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明灯徒步】启明灯蒙山徒步游学之旅​

 启明灯 2020-09-21


蒙山大佛

世界级文化瑰宝

蒙山大佛位于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

据史籍记载:蒙山大佛始凿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历时25年之久,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凿成。按凿制年代,蒙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有确切记年的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论高度,唐有记载说蒙山佛像“高二百尺”,按唐时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8米,比“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是世界上迄今所知的第二大佛。因此,在寥若晨星的世界摩崖石刻佛像中,蒙山大佛无疑地位显赫,足可列为世界级文化瑰宝。

2017年7月30日周日

丁酉年农历六月初八

启明灯徒步第3期——

启明灯蒙山徒步游学之旅


蒙山大佛弘显八百余年,神奇的传说故事历久弥新。从佛教文化来说,隋唐时期,晋阳佛教文化颇盛,高僧云集,曾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中心。而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则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在海外,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将蒙山大佛称为“交城蒙山大佛”,因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的玄中寺就是佛教净土宗心目中公认的祖庭。其实,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就在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因为年代久远,才有了海外佛教界所称的“交城蒙山大佛”之误说。而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认为其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相传唐高祖李渊在做太原留守时,一日参拜蒙山大佛后,当晚即得一梦,梦中竟见佛光普照,醒后以为祥瑞,从而更加坚定了起兵的决心,遂兵兴晋阳,终成大业。这些无疑又为蒙山大佛披上了一层绝世神秘的面纱。

启明灯蒙山徒步游学之旅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我是刚刚走近并很快走进启明灯团队的一位家人,昨天与儿子一起参加徒步蒙山大佛活动。昨晚回到家已很晚,虽然身体劳累,但不能挡住心里那种不可言说的喜悦和幸福。于是在深夜一气呵成写了一段文字,以表达心中所思所想。在此愿意分享给各位家人。

2017.7.30
(一)

今天累惨、累爽、累得痛快、累得幸福,累到有收获,累到心甘情愿。

今天我和儿子参加启明灯团队组织的徒步活动。起点和平南路小井峪附近,终点蒙山大佛。

早晨六点集合,无奈时间稍有些早,去迟了十分钟,看到群里消息说大部队已出发,让未到的家人沿和平南路向南追。于是和儿子大步流星一路向南,在走到南内环与长风西大街之间某地追上了大部队。与启明灯创始人何劲波老师虽此前只有一面之缘,但追上大伙的一刹那,看到了何老师,心里竟未有任何的生份。高德地图显示起点终点之间有12.7公里,可能实际路线要再远一些。对于我这个徒步爱好者来说,真不算什么。有大约超一半是城市道路,另有少一半是旅游公路。我尤其喜欢游走在山水之间,任凭风吹日晒,不惧腰酸背痛,只为一队人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彼此相伴走过这一程,其间谈笑风生,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只为与儿子共同经历一件事,与他共享阳光雨露,亲历他的成长。

(二)


蒙山大佛,这次是我大约时隔五年再次来到景区。景区绿化更好了,仿古建筑多了,游人如织,不变的是那如山的大佛,庄严肃穆。

(三)

最后还想多说几句。下山之后与大部队分别,我与儿子单独返程。走到大路上,儿子租借了两辆ofo。哈哈,真好,省体力,又自由,互联网时代的便利真叫一个爽。二人骑上车,走走停停,在骑到新晋祠路某地时,眼前一亮,分明是新近规划绿化的公共绿地,蜿蜒曲折的小路,各种名贵树木,还有不知名的灌木花朵正艳。我和儿子一路的赞叹,一路的享受。我正纳闷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儿子一查地图,原来这已接近晋阳湖。我恍然大悟,正在建设中,这里不愧誉为太原人民的西湖。我们再深入,如海般的晋阳湖映入眼帘。此时太阳已向西,无风,湖面如镜,钓鱼游泳烧烤,人们各自忙着,一派静谧安闲。

离开晋阳湖,继续踏上回家的路。在龙城西大街向东上祥云桥过汾河。在这里,如画的美景再次把我震撼。夕阳照耀着美丽的汾河两畔,汾水静静向南,向东望去,城市的高楼如云,与河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向南,极具现代气息的山西省体育中心红灯笼体育场气派恢宏。

(四)

下祥云桥,向东,再向北,那是家的方向。此时已过7点,太阳落山,华灯初上,我们母子向着北方继续骑行,太阳初升到太阳落山整整一白天真的太累了,稍有坡度的地方,腿像灌铅一样骑不动了,于是下来推着走。

人在疲惫的时候,特别想家恋家。是的,向北望去,家,就在不远处。

(写于2017年7月30日深夜23:30)

【启明灯徒步第2期】

启明灯二龙山徒步游学之旅

启明灯: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

启明灯徒步游学第4期

启明灯徒步游学之旅欢迎你

欢迎留言报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