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然活法》:这一讲全是干货!先听为快!

 启明灯 2020-09-21


我们也知道在传统文化里面,不管你是学佛的、学道的、学儒的,你什么都不学也是心心心,天天说心心心。心是什么东西?首先我们讲“心”,在这个地方肯定不是指的心脏,古人把它叫做肉团心。那它是什么?有的人认为“心”是思维,那你会看到思维是什么?思维是个逻辑过程。那我也告诉你,这个“心”也不是逻辑过程。那么“心”是什么呢?用我们最简单的话说“心”是啥?“心”就是感觉。为什么我们会提到感觉呢?因为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感觉。

很多人他想当然的生活在唯物里头,他想当然的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各种事件、各种事物。比方说,活出来叫什么?用我们的话来讲叫幸福感,就是幸福。那么很多人以为啥呢?很多人以为——幸福是靠什么决定的呢?是靠物质决定的。比如说我一个月能挣多少钱的时候,我就幸福了;很多人会这么想啊,他会以为我们家的房子换成多大的时候,我就幸福了;可能有的人还会说孩子考试能考到第几名的时候,我就幸福了。他会把很多东西具象化、指标化,认为是这些东西带给的他幸福。

但是紧接下来是什么?当他达到这个指标的时候,他的幸福感立马荡然无存。比方说,我一个月挣上五万块钱我就幸福了。好,现在每个月都挣五万了,你会发现他的幸福感没了。这个东西是从哪来的?这个东西是从贪心里来的,说哎呀,五万不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挣了五万肯定要想的挣六万啊,挣了六万肯定要想的挣十万啊……他的指标一直是这种东西,就是不断的物质上的叠加叠加。所以你看到人们都打了一个口号叫什么?叫“追求卓越,创造完美”。他追求的就是物质上的叠加叠加叠加,还有什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很多人这种概念里的东西,就是叠加叠加叠加。

但是中国人不这么讲,中国人讲那个词叫什么?叫“中庸”。“中庸”是什么意思?“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就是我这个东西“不偏”,不往两头跑,在正好的这个地方,这叫“中”,这叫“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易”是什么意思?“易”是变化,你看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有没有看到这个地方是不断地变化的,对吧?“不易”它就不变了。不变意味着什么?不变意味着永恒啊。有人说,那你不变世界都不进步了?这个地方的“不变”可不是指的物质的不变,你说人能不变吗?我生下是零岁,我长到现在都快五十了,我怎么可能不变呢?肯定得变啊。变是规律。

我为什么还在这儿强调不变?肯定强调的不是外在的不变,而是强调内在的均衡。所以中国人干嘛呢?中国人讲这个“中庸”,不是追两头的。追两头的叫啥?中国人的话里面叫啥?叫做“绝了”,就是你要做一件事,你要朝一个方向做,肯定有人会告诉你:不敢那样做,太过分了,再做就做绝了。“绝”是什么意思?“绝”就是挂了,自己把自己这条路做死了。打个比方说,跑步——我现在跑一百米是九秒,我再跑,八秒九;我再跑,八秒八;八秒七……你再跑下去心脏就会受不了的,跑下来你会残疾的。就是你一定会以生命为代价来追求你的卓越,创造你的完美,所以这个里面是有限度的。我们就知道生命不在物质上,不在外在上。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生命的本质仅仅是什么?仅仅是感觉。

感觉好简单呐!但是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在生活里面,绝大部分人他不认识感觉,而且他还否定感觉。什么叫否定感觉?举个例子,孩子写作业呢,说:妈我不想写。你会说什么?“少来这套!”为什么?你的感觉不值钱。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今天中午你正做饭呢,做饭做到半中间了忽然觉得:哎呀,我现在特别想吃个肯德基,我出去吃个肯德基吧。可是这个时候又一想:不行啊,孩子马上就要放学回来了,老公马上就要下班回来了,人家那么辛苦,我一天在家我连饭都不做,这可以吗?这个不行的。于是又埋头把那个饭又做下来了,但是做下来你会发现一天不顺,一天心里面空落落的,看到这个不顺眼,跟那个又吵架,天天是这样的。有没有发现是这种?

为什么?因为你的感觉已经告诉你了:哦,现在出去吃个肯德基吧。但是你的逻辑告诉你说:不行,我是一个有责任的母亲。看到了吗?感觉会引领我走向生命的那个幸福点。为什么?因为生命的本质仅仅是感觉。所以叫什么?这个地方就叫“心”,生命的本质仅仅是感觉。但是感觉的本质是什么?感觉就是真相吗?感觉不是真相,感觉也是一个现象。

那么感觉的本质是什么?感觉的本质当然是感觉自己。桌子的本质是什么?桌子本质就是桌子呀。至于说它是个木头桌子,还是个铁桌子,还是个纸桌子,还是个什么桌子,那个是关于桌子的描述,是关于桌子呈现出来的相,但是它的本质就是桌子。你比如说,我现在穿这么一身(衣服),我要去龙潭公园经过的话,他可能以为我是扫马路的;但是我要换一身制服的话,他可能以为我就是保安;我要换一个白大褂的话,他可能以为我是厨师,你不要以为我是大夫,没那个气质。好,那么我们讲保安也好,大师傅也好,清洁工也好,他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个人啊!对不对?

那我们谈到的这个感觉,我们通常会对感觉怎么认识呢?我们通常会认为感觉什么?感觉是累了、气得不行了、痒痒了、疼了、恐惧了、高兴了……喜怒哀乐嘛,对不对?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感觉,但是不是,那些东西只是它的衣服,只是感觉的衣服。

什么是感觉?

感觉的本体就是感觉。

这个感觉的本体,各家的说法不一样,因为圣人全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圣人在讲的时候,他讲的不一样。就像同样的一个东西,咱们太原这边就叫“馒头”,到了晋南就叫“馍”,到了山东就叫“饽饽”,一个东西,但是你要把这三个词搁到这儿,你就觉得这是三件。所以搞学术的就会对比,说我们来对比对比:馍馍、馒头、饽饽有什么区别?我告诉你没区别,如果非要说有区别的话,晋南方言、太原方言、山东方言,你非要讲区别是这样的。同样我们在谈到老子思想、孔子思想、释迦牟尼佛的思想、孟子思想、谁谁谁的思想,我们在谈这种思想对比的时候,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那是学术界做的事情,因为你做完这个学术你不可能活出来,你明白真相就活出来了,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所以呢,我们其实谈到真相的时候各家的说法不一样,无非就是孔子说的是山东话,老子说的是河南话,释迦牟尼佛说的是印度话,无非就是这么个区别,说的东西都是一个东西。

那么这个感觉的这个本体,大家怎么称呼它呢?佛家会把它叫做“空”,会喊它这个名字——“空”。“万法皆空”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感觉的本体,“万法皆空”。佛家会说“无”,经常用这个词。好多时候一说“空”、“无”就以为是零,不是零啊,它是本体,是那个东西。道家会怎么称呼它呢?道家会把它称为“道”,也会把它称为“一”,也会把它称为“无极”,说法不一样。当然我们举的这些例子也是不一而足啊,因为说法很多,我们只能说几个。你比如儒家会把它叫什么?儒家把它会叫做“中”,如果您对儒家文化很熟悉的话,你会知道在儒家里面一直会讲一个词,叫什么?叫“未发之中”。

以至于我们这片国土都叫中华,叫中国。中国的“中”就是这个“中”,就是本质,一直生活在本质里的这个国度,在本质的民族。这时候你会看到说中华的这个版图,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但是它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是不断地扩大,版图不断地扩大,影响力不断地扩大,总体的趋势是这样的。

当年网传金庸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觉得很郁闷,说你看当年成吉思汗多能打呀,那铁骑过来,半个地球就干掉了,太能干了这帮人,最后把中原拿下了,但是不到一百年之后,几十年之后,蒙古人不见了,现在只留下“蒙古人”这个名称了,蒙古的文化没了,它变成什么?它变成中华文化了。蒙古人完了,又过了三百年,是明朝,接下来努尔哈赤又打进来了,努尔哈赤打进来统治中原三百年。然后接下来是什么?接下来满族人不见了,留下的是什么?留下的还是中华文化。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它是“中”啊,它在真相里头,它在真相里面,谁进来吃谁。

真相是什么东西?真相是个病毒,但是“病毒”这个词本身没有恶意啊,真相是个病毒,就像电脑里面中了病毒以后,只有它吃你,你吃不了它。因为啥?因为谁也跳不出真相去。孙悟空再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天呐!十万八千里是什么概念?如果用今天的算法,如果我们就是脑袋轴的非要算一下,六万公里,天呐,六万公里!来,一个跟头“啪”六万公里,但是你逃不出去如来佛的手掌心,那手得多大,为什么?因为他在真相里。谁能跑出真相之外呢?没有人能跑出真相之外。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文化进来,都会被中华文化吃掉,必然是这个结果。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美国人要拼命地诋毁中华文化,拼命地改造中华文化,他为什么不着急改别的国家的文化?就是因为这个文化太厉害了!好多人不知道,还那西方的多先进!我跟你讲西方太可笑了,因为什么?西方的不在真相里,他在逻辑里头,他讲的全是逻辑,所以他就用逻辑教你,他认为逻辑是至高无上的。可是诸位,逻辑之外还有感觉,中国人是讲感觉的,你会发现你的逻辑根本抵不过感觉

什么叫逻辑抵不过感觉去?举一个例子,家里面两口子吵架呢,这个男的气得不行,说:你咋不讲理呢!这个女的说:老娘就不讲理,你要咋的。你看出来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老娘就不讲理”,意思是其实我承认你有道理的,但是我的感觉不允许我用道理。你就知道道理抵不过感觉,通过就这一句话你就知道了。

我们好多时候经常劝别人:哎呀,你不要生气了,你好好想一想,什么什么给他讲了一堆道理。他说:是了,可是我就气的不行嘛!看出来了吗?感觉就搞定他了。你把这个道理讲的天花乱坠不顶用,道理不解决生命,感觉才解决生命呢

我们讲生命其实老简单的一件事,生命的真相就是感觉。但是感觉的真相是什么?感觉的真相就是这个东西——是空、是无、是道、是一、是无极、是中,我们还可以把它称做为“觉”,佛家也把它称作“觉”。这么多词,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词都拿出来讲,所以以后我们统一把这个东西叫做“觉”,好不好?这样的话我们达成一个共识。生命的本质是感觉,感觉的本质是觉。

现在讲到这了,我们知道一说“感觉”,喜怒哀乐,或者说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么多觉,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这些感觉,那么现在我们回到本质上了,本质是“觉”。请问这个“觉”是喜的还是怒的?是哀的还是乐的?问住了?想一想?想一想就是逻辑了。这个“觉”的本质它是喜吗?它是怒吗?是哀是乐吗?它什么都不是,发现没有?它什么都不是。

感觉有个本质,有个本体,那我有感觉吧?何老师有感觉吧?感觉后面还有一个东西是觉。请问何老师的这个觉和大家的这个觉,意味着什么?说何老师的这个觉是男人的觉,男觉;你们的那个觉是女觉,你觉得有可能是这样吗?不可能是吧。意味着这个觉不男不女,不是男的,不是女的。说我这个觉奔五了,底下有年轻的,有二十多岁的,你的觉才二十,你的觉还嫩着呢,我的觉都奔五了,我老觉,你嫩觉,有这种可能性吗?没有是吧。何老师现在坐的讲桌,何老师的觉多高尚啊,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你们的觉多卑微啊,何老师的觉觉悟高,你们觉悟低,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发现,这个觉的本质是什么?它竟然不具备一切属性啊,它没有年龄的属性,没有男女的属性,没有高低的属性,没有大小的属性,没有颜色的属性,没有温度的属性,没有形状的属性,没有质感的属性,它什么属性都不具备。什么属性都不具备,问题来了——那我的愤怒从哪来的?我喜悦从哪来的?还是从它这儿来的呀!说它什么属性都不具备,但还都是从它这儿来的。

说这个东西不具备一切属性,但是却包含了一切属性。说天呐,这讲的我都晕了,讲的我都听不懂了。我们来看一个数学概念,现在流行讲究建数学模型嘛,建了数学模型就好懂了。我们来建一个数学模型,说有没有一个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不是零,有没有这么一个数?有没有一个数,它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有没有一个数,既不是实数,也不是虚数?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它什么都不是,却包含了一切数,那个数叫什么?那个数就叫“无穷大”(∞)。数学里面就有这个东西呢,那个数就叫无穷大,就那个东西。这个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其实什么是觉呢?什么是心之本体呢?就是那个无限。它就是那个无限,它什么都不是,但是却包含了一切属性了,它包括进来,但是它自己什么都不是,你说哪个数不在无穷大里头呢?但是它自己却谁都不是。这个词就是我们学的那个成语,叫“无中生有”,它本来是个无限,但是所有的有限是从无限里头出来的,无中生有。

善恶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认为善恶是一个价值观的评判。比方说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扶老太太过马路是善的。但是假如说有一个人,他以扶老太太过马路为职业,他每天就在马路上tingkou(方言),老太太一过来就要绑架到马路对面去,老太太一过来再给她折回来,送过来再给她送回来,因为他以送老太太过马路为己任。我要做善呐!很多人不都这样吗?拼命地做善啊,把老太太送过来送过去,送过来送过去,以至于老太太眼睁睁的看着家门口一上午回不了家,这是相声里面讲的。那么请问,这个时候扶老太太过马路是善吗?(不是)好,因为我们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评价了,认为绑架老太太是不善的,认为执着地要做一件事情是不善的。如果说我们认为执着一件事情是不善的,我们在这个阶段,比方说我们投入的学习,比方说我们经常鼓励孩子,说你要努力,你要执着……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又认为是善了。对不对?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这种价值系统里面经常调过来,倒过去,经常把自己就搞糊涂了。

我们已经讲了,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感觉。善恶讲的是什么?感觉。善恶在感觉上,你就知道原来这个东西好简单!什么叫好简单?我感觉好,就是善;感觉不好,就是恶。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说我那天看见他,我就气的不行,哎呀,我就想上去扇他一顿,逼兜耳光我打完他我就感觉好。那么请问这样子又怎么评判呢?我打完他就感觉好,请问我打他是善还是恶呢?知道你被问得糊涂了,我告诉你,你感觉好,你就不会去打他。听懂没听懂我这个意思?真的,你真感觉好的时候你不会去打他,是因为你感觉不好才打他。我讲到这个地方,大家是不是对善恶又有了一个感觉了呢?善恶是讲的什么?是讲的你真正的感觉。

真正的感觉是什么?“良知”,实际上是这个东西。

我们在我们的生命里面,我们实际上是有善恶的,虽然说真相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比如说我只能是一个男人,你只能是一个女人。比如说有的人说动个手术,我改成女人了。你没有改成女人,你只是改成女人状了,对吧,你还是男人。或者你改完了就男女都不是了。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比方说我现在年龄多大岁数了,我就只能是这么大,我不能说我现在变八十,变不成。我也不能现在就变十八,也变不成,我只能是这么大。对不对?所以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

那么这个有限从哪来?换句话说,我们的生命的状态,这个生命的样态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比方说我有钱,我没钱,我有一百块钱,我有一百个亿。它也是个有限,你有多少也都是个有限,对不对?那么你这个状态是怎么呈现出来的?有善有恶怎么呈现出来的?“意之动”。“意”是什么?前面讲的“心”,“心是”感觉,“意”是什么?“意”就是价值评判,信念系统,“意”就是这个东西,“意”就是我们养成的习惯。

比如说举个例子,你会自动上女厕所,因为你是女生,从小教的你就是这个,你自动就会走到那个里去,你不会有那个意识说我要上男厕,你不会有这种意识。为什么?因为它已经不断地告诉你:这样做、这样做、这样做、这样做……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了。

再比如说,有人告诉我们说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然后我们自动的会把它理解成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为什么?因为信念系统已经被洗刷了。就是不断地叠加,不断地叠加,念上加念,让我们会产生判断,你会下意识的判断——这一部分叫“意”,下意识地判断。

这个“意”一出现的时候,它就变成有限了。举一个例子,说你们家儿子考完试回来了,说:妈,我考了个八十。你的脸“咵”就挂下来了:你好意思?你才多大个人,你现在就考个八十,你将来可咋呀你。气的不行吧,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判断了,你认为“八十”是不好的;你已经判断了,认为“八十”是没有努力;认为“八十”是怎么的,你可能后面会从这个状况里面会产生很多想象,我当年就咋回事咋回事,你陈芝麻烂谷子就给人家翻出来了。然后他爸回来,你又把他爸训一顿,我说当时怎么教育吧,你当时说……,看你儿子现在是这状况!已经搞的各种纵横交错那种关系,已经复杂的不得了了。

这个时候儿子说一句话,说:妈,我考这个八十也是全校第一名。这个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咔”一下,像被雷电击中一样。然后说:哎呀,宝贝,妈妈错怪你了,今天中午想吃啥?妈妈给你做呀还是咱们下馆子呀?

你有没有看到,这个时候“八十”没有变,“八十”还是那个“八十”,但是你的感觉已经变了,你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生命状态里,对不对?生命状态,生命的质量都是由什么决定的?感觉。这个感觉由什么决定的?是你用“意”的判断,它影响到你的感觉了,是不是这样子?这个地方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我们的生命的状态,是我们的判断决定的

接下来又要讲的一个话题是什么?

说我现在不想生活的这个状态里——我没钱,我想变得有钱;我不健康,我想变得健康;我天天跟我老婆吵架,我不想吵了,我就想夫妻俩和和美美的;我家孩子不争气,我想我的孩子出出息息的……怎么办?改变“意”吗?改变信念系统吗?你改变完了还是个有限!那么怎么办?回到无限。回到无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有的呈现都是被允许的。因为我不评判啊,明白吗?你就知道为什么好多老师在讲:全然地的接受,悦纳。为什么?全然地接受的意思就是你把评判去掉了,你有评判你就不能全然地接受。

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本体,生命的本质是感觉。感觉的本体是那个“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只有回到本体,我才会拥有创造力。什么意思?我打个比方,说金庸写了一篇小说,这篇小说的名字叫《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一个人物叫郭靖,《射雕英雄传》里还有一个人物叫梅超风,我们就先把这个前提先放到这儿。

那么请问:郭靖生命的样态是不是金庸在体验?是不是?好,那我们通常都把郭靖称之为好人——“郭大侠”,对吧?

那么请问:梅超风这个恶人,是不是也是金庸在体验?

那么请问:郭靖想要改变梅超风,他能做到吗?

我再把这个话讲的明白点,甚至郭靖他妈想要生出个郭靖来都做不到,懂没懂我这意思?只有谁能做到?只有金庸能做到。金庸让郭靖改造梅超风就改造梅超风;金庸让郭靖杀死梅超风就杀死梅超风;金庸让郭靖学个九阴白骨爪,郭靖就学个九阴白骨爪;金庸让郭靖他妈生个郭靖,郭靖他妈就得生个郭靖。是不是这样的?什么意思呢?你只有站在真相里的时候,你才能改变世界,你才能改变命运。你不在真相里,你永远没有机会改变。所以什么是真相?“心之体”是真相,“觉”是真相。“意之动”不是,所以你在“意之动”里面解决不了,什么都解决不了,你只有回到本体里面能解决。

我们讲《了凡四训》,了凡改过命了。了凡改命好多人都看见啥?都看见“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都看见这一句了,都以为靠做善事改命,做善事的人多了,有几个靠做善事改了命的?有几个?很少见,你几乎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我们自己学了《了凡四训》以后,也开始做好事改命了,可是我们做了几年下来,你改了吗?该咋地还是咋地。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回到感觉上去做,你没有回到感觉上去做事,就意味着你一直没有在真相里面解决。你一直试图用郭靖去改造梅超风,改造不了的,所以要改造感觉。请问行动能改造感觉吗?逻辑能改造感觉吗?什么能改造感觉?只有感觉能改造感觉。你这个时候需要启动什么呢?需要启动你真正的感觉。

那么什么叫真正的感觉呢?今天的说法叫“直觉”,古时候不用“直觉”这个词,古时候用这个词叫“良知”。

孟子就讲“不待学而能,不待虑而知。”就是你不用考虑,你就知道;你不用学,你就会。那你说不用学就会的,不用考虑就知道的那个东西叫啥?那东西不就是直觉嘛,突然冒出来就是直觉嘛。你直接的那个感觉。

直觉起个什么作用呢?直觉起的作用就是它把你引领到你要去的那个地方。那你要去的那个地方是哪里呢?全然的好感觉,你要去的是这个地方啊。感觉知道你要去这个地方,但是逻辑不一定知道。

刚才我讲了,说你做饭的时候:哎呀,我要去吃个肯德基。这个时候你是感觉出来了,可是你的逻辑会告诉你:不行,我还要继续做饭。这个逻辑不知道啊,对不对?你以前有没有发现,当时要做一件事儿就感觉很不好,但是你的逻辑会告诉你:必须做,必须做……然后这个事情就做砸了,然后你会说啥?哎呀,我说么,我一开始就感觉不好,我就觉得不对劲儿。你看是不是就做砸了?我们是不是经常也说这种话?为什么?因为你不在感觉里头啊。

直觉会自动有感觉。打一个比方说,马路上过来一个美女。“哇,美女!”你自动就生了赞叹心了。你去了公共厕所,你自动就“臭的”,你自动就会有这个感觉,有的人学了传统文化,去了厕所不让说臭, “哎呀,怎么会是臭的呢?一定是我修的不好,人家修的好的肯定觉得是香的。”扯淡,我就不相信圣人进来能把屎闻成蛋糕。你懂没懂我这意思?就是臭的还是臭的,但是圣人不对“臭”作评判,凡人会对“臭”做评判,明白吗?凡夫就“哎呀,臭的”,气得不行,这帮人也没给打扫,咋这么恶心呢。圣人是进来就进来,出去就出去,没评判,直觉产生的,不是逻辑判断的。比如说臭,臭是你逻辑判断的吗?不是,你自动就知道啊。马路上过来个美女,你自动就会知道啊,自动就会赞叹。有人说不对,你是学传统文化的,那个叫“好色”。我告诉你,你第二眼才叫“好色”呢。第一眼看到这个里头是没有评判的。第一眼“啊,美女。”这个是没有评判的。然后“哇!美——女——”这才叫第二眼啊,明白吗?第二眼才叫“好色”,第一眼不叫。

所以有没有发现前辈总是在跟我们讲,说你守住第一念。什么叫守住第一念?直觉啊,致良知啊。我告诉你经典都是通的,道家、佛家、儒家,什么庄子、孟子,讲的全一样,没讲过第二句话。

那么知善了,我的感觉很好,感觉很好怎么办?感觉很好去行动呀,这个词叫什么?这个词叫“知行合一”。我们普遍对“知行合一”有一个巨大的误解,就是我们认为“知行合一”就是学了去练,叫“知行合一”,不是,那个不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跟上你的感觉行动。因为“知”的意思是什么?“知”的意思是觉知,不是知识。你把它一旦理解成知识你就完蛋,彻底就翻过来了,彻底就翻车了。学不明白了,学不懂了。

实际上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段就是这个。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不是在讲这个东西吗?什么意思呢?就是朱熹他认为“亲民”应该是“新民”,“亲”是“新”的通假。所以他干嘛呢?他就把这个经典《大学》就改了。《大学》,当年孔子删述六经,孔子已经校对过了,到了一千多年,将近两千年以后,到了朱熹这儿,朱熹竟然就改了。我告诉你经典不能动,你知道吧,它已经传下来给你,当然你要找到正确的版本,但是这个经典一个字都改不得,你改一个东西,它立马就不是那个样子了。所以朱熹胆子很大,就把这个“亲民”就改成“新民”了,以至于今天有很多人在读《大学》的时候,都认为是“新民”。“新民”彻底就学翻了。

刚讲了,感觉好,我知行合一。那么感觉不好呢?感觉不好,我也知行合一?我气的不行,我就打他去呀?我怎么办?你说我打他,我就感觉好了。打了是你感觉不好了,也就直觉告诉我感觉不好呀。那么这个时候感觉不好怎么办?感觉不好,它也不是说我算出来的感觉不好啊,你哪次生气的时候你是在那想的:“哎呀,要不我等一会儿生个气吧”。你不是这么设计的,对不对?你也没有说是算好了,预备——开始,你也不是这样的吧?对不对?你那个生气,你那个东西一来,“噔”就出来了嘛,是不是?“噔”的一下就着了嘛,你没有准备你就火了嘛,也是直觉啊。

那么直觉是恶怎么办?就是这个感觉出现的时候,我迎着感觉上去了,因为啥?我不评判了呀,我们一说这个感觉不好就逃走了,或者就跟它打架,就把它摁住了,但是你摁不住它,因为你每次都是忍无可忍,每次的结果都是忍无可忍,你摁不住它,所以你摁不住它,你逃走也没用。有的人转移了,有的人开始研究了,分析了,都没用我告诉你,你只有迎着它上去,去体验它,这个动作就叫“格物”。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对“格物”是有误解的。《大学》通篇在讲格物,那么复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最后告诉你“致知在格物”,一层一层给你从上面推推推,从第八层楼推到第七层,第七层推到第六层,第六层推到第五层,一层一层推下来,推到最后一层告诉你:“致知在格物”。就是你没有格物,你上面全扯淡,全都出不来。

那么“格”是啥意思?“格”就是不正的摆正了,“正其不正者”这个就叫“格”。“物”是什么?“物”就是事件。“物”是事件,“格”是正。那么“格物”的意思是我把那个事件改对吗?是我改那个事件吗?你有没有发现,事件本身也无好无坏啊。对不对?儿子拿着八十分的卷子回来,那么请问:这个八十分的卷子是善还是恶?它是无善无恶呀!那么善恶是从哪里来的?意之动啊,是不是?

好,你有没有发现所谓的这个“格物”,你得不着物,就是你对那个八十分的卷子,你什么都做不了。但是你能做什么?你能做你在八十分的这个卷子后面的那个感觉,你是可以做的。听明白了吗?知道“格物”是干啥了吧?“格物”就是我的感觉不好,我把感觉调节好,这就叫“格物”。怎么调节?迎着感觉上去,接受它,体验它,和它融为一体,这就叫“格物”。格物就能怎么样?格物就能致知啊。什么叫“致知”?“致”就是到达。“知”是什么?“知”是良知啊。说你格物格物,你的良知就出来了,你的导航就起作用了。

那么好,你再看《大学》里面的这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活出来吗?你要做格物致知的功课。就这么一句。所以你就知道《大学》通篇都在讲格物,格物,格物,前面那么长一段讲格物,绕过来绕过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什么意思?对,说到这个“知所先后”,好些人以为“知所先后”是大家排队呢,先干啥后干啥,好多人以为是这。那么“知所先后”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你要知道谁决定谁,是感觉决定现象,还是现象决定感觉,你知道这个,这叫“知所先后”。不是说我先干啥后干啥,先干啥后干啥你还在行为层里头,你根本出不来。根本不是说让你搞什么步骤,和步骤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根据2019年5月25日在太原市河汾书院的讲座整理

本系列音频及文字由启明灯整理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