人谈话过程中都可以不断进行跖屈、背伸练习。

(4)做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每天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的方法是: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反复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钟、再放松2秒钟的活动。每天收缩、放松次数共10组,每组50次,共500次。如果练习时双腿同时进行,可以增加患侧的股四头肌收缩力30% 。

(5) 术后一周内带着屈膝30°的膝关节支俱,不进行屈伸练习。

(6)辅助训练髋部和小腿部位的肌肉:可做其它各个方向的抬腿练习。特别是做使髋关节外展的动作。

(7)扶拐不负重下行走,6周后可部分负重行走,8周后可完全负重行走。

(8)健肢及双上肢的肌肉力量训练。

(9)在下肢运动和在床上放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小腿的姿势和位置,不要使之处于过度向后位移的状态。

术后2周-6周的康复:

(1)          继续以上练习.

(2)          为防止胫骨后移造成韧带松弛务必做到:①每次被动屈膝时托住小腿上端后侧。②六周内禁止主动屈膝。③一年内避免跪姿动作。

(3)          术后2周屈膝到60°。非负重下的膝关节屈伸有利于消肿。膝关节伸膝活动在60-20°是允许的(即活动中每次离伸直还差20°时就停止)。

(4)          术后3周屈膝到90°。

(5)          术后4周屈膝到100°。

(6)          术后5周屈膝到110 。

(7)          术后6周, 膝关节的活动度应该达到10-120°之间。此时的肌肉力量训练:

a.             膝关节在10-60度范围内的勾腿是允许的,以便练习腘绳肌的力量。

b.            负重练习的情况由治疗师自己掌握,其中要考虑到关节水肿和病人能否控制关节的稳定性。在增加下肢负重的时候要小心:膝部要放松,而且要维持好膝关节的稳定性。但在术后8周前避免完全负重,即使患者没有疼痛,也最好只负重三分之一体重。

c.             在术后8周之内应该避免膝关节受到剪力。

术后7周-术后3个月:

(1)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

(2)          术后7周,还不要完全负重,伸直练习到还差5°的水平。

(3)          术后8周,应坚持每日膝关节伸直到0°的练习。屈膝可以练习到125°,开始完全丟拐负重正常行走。

(4)          术后9周,应达到膝关节完全伸直。如果此时关节伸直困难应该按着下面两种方法之一练习:一是在足跟下垫毛巾卷的同时,在膝关节上方压上一定重量,所压重量的大小以压上重量后10分钟,膝关节能完全伸直为好。二是,患者脸朝下俯卧,将膝关节放在床边,脚上挂上重量,练习伸直。重量太轻,练习20分钟后伸膝还达不到要求,重量太重,练习不到3-5分钟,患者就不能坚持,所以要对重量大小进行摸索,以练习20分钟,膝关节可以完全伸直为好。练习次数:每天一次就可。练习完伸膝后,不要接着练习屈膝,因为这时屈膝是比较困难的。例如,如果上午练习伸膝,应该下午再练习屈膝。练习完伸膝后,也不要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非要将膝关节屈到自然角度,以练习完伸直后让膝关节自然回到放松状态为好。

(5)          术后10周-12周(即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最多不超过10-20度,最好完全正常。

术后3个月-6个月:

(1)同术后6周-3个月的康复训练,更重视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具体方案应根据病人情况而更改。

(2)肌肉力量训练:

a.      闭链训练:即平日人们所说的半蹲练习,屈膝角度可以在0-80度之间。姿势同中国武术中的骑马蹲裆动作或成为站桩动作。患者两腿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比肩膀稍宽,身体保持直立位,不能向前倾,此时双膝开始弯曲下蹲。双膝弯曲角度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肌肉力量不同而不同。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好,大腿肌力好,下蹲角度可以达到屈膝80°,如果患者身体欠佳和大腿肌力弱,双膝轻度屈膝即可,这是半蹲位置较高,患者较省力,随着练习后肌力的增加再增加屈膝的角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练习的次数。

b.     卧位或坐位下压腿练习腘绳肌,屈膝可以大于0-90度的范围。

(3)反应性练习:可以进行加速练习、减速练习和变向练习以恢复本来的协调运动能力。

(4)整体练习: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不同由治疗师安排个性化的训练。

对于非运动员:

康复训练应该在术后4-6个月结束,我们建议,即使是非运动员,此时也应该继续进行为期2-3周的适应各种活动的适应性训练。此后的肌肉功能的完全恢复训练应该在受过专门训练的康复治疗师那里进行。这样,大约需要一年时间,肌肉力量、神经支配能力和协调能力科可以完全恢复。

专门的体育运动前的适应性训练:

对于专项运动员,需要进行运动能力的测试和一些专门的训练。此方案应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制定,而且要和队医、教练一起协商。

其他时间表:

术后8-10个月: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网球,爵士舞蹈,有氧运动。

术后一年:球类运动和其他的剧烈体育运动。

对于不同的个体的特殊情况,应该听从医生的具体指导。

附:屈膝练习进度表

时间

被动屈膝角度

0-1周

0

术后1-2周

60

术后2-3周

90

术后3-4周

100

术后4-5周

110

术后5-6周

120

术后6-8周

125

术后8-10周

125-130

术后满10-12周

130-150

术后12周后

生活中逐渐趋近于正常





支具角度调整进度表

时间

支具调整角度

0-1周

30°

1-2周

20°

2-3周

10°

3-6周

6-8周

90°

8-10周

105°

8-10周

120°

10-12周

120°

12周后

去除支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