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出来的秘密》(七):良知,掌握你的最佳利益

 启明灯 2020-09-21


何劲波老师:

我们接着来看刚才讲的,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意之动什么意思?就是当你的意、你的信念系统启动的时候,你相信你要体验的那个东西呈现出来了,有善有恶是因为意之动,你有评判了。

这个评判在有一部经典里面有一个特别棒的例子,这部经典叫《旧约全书》,其实还有一部叫《新约全书》,《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合称叫《圣经》。《旧约全书》一开头讲啥呢?讲神的灵运行在水上,咱们这里边看来是没有信教的是吧?天主教、基督教,没有吧?没有好,有也好,怎么都好,一切都很完美。你会发现我们把基督教里面称作叫全能的那个神,咱们圈外人叫上帝。不好意思,人家不叫上帝,圈内人叫神。那个神很有意思啊,一开篇第一句怎么说?神的灵运行在水上,神看到光是好的,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什么意思?神说要有光噔就有了光,你把那个故事情节都拿掉,就把这句话摘出来,谁说要有光?神。神是哪儿?(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那么这句话你能不能理解成,神说没有光,于是光就没了。有了光的时候,意味着还有什么?黑暗同时出现了,明白了吗?

《道德经》上讲一生二,知道生的是啥了吗?一是无限,知道吗?它只能是一,它不能是二,它只能是一,一评判光是好的,啪不好的黑暗就出来了。有没有意思?我跟你讲,经典是很耐咀嚼的,一读哇原来是这个东西,经典啊这是。

还有著名的一段《失乐园》,不知道啊?看来大家不读书啊,开玩笑啊。我们来看一下《失乐园》里讲什么呢?讲神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做了一个人,给它起个名字叫亚当,这段有印象吧?信教不信教,这个故事都知道,神用泥土做了个人叫亚当,神看到亚当很寂寞,于是抽了他的一根肋骨做了一个女人,叫夏娃。神把亚当和夏娃放在伊甸园,这个园子的名字就叫伊甸园,就像咱们这个园子叫世外禅园,九龙禅园。名字叫伊甸园,这个伊甸园真好哇!什么都有,奇珍异果呀、鲜花呀、奇花异草什么都有,这时神对他们俩说啊:记住啊,这里边什么东西都是你的,想咋用咋用,想咋吃咋吃,你爱咋滴咋滴,但是我这个园子里面有一棵树,这棵树的名字叫知善恶树。


知善恶树——当然有的翻译不一样,有的翻译里面叫分别善恶树、善恶分别树、知识善恶树、善恶知识树,你随便叫什么反正意思你已经知道了,意译嘛。你就知道这个知善恶树,什么叫知善恶呀?一分二了嘛,有善有恶了嘛。

说就这棵树不许碰,这棵树上结的果叫知善恶果,或者叫善恶知识果、知识善恶果,随便怎么叫都行,说就这个东西不许碰,其他的随便,于是亚当和夏娃就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伊甸园里,叫天堂嘛!无忧无虑啊!体会我说这句话:无忧无虑啊!没有发愁的事情,每天乐呵呵的。这一天,有个魔鬼他叫撒旦,撒旦变成蛇的模样,开始引诱这个妇女对她讲:来,吃这个果,这个果好吃极了,我告诉你你如果吃了这个果,你就会拥有神一样的智慧。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都以为我明辨善恶的时候,我就有智慧了!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了解前因后果,我知道为什么的时候,我就拥有无上的智慧了。可是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呢?真正的智慧是没有信念系统。

我不是开头第一节课讲,你会发现你要不断地瓦解信念系统,你才会获得真正的智慧。可是很多人以为是我建立信念系统才会有智慧,这个撒旦(魔鬼)就这么的骗这个女人,就告诉她你吃,吃了你就会拥有神一样的智慧。这个时候,这个女人就动心了。什么叫动心了?你会发现她觉得我没有,我想有。看到了吗?匮乏感出现了,于是她就吃了这个知善恶果,吃完这个知善恶果,她忽然发现哎呦!妈呀!我犯戒了,神说的不让吃这个玩意儿,我竟然吃了。看到了吗?恐惧感就出来了,恐惧感出来怎么办?拉个垫背的,女人拉垫背的一向都是拉男人。这个时候就把这个男人拉过来吃一个,于是男人经不住女人的引诱,就吃了这个知善恶果,吃完以后两人一看:哟!咱们俩居然是光着的!有没有像俩小孩,他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光着的,长大了忽然发现:哎呦!这可不行,这不对劲吧。于是两人说咱俩怎么是光着的?于是两个人就害羞了,两个人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

这个时候神正好来到伊甸园,要找他们俩。这两人钻到灌木丛里不敢出来,两人对那个神啊就喊:我的神啊,我的主啊,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俩没穿衣服,这怎么能出来见你呢?这神一听:嘿!你怎么知道你没穿衣服?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分别心?开始有了善恶了,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善恶心?于是派红衣天使就把他们俩逐出伊甸园。 

这是《圣经》上著名的一段《失乐园》,失去乐园了嘛。

你有没看到原来他们没有信念系统的时候,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伊甸园里,后来开始有了分别的时候,于是没办法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伊甸园里了。有没有意思?所以神就开始对他们审判说:你们俩不听话,这个女人你不听话,从此之后,女人你要接受分娩的痛苦,这是上帝判的,说你要接受分娩的痛苦,从此之后,你与蛇永世为敌。因为蛇引诱你,你与蛇永世为敌,蛇见了女人就要咬她的脚后跟,女人见了蛇就会用土块丢它。然后又讲:这个男人,你既然是泥土做的,尘归尘,土归土,你回到泥土中去吧,你回到泥土中,你的一切吃喝用住全部都从泥土中产生,你死了也是回到泥土。就跟他讲这一段。然后又说:蛇,你竟然引诱这个女人,从此之后你终身只能用肚皮走路。

这是《旧约全书》开篇讲的创世纪,是不是觉得很好玩?你不要钻到情节里,情节不好玩,情节你就听了故事,哦,这样的。知道吗?可是你有没看到真相是什么呢?分别心一动,你的生命就有限了。是吧?这是我们讲的呈现出现象来了。


第三句讲“知善知恶是良知”。

上节课我们讲来着,说这个良知是个啥东西?良知是个直觉。这个直觉它要干嘛呢?它其实是为了提示你,提示你干嘛?提示你这么的就幸福了。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所有的生命会自动寻找幸福感。我告诉你,所有的生命会自动寻找幸福感,他会自动离苦得乐,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自动会这样的,可是你不一定能找到那个离苦得乐的办法。那么谁知道呢?觉知道。为什么觉知道呢?因为觉是金庸啊,明白吗?金庸说黄蓉45岁的时候去死啊,黄蓉自己不知道,金庸知道。金庸说现在写到20岁,不着急往后写,不着急先写45岁,等到她45岁的时候再告诉她,再见。

懂我这个意思了吧?觉知道,觉什么都知道。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有限都在无限里,所有的有限都是无限创造的。那么它既然知道所有的结论,那么请问它是个啥呢?今天流行的说法叫大数据,它就是个大数据,所有信息都在这儿呢。打个比方吧,现在咱们国家这么牛,科技这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明年无人驾驶汽车就要上市了,就要面世了,就要来到人民群众的这个生活中了,假如你很fashion,很潮流,你买了一部无人驾驶汽车,你说哎呀,我开上无人驾驶的汽车去北京溜一圈去吧!好,你上了无人驾驶汽车,你发现不用开,原来还想着我要开那个汽车,上了无人驾驶汽车你发现不用开,为啥?因为它会自动运行。你说自动运行啊!那我来体验体验和我过去开车有啥不一样。你往驾驶的那个座位上一坐,请问你的感觉是不是下意识的要把手放在那个手动、自动切换的地方?脚要放在刹车那个地方?防止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呢?是不是这么一个感觉?

为什么呢?因为你有恐惧感。请问恐惧感是汽车给你的吗?是你自带的。我告诉你,你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你自带的。就是外在来个汽车,你就有恐惧感,一上路你就有恐惧感,是因为它启动了你的恐惧感,但是感觉是你自带的。

比如说遇上这个事儿,孩子不听话嘛,气死我了。不好意思,是你的那个气在那放着,然后遇上孩子就启动了。可不是孩子气死你的,是你自己把自己气死的,可得把这个道理给搞明白,不要认为是外在给我们造成了什么。没有,外在什么都不造成,全是内在造成的。你带着恐惧感坐在无人驾驶的汽车上,你发现你随时要切换回来。什么意思?你随时要去干预那个自动。

有没有发现这个道是怎么运行的?道德的道,道是怎么运行的?道一直就是自动的。《道德经》上怎么讲?周行而不殆。它一直自动,从来不休息,一直自动转。它就是那样一个东西,可是你总是试图去干预那个自动,那么(试图干预)东西叫啥?那个东西叫欲望、人欲。格物讲格除人欲,格什么?格你这个东西呢,不是格物质。

其实你用不着那么紧张,为啥呢?因为它要自动运行的话,它背后其实有一套大数据支持呢。所有上路的车,它全都有数据,你所有输入的终点,它全都有数据。他有大数据呢,所以它不怕,你怕。它不怕,那个东西叫什么?那个东西叫天理、觉,它是那个本体,它创造一切。它为了告诉你,说你别怕,它会干嘛?它就会给你输入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是什么?良知。

直觉是什么东西?直觉就是你和觉之间的一个链接。这个链接要干嘛呢?这个链接要给你计算出来你的最佳路径。就像你要开那个无人驾驶上路一样,你一上路,它就给你算好了,第二个红绿灯路口右拐,第三个红绿灯路口右拐,它就给你算好了,你走到第二个路口,大数据就告诉你,前面修路呢,咔就掉头了,它自动就给你算好了。因为它知道你每一个当下的最佳利益是什么。

它知道你每一个当下的最佳利益,就像现在的导航一样,比如说我现在要导航去火车站,你输入太原南站东广场停车场,你一输入你会发现什么?你会发现咔它就给你把路就算出来了,开始导航,然后第二个红绿灯路口请左转,你说我就不转,就不转它就会提示你:左转、左转、左转。你说我就不转歘过去了,它怎么办?它告诉你:前方50米请调头。为啥?你的最佳利益是走这儿。请掉头,你说我就不掉头,它不吭气了,因为啥?这会儿没有最佳利益,它就不吭气了,有的导航会来一句:正在重新计算路线。好,正在重新计算路线你会发现,它又告诉你了:前方第二个红绿灯再左转。你还是不左转,你发现它又不吭气了。为啥?又没有最佳利益了。它只要有最佳利益的时候,它马上就会提醒你,第几个路口左转,第几个路口掉头,第几个路口走到哪的时候靠右行驶,注意是右前方不是右转弯。它都会提示你,为啥?因为它有大数据,它知道结论是什么。

那么我们生命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生命的结论——无条件的幸福感,圆满的幸福感啊,是这个东西,所以它创造了这么多,它也知道你要在这儿体验,那么好,它就会给你输入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叫良知。这个意思明白了吧?良知讲糊涂了?不会吧?良知最好懂了!

这儿讲“知善知恶是良知”,知是啥东西呢?知是觉知,知不是知道。我们今天很多人把这个知理解成知道、知识,传授一个东西我记住了,不是啊。这个是觉知,啥意思?我蹬你一脚,你说:哎呀,你踢我了!你咋知道我踢你的?你咋知道我踢你的其实是你咋感觉到我踢你的,这个知是觉知,你自动知道的,自动感觉到的,这个知是这个意思。

善恶是什么?善恶是爽还是不爽,感觉好还是不好,感觉好叫善,感觉不好叫恶。我们这儿讲“知善知恶是良知”,讲了个啥呢?讲的是感觉好不好,你自动会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事儿,你一去做那个事儿你就堵,一做那个事儿都觉得别扭,不对劲,如果你硬着头皮做下来,你发现没有好结果。

举个例子吧,周围有好多这种例子的,比如说朋友叫咱们来合作个项目吧!你说好啊,咱们都是好朋友。等到掏钱的时候,你发现你那个感觉特别不对,可是又一想:这是朋友们说的,再说我以前答应了,那还是掏了吧。掏了这个钱保证赔,百分之一百,为什么?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百分之百赔。可是你说要硬着头皮上,钱也掏啦,朋友也在这儿,这撤出来朋友也没得做了,种种种种,你有很多逻辑在计算你的恐惧感。看出来了吧,这个时候很多人看不出恐惧感,这个时候你有很多逻辑在计算你的恐惧感,在恐惧感里算过来算过去,算过来算过去,最终还是没有答案。硬着头皮上去了,于是你死的更惨,为什么?因为良知早就告诉你了呀,感觉不好。早就告诉你了,你偏要上,最佳利益没有了。

大家还记得《了凡四训》,《了凡四训》上有一段讲舒芬。说“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这一段有点印象是吧?我简单说一下,这一段是讲江西南昌人士,这个人姓舒,这个人是一个教书先生,在湖广这一带做私塾先生,干了两年给了十三两银子,带着十三两银子和大家包一条船回老家,这个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和王阳明同时代的。这个船靠岸休息的时候啊,有一个妇女呢,因为家里面欠了官府的银子了,还不了,所以这会儿寻死觅活的。这个时候,这个舒先生就打算要帮这个妇女,就问她你们家欠官府多少银子呀?这个妇女说我们家欠官府十三两银子。你看很有意思啊这个事情,他有十三两,那个人也是要欠十三两。但是他没多想,他当时想的是回到船上一船都是先生。先生是什么意思?高尚的人啊,都是读书人呀!所以他回到船上动员那个先生们,说大家凑点钱,把这个妇女就搭救啦!完了没想到人家没人理他。

那么这个时候呢,舒先生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舒先生竟然就把自己两年的工资,一分不少全给了这个妇女了,十三两银子全给了这个妇女,自己身无分文就回去了。你有没有看到,这个时候他是谁在起作用啊?良知,直觉说给她给她,可是你同时你会出现一个逻辑,那个逻辑是:你给了她你用啥啊?你干了两年了你都给她?你自己不留点?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都是在逻辑里头的,他不在良知里头。但是这个时候他就跟良知走。

那我们讲良知每次出现的时候是干啥?良知每次出现是计算你的最佳利益。这个时候他没有听从人欲,没有听从逻辑,他听从良知,毅然把这十三两银子交给这个妇女。然后很艰难的情况,路上的那个风波都不说了,《了凡四训》里面听去吧,最后终于回家了,回了家,然后年三十晚上两口子没饭吃,年三十你知道吗?中国人多讲究过年呐!年三十两口子没饭吃,俩人干嘛?上山去刨野菜根,因为这过年啦,刨野菜根炖一锅野菜根,咕嘟咕嘟就吃那个玩意儿过了年了。

完了俩人往床上一躺,窗户底下有人就喊“今宵食苦菜,明年产状元。”就是今天晚上吃的是苦菜,我明年让你生个状元。一生,生了个谁呢?生了个舒芬。舒芬,字国裳,号梓溪。这个国裳是谁呢?国裳是王阳明的学生——舒国裳,后面会讲到,是王阳明的学生,这个人考了个1517年的状元,这都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你看出来了没有,就是你把这十三两银子做了这个事,你就能生个状元,这种最佳利益你能算出来吗?你绝对算不出来。谁能算出来?

只有觉。所以它就会通过这个东西来给你发射信号,良知告诉你跟上良知走,所以《大学》里面跟你讲啥?致知。致知是干嘛?致知就是让你干这个事儿的!

当然经典上都在讲这个事,至于经典上怎么讲?下节课我们继续,这节课就到此地,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
     《活出来的秘密》(八)  
原来阳明先生“四句教”是这个意思啊!


本系列音频及文字由启明灯整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