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中有尺素書備註:
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具體而微備註:
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不可磨也備註:自評:「妙下」。
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生氣遠出備註:
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廷颺印.難進易退學者.事非經過不知難.實事求是.觀海者難為水備註:款記:「讓之先生自作五面印,今為書徵社兄所得,屬福廠記。」(五面印)
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廷颺私印備註:款記:「道光乙未,熙載自刻。」
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廷颺詩詞書畫印備註:
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廷颺字熙載備註:
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廷颺之印備註:
1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氏備註:
1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道在何居備註:
1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廷颺印備註:
1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1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廷颺印.熙載.熙載.熙載白牋.廷颺私印.熙載手拓石墨.封完印信.吳廷颺印.熙載備註:款記:「攘老放明人指母印,得九面未刻全。七三叟,高野侯誌。」(套印)
1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以字行備註:
1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氏備註:
1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所得金石拓墨印備註:款記:「攘之自作印,晏廬藏棄。野侯審定之,戊寅。」
1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詞翰備註:
1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包誠備註:
2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興言畫印備註:款記:「興言大兄屬刻此印,壬寅冬至後五日(十二月廿六或廿七日),廷颺。」
2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仿刻印釋文:近字靜父備註:款記:「興言大兄屬仿汪古香作,弟廷颺。」
2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包誠私印備註:款記:「此為吾家晚學生得意之作也,缶道人。」款記:「家君為署款時。藏堪得刻。」
2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興言備註:款記:「後學安吉吳昌碩拜觀,為攘翁署款,戊午初夏。」款記:「二石刻均為攘老傑作,家君時訓示其用刀之法,藏堪僅註。」
2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包誠私印備註:款記:「福盦審定此印為吳攘翁手鐫,今歸徐氏彊誃,觀者寶之,丁巳十壹月。並記。」
2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包誠字興言又字子克備註:款記:「彊誃得包氏印章,斷為吳讓老所刻,吳包有子淵伯魚之誼,是印波磔神妙深造,宛鄰為讓老手筆無疑,寶之寶之,福盦記,時丁巳十壹月朔日。」
2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包誠私印備註:款記:「此為讓翁刻印無疑,彊誃寶之,福盦。」
2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克備註:款記:「老缶審定為攘翁手刻無疑,戊午夏初。」
2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包興言書畫記備註:款記:「攘老最為精意之作,惜未署名,苦鐵。」款記:「彊誃得此印,審定為讓之手刻,福盦為之補款。」
2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包伯子氏備註:款記:「熙載。」
3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興言備註:款記:「攘老雖未署款,神意之間,可臆斷也,戊午首夏(四月),吳昌碩。」
3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仿刻印釋文:興言備註:款記:「道在瓦甓,攘老有焉此刻,此刻實深得漢塼遺意,缶。」
3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淩毓瑞印備註:款記:「永嘉方氏唐經室藏讓翁刻印,醉石審定,己醜春日。記於海上。」
3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東笙備註:款記:「東笙仁弟屬,颺作。正面」
3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壤室淩氏備註:款記:「東笙世兄屬,弟颺。」
3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何紹基氏備註:款記:「子貞先生名印,廷颺。」
3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宋晉字祐生備註:款記:「丙子五月,為雪帆太史刻,熙載。知漏鄙意,冀附大名以傳者,觀者勿哂,為東方先生也,颺又記。」
3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京秘玩備註:款記:「道光丁未仲春,熙載刻於雙藤書屋,為小湖仁弟大雅正之,是日,吳門張左泉丈適至,頗見賞。」
3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印.攘之備註:款記:「攘之先生自作印,往往不署款,書徵社兄出此,屬為審定句識石側,此蓋先生至佳之作也,戊寅七月,福廠王禔仝觀者丁鶴盧.高絡園。」款記:「己醜春仲,重觀於永嘉方氏唐經室,福廠居士記。」(兩面印)自評:「佳上」。
3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印備註:
4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4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印備註:自評:「佳下」。
4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4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印.攘之.師慎軒.足吾所好翫而老焉備註:款記:「讓之自刻□作(四面印-竹印)。」
4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讓之氏備註:
4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之印備註:款記:「讓翁自作印未署款者,福廠為之補署。」
4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藏書印備註:款記:「讓翁自作印未署款者,福廠為之補署。」
4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讓之氏.熙載之印備註:款記:「讓翁自作名號印,福廠拜觀。」款記:「己醜春日,醉石觀於唐經室中。」
4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儀徵吳熙載收藏金石文字備註:款記:「此真攘翁精品也,甲申二月,廣陵卞獧老持贈海陵王白齋。白齋喜如烈士之得寶劍焉。屬射陵虞虞山記其事於顛。」
4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字攘之備註:款記:「余生平見人磨前人名印而自用佳石者…讓翁。」
5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觀海者難為水備註:
5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分纂備註:
5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平生珍賞備註:款記:「自刻。」
5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平生珍賞備註:
5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持贈備註:
5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讀過備註:
5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過眼備註:
5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過眼備註:
5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審定備註:款記:「…熙載。」
5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印信備註:
6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備註:
6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6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6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6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6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6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備註:
6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6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備註:
6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7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7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備註:
7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7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備註:
7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攘之備註:
7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曾有此備註:
7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所得金石備註:
7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方竹丈人備註:
7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包世臣印備註:
7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倦翁備註:
8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上章淹茂備註:
8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重光大淵獻備註:重光(辛)大淵獻(亥)
8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淩毓端印信富貴長壽備註:款記:「鹹豐元年六月十壹日,熙載。」
8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淩鏞讀過備註:款記:「讓翁手治之印,福廠審定拜識。」
8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海陵徐生備註:款記:「東園老人屬,熙載刻。」
8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熙載書畫印備註:
8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畫印備註:
8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自用印釋文:熙載畫印備註:
8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癸醜備註:
8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言菴備註:
9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自用印釋文:言盦備註:
9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言不盡意備註:
9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意造備註:
9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意造備註:
9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琴川備註:款記:「琴川仁兄屬,弟熙載。」
9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省悟子備註:款記:「立身行事,人苦不自知,及其悟也晚矣,然悟而能改,猶可補救,何如早覺,此由不早省耳,倘能早省,必能頓悟,故省字從目,悟字從心,儒者之事,莫切於此,桐叔取此二字,壹戒之於既往,壹矢之於將來,其終身弗諼已,熙載並記。」
9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慈民所藏經籍金石書畫印記備註:款記:「慈民仁兄屬,弟熙載。」
9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長留天地間備註:款記:「熙載。」
9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仿刻印釋文:蔣照備註:款記:「攘老擬漢印之清音,苦鐵。」
9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胡文萃印備註:款記:「仲卿仁兄屬,弟熙載。」
10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仿刻印釋文:八愚啟事備註:款記:「熙載。」
10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楊鐸.石卿畫記備註:款記:「石卿仁兄之屬,弟熙載。」(兩面印)
10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醉墨軒收藏金石書畫備註:款記:「攘翁篆刻,晏廬審定,野侯記之。」
10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梅邊吹蓫客備註:款記:「讓翁。」
10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梅邊吹蓫詞人備註:款記:「宜庵仁兄詞筆入宋賢之室,而大愛白石,余師事之,為刻此印,以誌企仰,熙載。」
10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汪硯山癸醜以後珍藏備註:
10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硯山印備註:款記:「讓之刻,晏兄屬,弋虯記。」
10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八分備註:款記:「讓翁為汪硯山製印,福廠補記。」
10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鋆備註:
10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備註:
11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鄭箕.芹父備註:款記:「乙卯三月,為芹甫大兄刻,讓之。」(兩面印)
11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棲雲山館備註:款記:「擬宋人篆,次閑。」款記:「乙卯七月,讓之刻於棲雲山館。」
11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蔔生盦.寄心盦主.虛過盦主備註:款記:「此石汪君冬巢屬余刻蔔生盦,時在壬午,冬翁去後,歸程君雪問,余不忍磨,為之刻虛過庵,程君去後,歸於硯山,又復姓汪,三君皆工詞,三十年來而壹壹如昨,可慨也已,乙卯九月,讓之。」(三面印)
11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丙辰後作備註:款記:「完翁舊刻為人磨去,硯山得石,熙載重鐫。」款記:「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完白翁刻於邗上寓廬。」
11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汪鋆硯山畫印備註:款記:「硯山仁弟名印,熙載刻。」
11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汪氏八分備註:款記:「硯山屬,熙載作。」
11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汪鋆鑑藏石墨備註:款記:「讓翁刻印之未刻款者,福廠為書徵社兄識之。」
11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硯山鑑藏石墨備註:款記:「汪硯山所用印,大半為攘翁所刻,見讓之印稿,未刻款者亦多,此其壹也,福廠特為審定,而補識之,後之覽者,無或疑焉。」
11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來青閣主人備註:款記:「仲卿仁兄屬刻,讓之弟熙載,丙辰秋八月。」
11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紀年印釋文:丁巳之作備註:款記:「硯翁再遇此九十九矣,熙翁。」
12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鋆字硯山又字汪度備註:款記:「熙載所作,極作絕思,汪度寶之。」(隸)
12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郎官列宿備註:款記:「熙載。」
12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蓋平姚正鏞仲聲詩詞書畫之章備註:款記:「鹹豐七年秋八月坐轉蓬吟館,盡日讀仲海之作,興會既集,為作此小印鈐之,惜目力昏耗不能工也,熙載記。」
12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蓋平姚氏藏書備註:款記:「仲海藏書印,丁巳九月,熙載。」
12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氏備註:款記:「仲海仁兄法家正,弟熙載。」(隸)
12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仲海備註:款記:「仲海仁兄屬,弟熙載。」
12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蓋平姚正鏞仲海鑑藏經籍金石文字書畫章備註:
12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私印備註:款記:「仲海仁兄名印,弟熙載刻。」
12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印信備註:款記:「仲海名印,熙載作。」
12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正鏞備註:款記:「仲聲名印,熙載作。」
13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海備註:
13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海備註:
13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寫生備註:
13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書畫備註:
13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書畫備註:
13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畫印備註:
13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十壹備註:款記:「仲海屬,熙載刻。小莊。」
13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氏十壹備註:
13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仲子又第十壹備註:
13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渤海姚氏書畫備註:款記:「鑑泉作。柳杉仁兄法家郢政,弟熙載。」
14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渤海姚氏珍藏書畫印備註:款記:「仲海仁兄屬,熙載刻。」
14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遲雲山館書畫記備註:款記:「仲翁屬,熙載刻,此徇知之作也。」
14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遲雲山館書畫記備註:
14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齋館印釋文:遲雲山館備註:
14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齋館印釋文:轉蓬吟館備註:款記:「仲海仁兄作家削政,弟熙載。」
14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逃禪煮石之間備註:款記:「…兄畫梅,…奉貽,熙載」
14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十壹備註:
14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姚正鏞書畫記備註:
14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14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聲備註:
15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備註:
15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私印備註:
15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之印備註:
15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氏章備註:
15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正鏞備註:
15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仲聲備註:
15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仲海氏備註:
15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海備註:
15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渤海外史備註:
15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齋館印釋文:黃梅華館備註:
16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孟詹詞翰備註:
16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小堅畫印備註:
16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安雅備註:款記:「戊午七月,子鴻屬,熙載刻,子鴻持贈仲陶矣,讓之證盟。」
16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安雅備註:
16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安雅備註:
16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仿刻印釋文:黃錫禧印備註:款記:「此印讓翁所刻未署款,叔孺補記之。」
16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款記:「甲申秋月,叔孺觀。」
16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款記:「子鴻弟屬,熙載刻。」
16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函青閣主備註:款記:「熙載。」
16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黃錫禧字子鴻備註:自評:「能下」。
17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黃錫禧子鴻氏平生珍賞書畫印備註:自評:「能下」。
17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文節公孫備註:款記:「文節公孫,子鴻屬,熙載刻。」自評:「能上」。
17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黃子鴻所作詩詞書畫備註:
17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詞翰備註:
17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黃子鴻備註:
17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
17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黃錫禧印備註:自評:「佳下」。
17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自評:「佳上」。
17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言事備註:自評:「佳上」。
17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白牋備註:
18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黃氏章備註:
18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黃氏備註:
18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錫禧備註:
18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錫禧備註:
18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自評:「能上」。
18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錫禧備註:
18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錫禧之印備註:自評:「能下」。
18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書畫備註:自評:「佳上」。
18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錫禧備註:
18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黃子鴻備註:
19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
19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
19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自評:「能下」。
19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備註:
19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禧備註:
19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勺園小印備註:
19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詩畫備註:
19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黃子鴻畫印備註:自評:「佳下」。
19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倚聲備註:自評:「妙下」。
19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所作備註:
20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畫印備註:
20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子鴻過眼備註:自評:「妙下」。
20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子鴻平生珍賞備註:
20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黃氏棲雲山館珍藏印備註:
20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子鴻又字勺園備註:
20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棲雲山館備註:自評:「佳上」。
20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鴻道人備註:自評:「佳上」。
20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涵青閣主備註:
20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涵青閣備註:
20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癸巳生備註:
21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阿五備註:
21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第五之名備註:
21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僕本恨人備註:自評:「逸下」。
21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聽蕭詞客備註:
21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之江舊史備註:自評:「神」。
21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意內而言外也備註:自評:「能下」。
21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寫生家法備註:自評:「逸下」。
21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寄情於此備註:自評:「逸下」。
21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青衫司馬備註:自評:「妙上」。
21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寶鼎齋備註:
22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水雲詞客備註:
22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匏瓜室-甲辰生備註:
22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家在洪澤湖邊備註:
22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書生門戶廉吏子孫備註:
22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觀海者難為水備註:款記:「百川為海羞(溝)行潦,但道能觀未足多,為進壹言君記取,若論源委要(耍)先河,守吾見余有觀海者難為水六字印,亦屬刻之,遂繫以二十八字,鹹豐八年祀竈日,雉臯舟中,讓翁記。」
22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觀海者難為水備註:款記:「此書徵社兄所藏印,以示輔之.繹求.福廠。審為讓翁手筆,與魏稼孫先生手拓讓之印稿中相合,同文者,大小凡三方,此為最佳,今三石皆歸書徵,亦壹古緣也,福廠識之,書徵其寶藏之。」自評:「神」。
22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陳寶晉印備註:款記:「讓翁為康父刻名印,節廠方兄得之,屬醉石審定,己醜夏。」
22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父備註:款記:「守吾名印,熙載。」
22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海陵陳氏康父畫記備註:款記:「鹹豐戊己之間,讓翁客海陵為岑仲陶、陳康甫、姚仲海、黃子鴻刻印甚多,每不刻款,此殆客海陵所作,福廠審定記之。」
22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守吾此識備註:款記:「乙酉仲冬,自金陵還,永嘉道出滬上,書徵社兄出示明清舊印,嘆為觀止,此係讓之為陳守吾製者,雖未署款,亦可珍也,因為,識之,唐源鄴。」
23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陳寶晉印備註:款記:「讓翁治印,自雲,六十年來刻以萬計,故不署款者甚多,此印必非他人所能仿作,書徵社兄出以見示,亟為識之,戊寅七月,王禔。」
23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海陵陳寶晉甫氏鑑藏經籍金石文字書畫之印章備註:款記:「守吾屬,讓之。」
23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陳守吾文房印備註:
23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守吾畫印備註:
23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甫讀本備註:
23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桐叔備註:
23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桐叔過眼備註:
23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桐叔手校備註:
23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梅花東閣竹西亭備註:款記:「淮左名都,竹西隹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讓之。」(側款偽刻)
23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其實亦無法備註:款記:「無上甚得妙法,百方萬劫難遭遇,我今信心日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24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翁備註:款記:「攘老治印,使刀如筆,不放漢而得其神,可謂前無古人者,七三叟野侯。」
24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翁備註:
24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攘之所撫秦漢六朝字備註:
24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手摹漢魏六朝備註:款記:「攘之刻自用印未署款,節廠得於姑蘇秦氏,書徵.醉石審定屬記之,庚寅孟冬,七三叟高野侯放漢西狹頌筆法,刻於梅王閣。」
24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六十吳生備註:
24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24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24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紀年印釋文:戊午備註:
24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紀年印釋文:六十歲以後書備註:
24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紀年印釋文:六十歲以後書備註:
25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讓之備註:
25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25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25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25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25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備註:
25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讓之所畫備註:
25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紀年印釋文:年耳順備註:
25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箸手成春備註:
25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珍駕軒備註:
26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在心為誌備註:
26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在心為誌備註:
26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仲海書畫備註:款記:「仲海得此石,屬熙載刻書畫印,去小荃仿鈍丁六十年矣。」
26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字中陶備註:款記:「岑兄名字印,熙載刻。」
26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小印備註:款記:「戊午冬,仲陶屬,熙載作。」
26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小印備註:款記:「讓之。」
26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戊冬午,銅士屬,讓之刻。」
26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畫印備註:款記:「仲陶屬,讓之。」
26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氏仲子備註:款記:「熙載。」
26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陶平生珍賞備註:款記:「仲陶平生珍賞印,熙載刻。」
27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仲陶二兄屬,仿完翁,庶幾不失則矣,讓之。」
27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讓之。」
27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熙載。」
27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仲陶亦字銅士,讓之刻也。」
27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此讓翁為岑仲陶所治印,或當時迫促,未署者款,戊寅閏七月,福廠王禔補題。」
27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熙載。」
27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仲陶氏備註:款記:「仲陶屬,熙載作。」(隸)
27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岑鎔之印備註:款記:「仲陶屬仿漢銀印,讓之。」
27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長宜子孫備註:款記:「陶屬仿漢印,時戊午冬至後三日熙載。」
27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仲陶屬熙載仿完翁。」
28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岑仲陶書畫備註:款記:「仲陶屬熙載仿完白山人法。」
28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壹切唯心造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熙載。」
28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之印備註:款記:「仲陶名印,熙載刻。(隸)」
28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仲陶又字銅士,熙載刻。」(隸)
28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之印備註:款記:「仲陶名印,熙載刻。」
28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讓之。」
28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私印備註:款記:「熙載。」
28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讓之。」
28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鎔之印備註:款記:「熙載。」
28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款記:「讓之。」
29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文梓印備註:款記:「張君,號樹伯,海陵人,讓翁所刻也,醉石記。」
29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樹伯備註:款記:「讓翁。」
29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文梓印備註:款記:「樹伯名印,熙載刻。」
29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樹伯備註:款記:「此讓翁為樹伯張君刻印而不署款,殆留俟後人補識者,己醜春,福廠。」
29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樹伯平生珍賞備註:款記:「讓之。」
29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海陵張文梓樹伯印信備註:款記:「讓之。」
29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文梓備註:款記:「樹伯壹兄名印,讓之。」
29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樹伯備註:款記:「熙載。」
29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文梓樹伯小印備註:
29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大之印備註:
30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文梓印備註:
30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樹伯過眼備註:
30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樹伯備註:
30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樹伯所作備註:
30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海陵張氏石琴收藏善本備註:
30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海陵張氏石琴收藏善本備註:
30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備註:
30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吳備註:
30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讓之備註:
30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攘之之詞備註:
31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己未備註:
31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己未備註:
31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晉唐鏡館備註:款記:「仲陶前得真子飛雙鏡,面質阮文達公,公攷定為戴安道物,確鑿無疑,戊午又得壹鏡,背有貞觀年鑄四字,因以晉唐鏡名館,屬余刻印,喜也,己未人日(元月初七),讓之,時年六十有壹。」
31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丹青不知老將至備註:款記:「硯山伐於丹青,冉冉將老,用工部語作印,慨可知矣,誰問老夫為同病,己未人日(元月初七),讓翁記。」
31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岑鎔仲陶氏收藏金石書畫之印記備註:款記:「銅士世兄屬刻,時鹹豐九年正月十壹日,讓之吳熙載。」
31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岑鎔字仲陶亦字銅士章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刻,熙載。」
31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岑氏仲陶珍藏書畫印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讓之。」
31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岑氏收藏秘笈印備註:款記:「己未試燈日,為仲陶二兄刻收藏印於海陵寓廬,熙載。」
31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陶平生珍賞備註:款記:「仲陶珍賞,熙載刻。己未。」
31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陶所得石墨備註:款記:「仲陶押所得石墨印,熙載刻。」
32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自稱臣是酒中仙備註:款記:「仲陶得舊石,屬刻少陵句,以助酒興,讓之吳熙載。」款記:「乙亥六月。」
32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陶所得石墨備註:款記:「己未花朝(廿五日),熙載。」
32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隔華人遠天涯近備註:款記:「仲陶先生大雅之屬,讓之。」
32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懼盈齋主備註:款記:「懼盈齋者,甘泉岑君茶伯藏書所也,君既刻舊唐書及輿地紀勝,藝林珍之,信其必傳,舊有鈐書印,已帙,今為補刻,歸之令姪仲陶,以鈐舊藏,俾來者見之,知有主名爾,鹹豐九年,歲在己未,仲夏中旬,故友吳熙載記於海陵。」
32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正鏞自仲聲印備註:款記:「鹹豐己未六月十六日,仲海仁兄屬刻於海陵。弟熙載。」
32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鏞備註:
32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2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中聲父備註:
32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聲備註:
32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聲備註:
33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仲聲備註:
33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3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3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3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3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3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3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私印備註:
33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海小印備註:
33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中海印備註:
34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備註:
34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4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備註:
34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正鏞印備註:
34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氏備註:
34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蓋平姚正鏞審定備註:
34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詩稿備註:
34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正鏞讀過備註:
34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蓋平姚氏書畫備註:
34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柳衫備註:
35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柳衫備註:
35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柳衫過眼備註:
35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仲子備註:
35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備註:
35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備註:
35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穜松堂章備註:
35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穜松堂印備註:
35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氏穜松堂印章備註:
35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遲雲山館備註:
35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山海關外人備註:
36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我癡道人備註:
36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字仲聲備註:
36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正鏞字仲聲亦字仲海備註:
36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海珍藏備註:款記:「讓翁。」
36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嘉州後人備註:款記:「岑氏著郡南陽,至唐有文本諡憲公者,勛業為最顯,嘉州其後也,以詩著,至今數典,每稱嘉州詩,裔仲陶刻加州後人小印,亦猶上溯憲公,以懼盈名齋之意雲爾,鹹豐九年,歲在己未,秋八月,讓之吳熙載刻並記。」
36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私印備註:款記:「仲陶名印,南江贈石,讓之為刻,己未八月。」
36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熙載。」
36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字仲陶又字銅士備註:款記:「岑鎔,字仲陶,又字銅士,刻此印者,友人吳讓之也,己未八月。」
36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岑鎔學古備註:款記:「熙載。」
36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小印備註:款記:「仲陶以精石屬刻小印,故精心刻之,熙載,時年六十壹。」(隸)
37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仲陶印富貴長壽備註:款記:「讓之。」
37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醉鄉侯備註:款記:「醉鄉何鄉,侯誰之侯,文人遊戲,仲陶樂是,遂佩此印,不勝於拜酒泉福祿長乎,讓之。」
37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書為心畫備註:款記:「淑完白山人法,仲陶世二兄清賞,讓之,時年六十有壹。」
37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仲陶私印備註:款記:「讓之六十壹歲刻,仲翁珍之。」
37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岑鎔仲陶所藏鐘鼎文字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刻,熙載,時年六十壹。」
37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岑仲陶經眼記備註:款記:「仲翁屬,熙載仿完白山人。」
37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岑生備註:款記:「仲陶屬,讓之。」
37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備註:款記:「仲陶名印,讓之刻(隸)。」
37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己未年,熙載刻(隸)。」
37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之印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刻名印。」
38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己未十月,熙載。」
38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岑氏岑樓中物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刻於海陵寓之中,熙載。」
38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岑仲陶父秘笈之印備註:款記:「仲陶二兄屬,讓之吳熙載,己未冬月。」
38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天下有情人盡解相思死備註:款記:「仲陶世兄屬,讓之六十壹歲所作。」
38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足吾所好翫而老焉備註:款記:「廬陵語,讓之為仲陶刻,時年六十壹。」
38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之印信備註:款記:「讓之。」
38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讓之。」
38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鎔備註:款記:「熙載。」
38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鎔印備註:款記:「讓之。」
38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讓之。」
39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仲陶屬仿漢銅印款識,讓之。」
39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仲陶屬,讓之作。」
39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讓之。」
39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陶備註:款記:「仲陶屬,讓之作(隸)。」
39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珍賞,讓之。」
39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字仲陶小印備註:款記:「仲陶小印,讓之刻。」
39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陶父備註:款記:「讓之。」
39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岑氏所藏備註:款記:「熙載。」
39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懼盈齋備註:款記:「讓之。」
39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懼盈齋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刻,熙載時庚申四月朔,同客於海陵。」
40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蓋平姚氏秘笈之印備註:款記:「鹹豐庚申四月,仲海仁兄法家削之,弟熙載。」
40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印備註:
40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海備註:
40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印備註:
40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海備註:
40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正鏞之印備註:
40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正鏞印備註:
40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蓋平姚氏備註:
40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仲海備註:款記:「仲翁至精斯業,削政是幸,熙載刻時年六十二。」
40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正鏞言事備註:款記:「仲海言事小印,熙載刻(隸)。」
41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備註:款記:「熙載」
41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海所作備註:款記:「仲海所用,讓之所作。」
41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姚正鏞印備註:
41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聲備註:
41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聲書畫備註:
41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聲備註:款記:「仲海原字,讓之刻。」
41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海備註:款記:「仲海之印石,讓之刻字(隸)。」
41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倚聲備註:款記:「仲海詞宗小印,熙載。」
41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詞翰備註:款記:「熙載。」
41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持贈備註:款記:「此印讓翁為蓋平姚氏篆刻,曾為葛氏輯錄吳趙印譜中,惜未署款,節廠三哥得石屬,去疾識之,辛卯四月。」
42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海平生真賞備註:款記:「仲海真賞,讓之。」
42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岑中陶父備註:款記:「仲海得佳石勝玉屬刻,因仿漢人玉印為之,時庚申四月,讓之年六十二。」(隸)
42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中陶氏備註:款記:「仲陶屬,讓之刻,時鹹豐十年四月十日。」
42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飢思煮石備註:款記:「讓翁自用,竊者無恥。」款記:「庚申四月,持贈仲陶,讓之記。」
42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十二硯齋備註:款記:「庚申四月中旬,坐十二硯齋,風聲鶴唳,無過問者,刻此消遣,讓之。」
42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潘銅印備註:
42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梓卿備註:
42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潘銅印備註:
42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梓卿備註:
42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梓卿備註:
43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潘梓卿備註:
43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梓卿寫備註:
43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潘桐印備註:
43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梓卿備註:
434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潘梓卿畫印備註:
435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潘桐印備註:
436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景岑又字沂農備註:
437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瑜印備註:款記:「瑤圃名印,熙載作。」
438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瑤圃書畫備註:
43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瑤圃備註:
44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顧熙備註:
44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錫山僧備註:
44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師造化備註:
44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吳褱祖字蓮生備註:
44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吳蓮生學備註:
44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吳蓮生小印備註:
44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吳懷祖字慰之亦字蓮生行大備註:
44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毓麟備註:
44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陳約齋珍藏印備註:
44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儀徵張錫組珍藏書畫備註:
45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樞廷清暇備註:
45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生於壬午備註:款記:「當湖葛氏傳樸堂藏讓翁刻印,醉石審定並識,丙戊八月。」
45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壬午生備註:
45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丙申生備註:
45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鋆備註:款記:「硯山名印,讓之六十二歲得心之作,庶幾不負此佳石。款記:「老辣痡峭,氣橫九州,斯冰內蘊,金石外遒,超元軼明,惟漢與牟,汪鋆謹贊。」
45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備註:款記:「鹹豐己未,先生將赴胡文忠公之招,鋆曾寫圖,並賦七古以贈於將發也,匆匆購得此石,先生頃刻奏刀,興到之作,神妙無似,不第魄力沈雄已也,而先生亦極得意,屈指廿年,恍然在目,而鋆亦冉冉將七十矣,然亦何幸獲此,殆興斯刻,同不朽雲,光緒九年試燈日,追溯大始,乃為贊曰。」
45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詩詞書畫備註:款記:「硯山詩詞書畫皆至工,拙刻恐未足以相稱也,熙載。」自評:「能下」。
45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畫梅乞米備註:款記:「石甚劣,刻甚佳,硯翁乞米畫梅花,刀法文氏未曾解,遑論其他,東方先生能自贊,觀者是必群相嘩,讓翁。」款記:「此刻為先生六十後得心之作也,其自贊如此從可之矣,光緒九年試燈日,硯山自識時年六十有九。」
45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大好山水中人備註:款記:「硯山屬刻,讓之。」
45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倚聲備註:款記:「讓翁樂為硯山治印,而每不刻款,書徵得此,福廠審定記之。」
46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仿刻印釋文:汪鋆.硯山備註:款記:「讓老刻印,使刀如使筆,操縱之妙,非復思慮所及,自雲師法完白山人,竊謂先生深得篆勢精蘊,故臻神極,其以完白自畫者,殆謙尊之光耳,硯翁屬為題記,敢以圖人之見奉質,以為何如,光緒九年二月十九日,距作印時已廿餘年矣,蓋平姚正鏞仲海甫識並鐫。」(兩面印)
46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書畫備註:款記:「硯山屬讓之刻書是印。」
46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鋆備註:
46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備註:
46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汪度印備註:自評:「能下」。
46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小印備註:
46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鋆之印備註:(25-015-1)
46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真州汪鋆硯山備註:自評:「能上」。
46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硯山備註:自評:「能上」。
46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汪汪度書畫記備註:
47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備註:自評:「逸下」。
47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度備註:
47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鋆私印備註:
47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備註:
47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備註:
47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汪硯山所得金石文字備註:
47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汪度備註:
47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汪鋆讀竟備註:
47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過眼備註:
47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詞翰備註:
48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大之印備註:
48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不求似齋備註:自評:「能下」。
48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生於丙子備註:
48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度備註:
48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汪鋆硯山備註:
48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硯山所作備註:
48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小印備註:
48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硯山又字汪度備註:
48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岑氏備註:款記:「讓之六十二作。」
48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仲陶備註:款記:「讓之。」
49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二備註:款記:「仲陶二兄屬,讓之。」
49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器為岑鎔所藏備註:款記:「仲陶得祖乙尊,屬刻此印,鈐其墨拓,讓之。」
49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商周吉金之館備註:款記:「仲陶收藏吉金甚富,舉商周以賅之也,讓之記。」
49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印信備註:
49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私印備註:
49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鎔私印備註:
49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鎔私印備註:
49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私印備註:
49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
49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鎔備註:
50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
50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仲陶備註:
50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
50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仲陶備註:
50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亦字銅士備註:
50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岑鎔之印備註:
50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岑鎔陶藏書印備註:
50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庈鎔仲陶所得金石文字備註:
50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岑仲陶審定印備註:
50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仲陶又字銅士備註:
51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陶珍藏書畫備註:
51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岑鎔仲陶備註:
51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岑氏懼盈齋印備註:
51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懼盈齋岑氏收藏備註:
51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懼盈齋備註:
51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懼盈齋備註:
51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岑鎔仲陶父私印備註:
51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壹字銅士備註:
51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
51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庈仲陶收藏善本備註:
52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銅士備註:
52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手拓備註:
52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岑仲陶手拓本備註:
52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手斠備註:
52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中陶手書備註:
52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岑氏藏石備註:
52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真賞備註:
52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珍賞備註:
52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鑑賞備註:
52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陶所藏備註:
53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言事備註:
53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白牋備註:
53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私印備註:
53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陶備註:
53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鎔備註:
53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
53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
53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
53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備註:
53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備註:
54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庈備註:
54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陶父備註:
54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父印備註:
54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中陶父備註:
54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仲陶備註:
54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仲陶氏備註:
54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仲陶備註:
54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岑鎔讀備註:
54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岑氏金石備註:
54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仲陶珍藏備註:
55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仲陶持贈備註:
55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甘泉岑氏曉詹畫記備註:
55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甘泉備註:
55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曉詹備註:
55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曉詹備註:
55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曉詹父備註:
55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岑仲陶家珍藏備註:款記:「仲陶得金石多矣,拓墨贈人,必用此印,讓之。」
55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鬻及借人為不孝備註:款記:「仲陶取唐杜湜句,屬刻以鈐書,其子子孫孫永寶用,余之書悉寄尊家,乞代鈐之,讓之。」
55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甘泉岑氏懼盈齋珍藏印備註:款記:「仲陶世二兄屬刻珍藏印夥矣,此則表以懼盈齋,岑氏其守之勿替者也,熙載時年六十二。」
55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石壽齋備註:款記:「仲陶屬,讓之六十三作。」
56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秋舲備註:
561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淦之印備註:
56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秋舲備註:
56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秋舲又字蓮伯備註:
56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秋舲過眼備註:
56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蓮伯寫生備註:
56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秋舲寫生備註:
56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寫生備註:
56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阮恩高印備註:
569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收藏印釋文:鍾氏珍藏備註:
57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鍾培棟印備註:
57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柏才備註:
57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嵩庵備註:
57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嵩庵詩艸備註:
57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種瓜僧備註:
57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相貽印備註:
57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悅庭備註:
57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天香書屋備註:
57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貧而無諂賤而有恥備註:款記:「此印見攘翁舊印譜,晏廬吾兄藏攘之印極富,丁醜被劫,失去頗夥,此幸存者,屬為識之,戊寅閏七夕,高野侯記於梅花雙卷樓。」
57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只願無事常相見.但使殘年飽喫飯備註:款記:「此讓翁所作兩面印,見讓之印稿中,福廠為補識之。」(兩面印)
580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壹日之跡備註:款記:「完白有此印,攘之屢效之,均不襲其完也,晏廬屬記,戊寅野侯。」
58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壹日之跡備註:
582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壹日之跡備註:
583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日慎壹日備註:
58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謙退是保身第壹法備註:
58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我是玉皇香案吏備註:
58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斷腸人遠惕心事多備註:
58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天下有情人盡解相思死備註:
588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也備註:
589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不無為苦之辭備註:
59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能事不受相促迫備註:
591作者:吳讓之時期:前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日利備註:
59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紀年印釋文:壹月二十九日醉備註:
59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花開猶是十年前備註:
594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山中臥詞客備註:自評:「逸下」。
595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鼎銳之印備註:款記:「子穎四兄雅屬。」
596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方子穎氏備註:款記:「讓之。」
597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菀鄰弟子備註:款記:「此讓翁刻印未署款者,福廠審定補記。」
59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學然後知不足備註:款記:「讓之篆。」
59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弁寶弟印備註:款記:「頌臣尊兄名印,讓之。」
60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頌臣備註:款記:「讓之。」
60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丙炎印備註:款記:「午橋事大兄名印,讓之刻。」
60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午橋備註:款記:「讓之。」
60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藥農備註:款記:「攘之為張午橋瑑,晏廬攷藏,野侯記之。」
60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儀徵張丙炎午橋父備註:
60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張午橋所藏石墨備註:
60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午翁備註:
60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丙炎之印備註:
60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張丙炎讀過備註:
60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張午橋珍藏印備註:
61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半夏生備註:
61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鹿角解備註:
61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意內而言外也備註:
61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蜩始鳴備註:
61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蟋蟀居壁備註:
61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天長夢短備註:
61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壽備註:
61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薛壽審定備註:
61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薛壽讀備註:
61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岑鎧印信備註:
62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嚴振鈞印備註:
62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嚴兆熊印備註:
622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吳璜之印備註:
62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禮北備註:
62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晏端書印備註:
62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彤父備註:
62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胡林翼印備註:
62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詠芝備註:
62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胡林翼印備註:
62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詠芝備註:
63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林翼私印備註:
63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詠芝備註:
63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林翼印信備註:
63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胡詠芝氏備註:
63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許鏞印信備註:
63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與蘇白玉同名備註:
63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熊兆基印備註:
63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蕙階備註:
63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熊兆基字厚培壹字蕙階備註:
63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蕙階畫印備註:
64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基備註:
64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蕙階備註:
64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蕙階備註:
64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兆基備註:
64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介伯備註:
64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紀年印釋文:行間兵火以三生備註:
64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巽夫備註:款記:「讓之愜意之作,巽夫珍之。」
64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談權私印備註:
64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江都談權巽夫書畫印備註:
64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談權備註:
65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權備註:
65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談巽夫氏備註:
65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談備註:
65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權備註:
65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巽夫畫印備註:
65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臣權備註:
65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巽夫備註:
65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巽夫畫印備註:
65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巽夫畫備註:
65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巽夫畫備註:
66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巽夫寫生備註:
66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釋蓮溪畫印備註:款記:「蓮溪和尚,老畫師也,讓之刻此供奉。」
66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俗丁備註:款記:「蓮公俗姓丁,自稱俗丁,讓之刻。」
66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真然備註:
66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野航備註:
66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黃山樵子備註:
66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野航備註:
66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蓮溪備註:
66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釋蓮溪氏備註:
66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真然備註:
67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蓮溪備註:
67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三十樹海華書屋備註:
67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抗心希古備註:
67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可憐蟲備註:
67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劫灰外物備註:
67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劫灰外物備註:
67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吳大備註:
67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心不貪榮身不辱備註:
67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不慕榮利備註:
67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震無咎齋備註:款記:「讓之。」
68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非見齋斠勘金石之記備註:款記:「讓之。」
68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鑒古堂備註:款記:「讓之今年六十有五,目力昏耗,已近於瞽,責以刻印,無乃老苦,稼翁壹笑,棄之如土,癸亥立秋(八月七日或八日)日記。」
68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魏嫁孫鑑賞金石文字備註:款記:「同治二年十二月,稼孫將之閩,作此誌別,讓之。」
68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收視反視之居備註:款記:「讓之。」
68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魏錫曾私印備註:
68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非見齋印備註:款記:「讓之。」
68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唐石齋備註:
68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沈樹鏞印備註:款記:「韻初先生名印,讓之刻。」
68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鄭齋藏本備註:款記:「讓翁為沈均初刻,今歸節廠方兄,屬醉石記。」
68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得者寶之備註:款記:「書徵藏讓翁印,昔以百計,亂後猶存數十鈕,此印篆法圓渾,的係讓翁晚歲精品,丙戌冬月,醉石記於海上。」
69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唐仲廉備註:款記:「讓翁。」
69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趙之謙備註:款記:「撝翁名印,讓之六十五歲作。」
69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二金蜨堂備註:款記:「撝叔先生削正,讓之六十五歲作。」
69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物常聚於所好備註:款記:「同治二年冬,讓之。」
69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沈平章字協軒備註:款記:「癸亥大寒節(壹月廿日或廿壹日),為協軒仁兄鑒賞,讓之。」
69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書畫印釋文:鴛湖張熊子羊父書畫之印備註:款記:「攘翁篆,野侯審定,年七十三。」
69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小農白牋備註:款記:「小農賢姪屬,讓翁。」
69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張瑜備註:款記:「瑤圃屬,讓翁刻,時年□十□。」
69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瑤圃手撫秦漢金石備註:款記:「乙醜七月三日,為足下祝壽同金石,讓之。」
69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仿刻印釋文:抱罍氏.退樓備註:款記:「平齋先生屬,讓之刻,時年六十有七。」(兩面印)
700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殷罍齋攷定金石文字印備註:款記:「平齋先生屬,熙載刻。」
70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三退樓寓公備註:款記:「讓之。」
70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百鏡室備註:款記:「讓之。」
703作者:吳讓之時期:中期類型:仿刻印釋文:吳雲私印備註:款記:「吳攘之先生刻印,安閑秀逸,是印極似漢人銀印,庚戌十壹月,星州附刻。」
70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平齋審定備註:
70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仿刻印釋文:抱罍軒備註:
70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兩罍軒備註:
707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歸安吳雲平齋攷藏金石文字印備註:
708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收藏印釋文:王思儼癸亥以後所得書備註:款記:「吟軒仁兄法家削正,讓之。」
709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姓名印釋文:吳大澂印備註:款記:「讓之。」
710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延年備註:款記:「讓之。」
711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閑章印釋文:夢裏不知身是客備註:款記:「丁卯初冬,讓之為守翁作。」
712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齋館印釋文:石佛龕備註:款記:「笙魚六兄法正,讓之年七十壹。」
713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紀年印釋文:七十歲以後書備註:
714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晚學生備註:
715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晚學居士備註:
716作者:吳讓之時期:晚期類型:自用印釋文:晚學居士備註:
来自: 石岩里_牛歌 > 《9其他名家②》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吴让之篆刻印章作品欣赏
1作者:吴让之时期:前期类型:闲章印释文:中有尺素書备注:226作者:吴让之时期:中期类型:姓名印释文:陳寶晉印备注:款記:「讓翁...
篆刻知识 |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下)
篆刻知识 |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下)试将战国玉印与汉代玉印比较发现,战国〈□裘〉白文印与汉代〈任疆〉白文印相较,线质的的差异颇...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试将战国玉印与汉代玉印比较发现,战国〈□裘〉白文印与汉代〈任疆〉白文印相较,线质的的差异颇大,这是因为战...
吴让之经典篆刻作品欣赏
逃禅煮石之间足吾所好玩而老焉一切惟心造襍佩以赠之奉檄之余坐我春风草木有本心楚畹农楚客其實亦無灋天下有情人尽解相思苦晚学居士函青...
篆刻家吴让之 | 毕生经典篆刻作品欣赏!
篆刻家吴让之 | 毕生经典篆刻作品欣赏!岑镕,字仲陶,又字铜士,江苏江都县人。l860年,苏、常两地文人汇集泰州,岑仲陶、姚仲海、张午...
吴熙载的篆刻作品
吴熙载的篆刻作品。岑镕,字仲陶,又字铜士,江苏江都县人。l860年,苏、常两地文人汇集泰州,岑仲陶、姚仲海、张午桥、黄琴川等朝夕相...
常用落款用词与钤印 分享应用
常用落款用词与钤印。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
古代私印欣赏之战国姓名印
古代私印欣赏之战国姓名印。私印是指私人使用的印章,包括姓名印、箴言印、吉语印、肖形印。官印的本质是信,私印中的姓名印代表着个人...
【清风】为网友篆刻一方姓名印‖拟汉私印风格
【清风】为网友篆刻一方姓名印‖拟汉私印风格。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