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伟旭:那年我的高考|散文

 文学天空 2020-09-21

《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廖伟旭:那年我的高考|散文

六月,充满激情的月份,充满未知的月份,亦是充满回忆的月份,不为其它,就为那一场场决定人生轨迹的考试。每当我提及高考的岁月,最是不能忘记的却是高考之前的那些艰难寒苦,现在每每思之,竟越来越觉得甜蜜。

又到一年高考季,看着莘莘学子带着亲人的祈盼,满怀希望地走进考场,为自己的付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往事不堪回首,始终不得不提及那一年我参加高考的岁月。初三毕业时,我学习不是太好,将将够线进入了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普通高中班,学了一年半的大综合,因为数学不好,分科时自然上了文科,文科背得多,偏偏我又是个慌张三,背得快,也忘得也快,况且背书的时候还安不下心,于是就想起了一个笨办法,抄书,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办法太费时间,于是改进办法,半夜背书,养成的习惯但现在还依然保持,看书写字都喜欢晚上进行,就像现在,已是夜里十点,但是我喜欢这个氛围。

晚上背书有个不好就是瞌睡多,尤其高中阶段,我就纳闷,哪来那么多的瞌睡,头一沾枕头就开始会周公,所以早早就起床跑步,据说早晨起床跑步精神好,后来还是不行,只能大晚上的站在地上来回地转着背,终于不再睡着了。夏天还好,冬天啊,真是冷得要了人命了,自己集体宿舍里,没有暖气,一间宿舍八个同学住宿,冻得我们睡觉都包着头。

读高中时,除了学习外还有许多难忘的小事儿,平生第一次离开父母亲,总是盼望放假回家,总是盼望放假回家。记得有一次放假回家,由于没有了生活费了,就和同学从富水镇走到县城大姑家里,步行到商南县城两腿早已酸软,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可这一坐下去就不想起来了,但最后还是咬紧牙关走到大姑家,到她家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这就是我的第一次“长征”,共走了二十里路,那时候公交车很少,到了大姑家里,大姑见我饿得饥火烧肠,就立即下了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端给我吃,我狼吞虎咽地吃一碗面。每当我想起大姑给我做饭的情节,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高考前,我久久思考着高考是什么,我明白只有亲身经历高考场面的人,才会有自己的答案。那年全国高考,还没有实行扩招政策。让现在学生们无法理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逼迫着我和同学们全身心地扑在考试上,期中考试后的正式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时间短就很少娱乐了,体育课也取消了,有的只是埋头苦读。我们的压力主要是来自自己,临近考试的时候,每一天,每一节课,甚至每一分钟都处于紧张的状态。

那时候都是一张接着一张的考试卷子,怎么做也做不完的复习试卷。铺天盖地的考试题、复习资料垒起来像一堵高墙,还有教室黑板角上的高考倒计时粉笔字,都无时不刻地提醒着我们高考一天天临近了。于是,我不敢抬头,只能再翻阅着那些那些不知道看过多少遍的书本,就算是看不进去一个字但还是要盯着书本,觉得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学校。

终于等到高考来临时,一切似乎都平静下来,我们的高考没有现在这些学生的压力大,没有父母的一路呵护,没有太好的可口饭菜,没有掌握考试时间的手表,更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我们自己找到考场,每场考试平静地进出考场,压力在那一刻好像变得没有了,只是心中的那份不安一直到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无忧无虑的激扬青春色彩,挫折之后的懵懂觉醒。虽然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在那个年代我总算跳出了“农门”,先后经历了在南方打工跑业务、直到现在从事人社工作。在工作中我看到金榜题名的同学们的成长与发展,才开始真正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后来我隔三差五去高中母校看望恩师,看着商南县职业中学的一草一木,想起因高考失误与我失之交臂的大学,总有种说不出的伤感,这份伤感也许只有我们那个年代的考生才能深切地体会和感受。还好现在,我与商南县富水镇“有缘”,回想起当年,高中是在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毕业的,现在工作之地也在富水镇。高中母校与我所在工作地点也是近在咫尺,闲暇之余,我还经常去母校拜会恩师。

我的高考记忆,是轻松与紧张并存,失去与得到共有,在时隔十三年后的今天仍能让我记忆犹新,已不是当年高考的结果,而是我对高考的那段时光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在这一刻,我理解了当年的父母,也理解了当年的恩师。仔细想起来,高考岁月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懵懂却又似乎明白,曾经拼搏了也有了懈怠。难忘的高考岁月,作为我们这些过来人,可以这样说,我不是真正的高考赢家,也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只有把这份感情化作一份真诚的祝福,明天就是全国高考日了,祝愿全天下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金榜题名、逢考必胜。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每当回忆起高考的岁月,至今还是记忆犹新。我依然记得那些恩师那些同学;因为回忆,我依然记得那些陈年往事那些青春年华,埋藏在我记忆深处的那年高考,不能忘记,也不会忘却。

本文由廖伟旭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者简介:

廖伟旭:那年我的高考|散文

廖伟旭,陕西省商南县人,喜欢写作。作品发表于《陕西农村报》、《阳光报》、《商洛日报》《乡村干部报》、《商洛作家》、《金丝峡周报》、《秦岭文学》、《三秦文学》等报刊、网络公众号上,其中有多篇作品获奖。


审稿:张学文


廖伟旭:难忘老家锅台|散文

廖晓伟:关于粮食|随笔

#高考# #高考季# #教育微头条# #教育# #高考志愿填报#

更多精彩高考故事,欢迎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