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到,饺子浓浓香(散文)~作者:廖伟旭/主编:仝仲堡

 仝仲堡 2021-01-27

◎重要提醒有稿费了!有稿费了!有稿费了!

◎重要提醒本社公众号所发任一期作品阅读量达1000以上者,或者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所发作品“阅读”200以上、“在看”20以上、“赞赏”20元以上、“留言”20条(有效)以上作者将作品链接发主编微信告知,即可免费获赠《魅力作家》期刊(纸刊)一本

冬至到,饺子浓浓香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商南人素有吃饺子迎冬至的习俗,有句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小时候,老家的生活拮据,即使家里再穷,记忆中冬至这天母亲都要给我们包饺子吃。那种有滋有味的满足感,那种融洽和忘形难以言传。
冬至这天,母亲就在厨房忙活开了。母亲做饺子皮儿时,先把面粉儿舀进瓷盆里和面,待面粉儿和温水均匀融合成面团,放进盆里盖上湿布,这叫醒面。大约半个小时,面醒好后,母亲在案板上揉面擀面,擀面仗擀成的饺子皮儿不薄不厚,切成梯形。母亲把饺子馅儿放在锅里清炒,拌上酱油、盐和调料之后,饺子馅的香味飘逸而出瞬时弥漫全屋,最后喊来父亲一起包饺子

母亲心灵手巧,她包的饺子皮薄、馅儿多,而且捏得既好看又严紧。她还能包出元宝形、枕头形等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饺子来等到饺子煮熟了,母亲用笊篱把饺子从锅里捞出来,盛给每一个人。父亲搬来一盆大火,一家人坐在暖烘烘的屋里,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说说笑笑,暖意融融,犹如过年。父母包的饺子醇厚浓香,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前些日子,母亲就嚷着包饺子,说是按照商南人的习俗过冬至节要吃饺子,我就跟她说冬至节还没到,母亲翻看手机日历,原来真的冬至节没到。她笑呵呵地说,我现在老糊涂了,记不起来冬至节是一天了,今天包饺子让一家人提前过冬至节。年迈的母亲给予我们的爱溢于言表,就一顿冬至饺子宴,对母亲来说,那是全家人的节日。


这天,我和妻儿都回来。母亲包的饺子是经历了几十年历久常新的亲情美食,是特有的母亲味道。每次看到做饭的途中,缺少这样东西,那样东西,母亲便独自一人忙前忙后地出去买,就为一家人吃上一顿美味可口的饺子,然后坐在板凳上累得起气喘吁吁。看到母亲这样,我心中莫可名状地难受。母亲老了,但是爱我却不曾老去,唯愿这个世界能够温柔以待母亲。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在商南县城饭店里可以吃到各种美味水饺,也曾经品尝过超市里速冻水饺。但我始终觉得,母亲包的饺子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冬至又闻饺子香,当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全家人围坐一起,品尝的不仅仅是美味的饺子,而是一份浓浓的亲情。

廖伟旭  陕西省商南县人,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平时喜欢写作。作品发表于《陕西农村报》《阳光报》《商洛日报》《今日头条》《中国散文网》《乡村干部报》及《商洛作家》《金丝峡周报》《秦岭文学》《三秦文学》等网络和公众号上,多篇获奖。

  →END←

年味征文公告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亲人团聚的日子,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值此佳节到来之际,我社特举办以“年味”为主题的征稿活动。

时间:活动从即日起至2020年2月22日截稿。

体裁:可为诗歌、散文、小小说、随笔等不限。

发表:活动期间,来稿择优在我社公众号推送发表;活动结束后,征文将以《魅力作家》期刊特刊专辑方式结集出版。

●投稿方式作品正文+作者简介+作者彩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