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讲堂】与长辈、领导说话的五条禁忌。

 启明灯 2020-09-21

整理:启明灯 

容礼简编(小学篇)

第八课、言容(下)

张德付述

经典原文

1、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礼记》

侍奉先生,如果先生问话,一定要等先生问完,再回答。不要打断先生的话,不要插话。

3、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

愆(qiān),过失。瞽(gǔ),瞎子。侍奉尊长,说话时容易出现三种过失:没有轮到自己说话,就先说了,这是急躁;该自己说话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对方脸色,揣摩其心意,便轻率开口说话,这叫睁眼瞎子。

4、长者不及,毋儳言。    《礼记》

儳(chán),间杂。长者没有谈及的事,不要提及。与尊长谈话时,应该由尊长主导话题。


5、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礼记》

唯(wěi)、诺是古代两种应对之辞,唯比诺更恭敬。唯相当于“是”,诺相当于“好”。父亲、先生有所吩咐,应答时应该用“唯”(“是”),不要用“诺”(“好”)。应答后,要马上付诸实施。

知行合一

侍奉尊长时,尤其要注意说话的礼仪。不可直呼尊长姓名。尊长问话,等他问完,再回答。不要打断尊长的话,也不要插话。尊长问话,当谦逊一番,再问答。对父母、师长的吩咐,应该回答“是”,并立即付诸实施。谈吐文雅,称呼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物)时用谦词,称呼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人或物)时用敬语。

附录《节韵幼仪》  

称呼

尊之友勿轻,自称必以名。年长倍者呼以丈,十年长者呼以兄,年相若者呼以字,切戒随口尔汝称。

又附

方孝孺《幼仪杂箴》

发乎口,为臧为否;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呜呼!其发也,可不慎乎?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初大儒,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人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诛十族。

小故事

谦词敬语趣说

两个人下象棋,到了吃紧的时候,甲说:“某谨将敝帅踱出,以避尊炮之大轰。”乙说:“某亦不揣冒昧,敢将贱炮挺进一步,以避尊车之巨扫。”

下节课内容预告:《第九课、立容

幸 福 讲堂

点亮心灯,智慧相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