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杜故事考——常熟县令杨鼎熙

 鄂中京山 2020-09-21
明崇祯十年,常熟令为邹守常,贪墨吏也。到任四月,民即起而噪之,时阖邑士大夫,颇不直邹,相率诣郡城,以民情达抚军。抚军曰:“令虽不善,但到任百余日而即噪之,百姓无乃已甚乎?”时首座为钱公谦益,次即陈公必谦。钱闻抚军言,语塞无以对,陈独慷慨进曰:“休说百姓已甚,京山杨父母,在任九载,百姓亦何尝鼓噪来?”抚军善其言,遂左迁邹令去。京山杨父母者,谓前令杨公鼎熙也。盖自崇祯元年到任,至九年始去云。[虞山王东淑应奎《柳南随笔》卷三][9]10

明朝崇桢十年(1637年)贪腐无能常熟县令邹守常,上任不到四个月,并遭到当地老百姓的严厉指责和辱骂,当时常熟县的士大夫们选派代表到府城告状,要求撤换县令邹守常。抚军用邹上任只有一百多天为由,搪塞前来告状的士绅。士大夫陈必谦以前任县令杨鼎熙为例,陈述杨鼎熙任职九年,内不仅没有人指责他,有的只是全县老百姓的拥戴和尊崇。一廉一贪形成鲜明对比。时任巡抚认为说的有道理,将邹守常调离。这是易本烺先生摘自《柳南随笔》卷三的一段记载,此事件在《崇祯纪闻录》(卷二)中也有相关记载:

“常熟令邹守常以腐儒登第,不善为政,乡绅士民,俱致不满。(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礼应拜谒文庙,众欲俟其出而辱之,令觉,乃不敢出。诸青衿复以不谒庙为罪,群往诟厉之,士民数千,破门而入,呼名辱骂,令俯首无措。众至日晚才散。为民父母者,取侮至此,大可愧矣。邹令不久罢去。”[50]

虽然,以上史料在邹常守被罢免的细节上有所区别,但基本史实是一致的。易本烺先生辑录这一史实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明末京山人杨鼎熙的清廉之风。(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卷十三《人物志·儒林列传》为其立有传记:

“杨鼎熙,字伯元,号缉庵。崇桢戊辰进士。授常熟令。洁已爱民,剔蠹除弊,民建祠祀之。《旧志》迁淮安府推官,内升户部员外郞,出守江西吉安府,擢湖西兵巡道按擦司副使。国朝顺治元年卒。墓碑所著《礼记敬业》八卷,据朱彝尊《经义考》收入国朝《四库全书》,其精要者采入钦定《礼记义疏》。道光年间钦定国子监志其《艺文志》中。御书楼所藏书目,鼎熙书亦与焉。孙永焘,诸生。买山仙女洞下,教子抄书,精心于诗。为人拘谨迂疏,使人敬爱。黎樵庄集”。[1]545

京山市档案馆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